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是顶层设计,优化政策环境。蚌埠市从顶层设计的高度,围绕全市首位产业、主导产业,打出了一系列组合拳,设立1亿元驻蚌高校科研院所创新专项资金,出台《关于进一步支持驻蚌单位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培育壮大经济发展新动能的意见》《关于进一步规范创新型城市建设政策兑现流程和办理时限的意见(试行)》等一系列政策措施。落实高新技术所得税减免和企业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共为企业减免所得税2.37亿元。实施科技创新券,为50家小微科技型企业发放创新券975万元。完成第一批创新型城市建设政策支持事项兑现,拨付奖补资金6894万元,推荐100家企业申请省支持科技创新政策奖补资金。二是创新理念,提升服务效能。建立科技服务“1234”机制,对县区工作,建立一个考评机制;对领导班子,坚持二个工作制度;对业务科室,强化三个推进举措;对全局系统,紧盯四个考核指标。重点跟踪服务100家以上高新技术产业领域重点企业,同时推荐114家企业申报高新技术企业认定,其中95家企业通过,全市高新技术企业净增32家,高新技术企业数达268家、居全省第5位。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和增加值总量位居全省前列,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预计实现增速15.3%,为企业提供全方位精准服务。三是凝聚合力,打造科技创新大格局。连续三年出台《蚌埠市十大创新工程实施方案》,推动科技创新与科技金融、脱贫攻坚等中心工作同部署、同推进、同考核,形成各部门联动助力企业开展产学研合作、引进科技专家、建设研发机构、落实创新政策的科技创新新格局。全市2018年统计研发经费投入总量达37亿元、居全省第4位,同比增长26.9%、居全省第4位,增速高于全国平均14.6个百分点、高于全省平均8个百分点;全社会研发经费投入强度达2.39%、居全省第4位,高于全国平均0.26个百分点、高于全省平均0.34个百分点,较上年提高0.28个百分点,增幅居全省第1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