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休工人、大学教师、大学生、年轻白领……在五角场街道四平居委会,有一支疫情防控队伍,他们职业不同,但都有着相同的信仰,有着同一个身份——志愿者。
他们投身疫情防控志愿服务工作,风雨无阻、默默坚守,凝聚起携手抗疫的强大合力。
“人退休了,思想不能后退,只要社区需要、大家需要,我就会一直在!”60多岁的张爷叔刚刚退休,在国顺路400弄居住了30多年,熟悉小区的每个角落,和邻居更是相处融洽。
3月初,正当张爷叔收拾行李准备搬到奉贤居住时,疫情来袭。“居委干部们真的忙,看到他们一会儿组织大家核酸检测采样,一会儿在小区进行巡查,一会儿又宣传落实各项防疫措施,都没停过。我就想着不走了,虽然我年纪大了,但还是要留下和大家一起干,多一个人多一份力,能帮多少就帮多少。”张爷叔说干就干,主动参与到小区的运输队伍中,负责物资分发。
但运输的“最后100米”遇到了困难,由于缺乏运输工具,将物资从小区大门运送到居民楼下只能依靠志愿者们人力搬运,耗时又耗力,怎么办?张爷叔想了想,在小区、家里等转了转,很快搬回了一堆材料,自己动手做一辆平板运输车。
“张老爷子以前是维修工程师,动手能力非常强,这次他就地取材很快就做好了运输车。”四平居民区党总支书记李志红感动地说,自从运输车做好了,每次物资发放张爷叔总是冲在前面,核对好数量后一栋栋楼地分发抗原、保供物资,还将居民网购的生活必需品送到居民楼下。“现在疫情形势持续向好,张老爷子依旧坚守志愿者岗位,没有搬走。他说,疫情不退,他也不退,要为小区平安站好最后一班岗。”
疫情期间,很多“能人”在社区治理过程中浮出水面,也带来了社区治理格局的改变。年轻党员、志愿者等一批新鲜血液加入队伍中,变身“防疫宣传员”“核酸志愿者”“专业扫码人”和“物资配送员”,守护着社区。
“我们小区的租客多为年轻的白领、大学生,以往大家工作学习忙,很少参与到社区的管理中。这次疫情期间,他们主动成为了志愿者,成为了小区的‘主人’。”李志红说,当时小区封控后,不少年轻租客主动来居委会报到,表示希望成为志愿者,为小区出一份力。
复旦大学的博士生由此成为了一名“团长”,带领着一个团队为大家提供物资供应保障。他会先收集小区居民的物资需求,然后再寻找相应的货源,货比三家,选择性价比最高的发给居民们选购。
“当时物资相对紧张,为了保障居民们物资供应,这位年轻的‘团长’很辛苦,一家家找货源,再一个个联系,确保物资质量好,价格合理。”李志红介绍,团购完成后,“团长”还负责物资的消杀、配送,物资到达后逐一送到相应居民家中。“可以说是提供‘一条龙’服务。”
而且,“团长”们不仅仅解决了物资供应后,他们还化身核酸志愿者,参加小区核酸检测、封控楼道环境消杀等防疫工作中,在进入常态化疫情防控后还成为了核酸检测采样志愿者。
“我们小区从5月就组织了志愿者参加专业培训,成为了核酸检测采样志愿者,为小区全员核酸检测采样储备力量。”李志红说,现在国顺路400弄小区有20多名核酸检测采样志愿者,大多为70、80后,甚至还有90后,其中女性居多,责任心强、认真仔细,自6月初上岗以来,多次出色地完成了小区全员核酸检测采样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