本周央行意外降息后,人民币从6.7附近迅速走贬,离岸人民币更是一度在周二跌破6.8大关,而在岸人民币目前也在6.78附近徘徊。
8月15日,离岸人民币一度大跌近700点、逼近6.82,走出疫情暴发(2020年3月)以来跌幅最大的一天。截至北京时间8月17日19:30,美元/离岸人民币报6.7974,美元/人民币报6.7793。某国有大行交易员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美元指数仍维持在106以上的高位,而境内流动性异常宽松,近期经济数据较为疲软,人民币难以走强,贬值压力客观存在。但如果外贸数据未来仍能维持强劲7月前的强劲态势,或能对冲这一部分高估,继续在目前的点位附近横盘。
中国7月以美元计价的出口同比增长18%,胜过市场预期的14.8%,保持两位数增速并续创今年1月以来单月最高增幅。“真金白银”的支撑也使得人民币今年以来表现稳健。
人民币汇率暂时承压
在本周之前,尽管市场担忧中国经济复苏前景,且地缘政治紧张引发关注,但实则美元对离岸人民币 3 个月隐含波动率仍维持在6%的低位,美元对离岸人民币也仅窄幅波动。
不过,本周中国央行的意外降息似乎引发了一波离岸外汇市场抛售。上周五公布的数据显示,中国7月信贷与社融增量分别少增4010亿元与3191亿元,反映当前融资需求仍然较弱。社零增速2.7%,固定资产投资增速5.7%,房地产投资增速继续下行至-6.4%,疫情缓解后国内需求恢复尚不明显。当时,美元/离岸人民币从6.7225贬值至6.7445附近。
作为对数据的回应,8月15日,MLF和逆回购利率双双下调10BP,中国10年期国债、国开债收益率大幅调控下行,美元/离岸人民币瞬间跳至6.8163附近,贬值幅度高达近700点,这是近期横盘后的久违突破。由于考虑到海外正在掀起激进的“加息潮”,早前各界都不认为降息是中国央行可能会考虑的选项。
嘉盛集团资深分析师辛普森(Matt Simpson)对记者表示:“美元/离岸人民币打破了三角形盘整形态,人民币后续或仍存在一定压力。过去几周里,中国出炉了一批数据,结果不及预期,美中利差也给予人民币一定压力。”目前,10年期美债收益率报2.893%,10年期中国国债收益率下跌至2.652%,中美利差倒挂幅度加深。
“我们注意到,离岸人民币相对在岸人民币贬值幅度更大。也就是说,投机者似乎倾向于支持美元/离岸人民币继续上扬(离岸人民币贬值)。美元/离岸人民币在2月启动强劲上行趋势,但5月以来持续横盘,其间一直得到50日移动均线的支持。周一的突破跳升确认了上破对称三角形,该形态的潜在目标在7附近。”辛普森分析称。
未来,各界预计中国的货币政策仍将维持适度宽松的态势。信达证券首席宏观分析师解运亮告诉记者,本次政策利率下调后,下周初LPR(贷款市场报价利率)相应下行水到渠成。
渣打大中华区和北亚首席经济学家丁爽对记者表示:“MLF降息的目标之一可能是使政策利率与市场利率保持一致,因为市场利率(如DR007和1年期同业存单利率)最近显著低于各自的参考政策利率(央行逆回购和1年期MLF利率),这削弱了货币政策的有效性,鼓励了银行间市场的金融杠杆。”他称,这也是对7月远低于预期的经济数据的回应,工业增加值、零售销售和固定资产投资均大幅低于预期。
外贸形势决定汇率走向
2020年疫情暴发后,中国稳定的供应链支持中国出口量不断攀升,人民币汇率走强,一度逼近6.3附近。从去年上半年开始,众多机构经济学家都预测出口动能将放缓,但直至今日,这种预测仍屡屡落空。
即使是在美元大幅走强的背景下,人民币走势依旧偏强,尤其是CFETS一篮子货币指数。上述交易员也表示,目前境内人民币流动性尤为宽松,实则汇率存在压力。但如果后续中国出口依然维持强劲态势,则能够缓冲贬值的压力。
数据显示,中国5月贸易顺差达787.5亿美元;6月贸易顺差则高达979亿美元,7月贸易顺差达1013亿美元,这是有记录以来我国月度顺差首次超过1000亿美元,继续超预期。
野村中国首席经济学家陆挺对记者称:“汽车行业,尤其是电动汽车,可能是在第二季度能够提振中国出口增长的极少数行业之一。中国庞大的汽车产业产能(尤其是电动汽车),拥有更完整的国内供应链和价格竞争力,应该会为中国的出口提供一些缓冲,尤其是考虑到在过去一年半里,发达经济体的乘用车价格通胀非常高。”
不过他近期提及,根据中国八大港口外贸吞吐量同比变化(每10天发布一次数据),8月1~10日的数据从7月21~31日的29.3%、7月的14.7%明显下降至0.2%。事实上,7月出口产值同比增幅已从6月的15.1%降至9.8%。
解运亮表示,未来贸易形势仍将是主导人民币走向的关键。在这方面,两个因素至关重要,一是价格因素变化,二是海外需求变化。过去一段时间以来,海外涨价潮也推高中国的出口额。
2021年早期出口高增长由数量变动主导,出口数量指数远高于出口价格指数。2021年3月后二者差距逐渐收窄。今年以来,出口数量指数走弱,低于出口价格指数。尽管5~6月的数量指数有所上扬,显示出超预期韧性,但整体上看,出口数量指数仍低于出口价格指数。随着海外央行持续“紧缩”政策,下半年的海外需求可能面临较大压力,若8月中国主要贸易伙伴的PMI继续下行,景气度扩张幅度放缓或将继续给出口数量增速施压。但是解运亮也告诉记者,短期来看,价格贡献还有支撑,预计年内出口回落幅度有限。
关注后续美国通胀和利率走向
海外局势的变化也需要关注。早前美元指数一度突破109,而近期跌至106附近,涨势趋缓,这也和美国通胀数据疑似见顶、美联储加息节奏或放缓的预期有关。
8月10日发布的美国7月通胀数据引爆市场,11个月来首次低于预期(8.7%),同比增速8.5%,上个月为9.1%。这也引发了市场对于美国通胀见顶的预期,9月会议加息75BP的市场隐含波动率已自数据发布前的70%降至25%。美股暴力反弹,美元明显走弱。
“从现在到美联储下次9月会议召开,中间我们还将迎来一份非农就业与CPI报告。但过去一周强劲就业增长叠加下降的通胀,足以让美联储主席鲍威尔松口气。如果接下来几周‘通胀见顶’主题升温,此次通胀数据或构成年内迄今市场趋势的重大转折点。”辛普森告诉记者。
渣打全球首席策略师罗伯逊对记者称,单月数据虽不足以表明趋势,但7月美国CPI同比涨幅从6月的9.1%回落至8.5%,为6月通胀开始其不可阻挡上行之势以来的最大单月降幅。因此,不难理解市场如释重负,特别是在8月5日美国就业数据增长意外强劲而导致9月激进加息的可能性上升之后,回落的通胀数据就更加备受关注。
7月14日美元指数达到近10年来的峰值。尽管近一个月回落3%,年初以来美元指数仍上涨7.5%。美元势头峰值是否已经过去,这一问题的答案对全球金融环境、美国企业盈利前景和风险资产投资信心均极为关键。
罗伯逊称,当前美元走势受金融市场风险情绪的驱动较大,受利差因素驱动相对较小。换言之,当投资者全线降低各类资产风险时,美元需求将增大;但当投资者风险偏好再度回升时,他们愿意卖出美元,买入本币计价资产。若美国通胀峰值已过,且短期内美联储加息周期有望暂缓,预计市场对非美元货币和其他本币计价资产的需求将会上升。但究竟未来情况如何演变,市场可能还需耐心等待9月议息会前发布的8月美国CPI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