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6日,科技日报记者走进大唐青海能源开发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大唐青海),发现这里的工作人员正通过电脑远程监控800公里外的冷湖光伏电站的发电情况。早在4年前大唐青海就实现了远程“遥控”电力。这是青海以数字化能源生态体系为低碳能源转型注入新动能的直观见证。
近年来,随着大数据、区块链、人工智能等核心技术加持,各行业正合力构建数字化能源生态体系,促进数字技术和能源产业深度融合,助力能源绿色低碳转型。青海省也启动了能源大数据中心等项目,朝着上述方向积极迈进。
电力系统装上数字“神经网络”
实现远程“遥控”电力,大唐青海应用的正是国网青海电力公司(以下简称国网青海)建成投运的国内首个集数据汇集、存储、服务、运营于一体的青海省能源大数据中心。
能源大数据中心不仅能为新能源企业提供天气预测、发电预测等精准服务,有力帮助新能源企业提升效益,而且能实时监测数百公里之外的风机、光伏等发电设备的运行状况,助力新能源企业科学管理,实现能源供给降本增效。
青海是新能源大省,大数据与新能源的有机结合,无疑给青海新能源高质量发展插上了腾飞的翅膀。截至目前,青海能源大数据中心服务对象超过280家,接入新能源场站298座,全省装机占比达40%,让67座电站实现了远程监测、控制和管理,使电站设备预警准确率达到80%,电站管理效率提升20%以上,发电量提升11%……
目前,该能源大数据中心已实现铝冶炼、铁合金、水泥、钢铁等行业数据汇集与共享,构建了新能源集中监控、功率预测、光伏扶贫运营管理等23类27项数据和业务服务,有力支撑了青海能源行业数字化升级和绿色低碳转型。
“电网具备‘超强’的数字感知能力后,数字技术在能源业务中就可得到深度应用,这也是新型电力系统数字化能源生态体系建设的关键环节。”国网青海相关技术人员表示,新型电力系统装上了数字化“神经网络”,即可利用人工智能、区块链、数字孪生等新技术,促进电网更加智能、友好,最终形成源、网、荷、储各个环节高度融合、协同互动的能源产业生态体系。
向国家清洁能源产业高地迈进
为推动新型电力系统先行示范区建设,构建数字化能源生态体系,青海省能源大数据中心目前正在向省能源(双碳)大数据中心升级。
记者了解到,2021年以来,国网青海汇集全省22亿条用电量,融合2010年至2020年全省能源、经济环境以及企业能源消耗和产能数据,构建形成了全省区域、产业、行业、企业、居民碳排放以及清洁能源减排6类电碳测算模型,建成了基于电力高频数据的碳排放监测分析平台。
国网青海电力互联网部计划及建设管理处处长韩良煜表示:“通过收集众多电力高频数据,目前我们的分析平台涵盖了青海全省8个市州的工业、交通等7大产业及铁合金、铝冶炼等五大重点行业,能够准确掌握全省各区域及各产业整体碳排放情况,精准定位存在高碳排放的行业和重点产业,为政府部门推进‘双碳’措施提供研判依据,为实现‘能碳双控’目标奠定平台基础。”
数字技术的应用,正支撑青海向建成新型电力系统省级示范区和国家清洁能源产业高地、实现“双碳”目标迈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