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网上国际投资促进平台 致力于中国投资促进事业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开发区新闻 > 丽水 > 文字新闻
丽水:打造品质农业 赓续千年农遗
发布时间:2022-07-26  来源:丽水日报  发布开发区:丽水经济技术开发区

  农业文化遗产是中华农耕文明绵延传承的生动例证,是农业农村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石。

  千百年来,地处浙西南山区的丽水先民,秉持“道法自然、和谐共生”理念,在悠久的农事劳作中,创造出精湛独特的民间农俗,凝练成璀璨夺目的农耕文化,一批农业文化遗产不仅在处州大地代代相传、熠熠生辉,更在世界范围声名远播、享有盛誉。

  不久前,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大会在青田举办,这也是20年来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所在国组织召开的规模最大、层级最高、影响最大的会议。全球大会为何落户山区小县?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2005年,青田稻鱼共生系统成功入选全球首批、中国首个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

  17年来,丽水始终牢记重托,对优秀传统农耕文化开展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在探索具有鲜明丽水特色的农遗保护发展之路上结出了累累硕果。除了青田稻鱼共生系统入选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外,庆元林菇共生系统、云和梯田农业系统、缙云茭鸭共生系统也相继成为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由此,丽水也成为全国拥有中国重要农遗数量最多的地级市。

  原态保护,推动农遗本源有效传承

  在发掘中保护、在利用中传承,不断推进农业文化遗产保护实践。

  作为中华农耕文明的“活化石”,保护农遗,首先要留住“土味”,兼顾活态传承。丽水17年如一日,坚持把开展农遗普查作为基础性工作,高标准编制农业文化遗产保护名录,以匠心守护和延续传统农事技艺,最大限度保留原汁原味的农遗“基因”。

  1300多年前,青田先民创造了“以鱼肥田、以稻养鱼、鱼粮共存”的稻鱼共生系统。多年来,青田以工匠之心深耕农遗沃土,不仅发起成立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保护与发展联盟,制定两轮稻鱼共生系统保护发展十年规划,出台稻鱼共生保护办法,探索建立农遗保护试点先行的“四梁八柱”;还高度重视对先人农耕文化的延续,传承古法育苗技艺,建立田鱼种质资源保护点,确保种原纯正和多样性。

  而在林菇共生系统的庆元,每年都会投入6000万元,用于封山育林、遗产保护和食用菌产业发展;制定种质资源保护行动、传统技艺保护与传承行动、遗产地特色生态农产品挖掘行动等6大类30余项保护行动;建立农业文化遗产动态监测机制,加强对遗产地农业生产系统、文化、景观等相关项目研究……时至今日,遗产地保护区森林覆盖率仍高达91%,农田、村庄基本保持原貌,生动践行着“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理念。

  云和梯田农业系统是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距今已有1000多年历史,素有“千层梯田,千米落差,千年历史”的美称。为留住千年梯田农耕文化之根,重现梯田农耕盛景,梯田核心景区所在地崇头镇对土地进行流转复垦,通过引入外来承包主体推进粮食种植和地块整治。崇头镇副镇长张红燕介绍,目前,核心景区内土地抛荒率下降至5%,累计生态修复梯田超5000亩。

  同样的保护传承,也在缙云上演。当地着力优化农村生态环境,发挥遗产地绿水青山、田园风光、乡村美景、农耕文化的独特优势,推进农业与旅游、教育、文化、康养等产业融合;加强科普宣传,培养本地群众对文化遗产的深厚感情、文化自豪感与归属感,整体提高遗产保护各方面的认知水平、参与保护和发展的积极性。

  活态利用,助力农遗品牌更加彰显

  擦亮“金字招牌”,让重要农业文化遗产真正“活”起来。

  丽水深谙“农业文化遗产既是重要的农业生产系统,又是重要的文化和景观资源”之道,积极组织各方专家,深入研究农业文化遗产的文化内涵,并把农遗特色产品认证与绿色认证、有机认证、地理标志认证结合起来,打造具有鲜明区域辨识度、市场影响力和核心竞争力的“农遗良品”。

  在不久前发布的全国“农遗良品”十佳品牌、十佳旅游线路、十佳传承团体名单中,庆元香菇、浙江青田——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探寻线、“最美梯田”风景线等7项成功入选,数量居全国地级市之首。

  正是通过持续接力,借助农业文化遗产品牌打造的东风,如今,丽水遗产地农产品综合实力大幅提高。青田全县稻鱼共生种植面积已超5万亩,稻鱼米价格也翻了两番,每亩产值突破万元,仅稻鱼米一项就为农民亩均增收超2千元,创造了“一亩田、百斤鱼、千斤粮、万元钱”的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青田模式,打通了稻鱼共生向农民共富的转化通道。

  值得一提的是,稻鱼共生模式还“走出”青田,“远赴”广西、宁夏、贵州等20多个省(自治区),形成了产业链条,带动了农民增收,释放了农遗价值,为乡村振兴赋能加码。

  而庆元依托林菇共生系统,坚持深化全产业链转型升级,实现森林资源保护、食用菌生产、乡村文化旅游、产品销售等协同发展。去年,该县生产香菇近10万吨,约占全国总产量的十五分之一,“庆元香菇”品牌价值突破49亿元。

  缙云茭鸭共生系统不仅带动当地农业经济发展,更为农民就业,特别是解决老龄农村妇女就业问题作出突出贡献。据统计,目前全县从事“茭鸭共生”相关产业的农民达3.5万人,其中60岁以上妇女占到30%以上。

  可以说,农业文化遗产已成为丽水促进乡村全面振兴和助推共同富裕的全新动能,真正做到了“保护一个遗产、带动一个产业、富裕一方百姓”。

  业态融合,促进农遗价值充分显现

  “开犁喽!”6月15日,在第十六届云和梯田开犁节上,随着嘹亮的开山号响彻梯田,成群结对披蓑戴笠的农人步入高低错落的田畈,一手扶犁,一手挥鞭驱赶水牛,古老的农事活动和秀美的梯田风光,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打卡。

  近年来,丽水大力推进“农遗+多元业态”创新实践,推动农遗资源与旅游康养、农耕体验、科普研学等新兴业态深度融合,不断延伸产业链,完整价值链,助力当地农民增收、农业增效。

  仅云和梯田景区的创建,就带动当地旅游产业迅速发展,景区内农家乐、民宿、农产品购物店等如雨后春笋般兴起,直接为村民创造就业岗位超2000个,梯田农特产品年销售额也超3000万元。景区沿线村庄的发展也是风生水起,依托得天独厚的景观资源、与众不同的农耕文化,崇头镇成为各方投资热土;以观看星空为特色的梅竹露营基地一经投入运营,立即赢得都市游客青睐……

  治国之道,富民为始。丽水还提出要实施品质化升级、组织化发展、数字化赋能的“三化”战略,以“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排头兵、打造以人的现代化为核心的农业农村现代化山区样板”为奋斗目标,把大力发展品质农业作为乡村振兴助推共同富裕的重要抓手,推动农业产业“强起来”,进而实现农民“富起来”。

  其中在传承千年农耕文化方面,丽水植入现代科技元素,为传统农业插上科技翅膀,从而实现更高价值。青田抓住全省数字化改革契机,建立“农遗保”稻鱼共生全产业链数字监管系统,植入“一杆农业眼”等监测设备,实现稻鱼共生环境精准智控,让千年农遗绽放新生活力。

  “我们通过‘乡村大脑’,运用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信息技术,对空气、虫情、水质、土壤等80种以上农业相关数据,进行全方位实时监测,从而帮助当地农户更加科学管理稻鱼种养情况。”浙江数智上行科技CEO黄山松介绍。

  截至今年6月,青田稻田养鱼产业面积已达5.54万亩,标准化稻田养鱼基地3.5万亩,年综合产值超过5亿元,成为青田东部地区农民主要收入来源。

  春夏秋冬,四季轮回。农业文化遗产蕴含着天人合一的农耕智慧,闪耀着千年不朽的古法技艺,下一步,丽水将借助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大会的成功举办,继续做好“原态保护、活态利用、业态融合”文章,让重要农业文化遗产继往开来,焕发出新的蓬勃生机。

上一条:马明龙调研文化旅游工作
下一条:永乐店邀专家解读十八大精神
与我们联系
  • 联系电话:+86-0512-53660867
  • 传  真:+86-0512-53660867
  • 邮  箱:info@investchn.com
Copyright © 2015-2024 InvestCH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投促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