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人才引领、创新驱动”,既是余杭从十几年前的农业大县蝶变成为全省创新高地的核心密码,也是今后余杭在“两个先行”新征程上,聚焦城西科创大走廊高质量融合发展坚持到底的“创新制胜”关键一招。
7月11日,浙江省科技创新大会在省人民大会堂召开。会上,我区荣获浙江省科技创新工作最高荣誉——“科技创新鼎”,且是连续两年获此殊荣。会议还表彰余杭区为全省人才工作综合考评优秀等次、2021年度市县党政领导科技进步目标责任制考核优秀单位。
市委常委、区委书记刘颖在省人民大会堂主会场代表余杭区领受“科技创新鼎”。王牮、阮文静、朱红丹等区领导,各镇街和相关部门主要负责人在区分会场参加。
根据《浙江省科学技术奖励公报》,之江实验室、湖畔实验室等13家单位的19项成果获浙江省科学技术奖(其中一等奖6项),数量再创新高,达到去年的126%,并再度实现自然科学奖、技术发明奖、科学技术进步奖三大奖项“大满贯”。
近年来,余杭坚持人才引领、创新驱动,以科技创新的策源力、带动力、辐射力牵引高质量发展,全力争当展示“重要窗口”和共同富裕示范区的排头兵。
高水平打造战略科技力量
之江实验室成功纳入国家实验室体系,天目山实验室挂牌成为我区第四家省实验室,与良渚实验室、湖畔实验室、超重力大科学装置等形成科研重器集群发展之势,创新能级和密度日益提升。
科技创新成果竞相涌现,区内企业已累计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7项,累计69项成果获浙江省科学技术奖,之江实验室神威量子模拟器获2021年度“戈登贝尔奖”。
2021年共有14个项目入选浙江省“尖兵”“领雁”研发攻关计划,今年以来推荐申报“尖兵”“领雁”研发攻关计划项目需求137项,9个项目入选第19届亚运会智能应用项目,居全市第一。
高标准壮大技术创新主体
余杭启动实施新一轮科技企业“双倍增”行动,加快打造“科技型中小企业—高新技术企业—创新型领军企业”科技企业培育链条,去年新增国高企507家,新增数全省第一,累计数达1678家;新增省科技型中小企业768家,优质创新主体队伍不断壮大。大力推进创新强工攻坚行动,累计培育单项冠军企业3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11家、省级隐形冠军7家,加快推进创新链产业链深度融合。
支持龙头企业与高校院所共建共享,累计组建市级企业创新联合体9家。引导和支持企业聚焦产业科技需求,建设科技创新研发机构,全力拓展“科研机构+”模式,实施企业研发“两清零一提升”专项行动,不断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累计培育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3家、省级新型研发机构5家、省级重点实验室等高端企业研发机构372家。
高质量营造一流创新生态
产业孵化空间“量”“质”并举,余杭区目前拥有孵化物理空间723.53万平方米,拥有国家大学科技园1家、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8家、国家级众创空间25家,孵化生态呈集群化高质量发展态势。
高端创新人才纷至沓来,实施“未来之星”百千万人才引培计划,创新设立“招才局”,出台人才新政“黄金20条”,累计引进海内外院士54名,海外高层次人才5250名,人才总量突破32万名、占常住人口的1/4,与19所海内外重点高校建立了校地合作,人才生态最优区打造迈上新台阶。
产业创新政策掷地有声,制定出台产业创新发展新政68条,特别是在稳住经济大盘背景下,迅速打出“助企纾困36条”“稳住经济58项举措”“八大攻坚行动”等组合拳,推动政策应享尽享、直达快享,截至6月底兑现惠企资金超65亿元,今年支持企业创新发展政策资金将突破100亿元,政策资金汇成创新生态活水。
未来,余杭将深入贯彻落实省第十五次党代会精神和全省科技创新大会精神,争取率先全面转入创新驱动发展模式,成为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创高地和创新策源地,成为浙江省打造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战略支点的排头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