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篇
公路
解放前,我区境内对外通道主要有宁望、双高公路2条道路,均为土路面,全区没有1条真正意义上的支线公路(或县乡公路)。到改革开放初期,我区公路建设获得初步发展,根据县志记载,至1985年,我区境内共建成和拥有干线公路2条34公里,县乡公路24条155公里,其它专用公路5条18.8公里,总里程208公里。改革开放后,公路建设得到历届政府的广泛重视与大力支持,公路交通迎来高速发展的“春天”,至改革开放40周年的今天,高淳区境内公路总里程达1566公里,其中国道41公里,省道98公里,县道203公里,乡道840公里,村道384公里,一个纵横交错、干支相连的公路交通新框架已经构成。
桥梁
改革开放前,我区境内桥梁大多为石桥、木桥,其中公路等级非常低;改革开放初期,根据县志记载,至1985年,区内拥有公路桥梁21座,桥梁多为钢筋混凝土结构的双曲拱桥和桁架拱桥;截止目前,我区拥有公路桥梁198座,包括大桥 19座,中桥22 座,小桥157座。其中大众熟知的桥梁有石臼湖大桥、固城湖大桥、花奔大桥、水阳江大桥、固城大桥、定埠大桥等。
航运
高淳是水路交通要道,民间自古就有造船搞水运的经验。有史以来,航道的建设,船舶的制造和运输,总是相辅相成、紧密相连的。建国后至60年代,大都制造木质船,70年代制造水泥船,80年代开始制造钢质船搞运输。改革开放后,随着国家经济建设规模的扩大,特别是建筑业迅速发展,对建材物资的运输需求量大大增加,由此拉动了高淳水运业的发展。至1985年县内干线航道总里程49.4公里,支线航道98.8公里。有12个港口,23个渡口。高淳航道数十年来通过不断维护疏浚,航道总里程165.27公里,其中干线航道里程82.11 公里,支线航道里程 81.5公里;三级航道61.77公里,六级航道20.34公里,等外级航道78公里。通航船闸2座。
造船
高淳区境南依固城湖,北靠石臼湖,西部为江河环绕的水网圩区,胥河、官溪河、运粮河和水阳江等河流连接两湖、直通长江,水路交通条件优越。高淳船舶制造业的发展是凭这一良好的自然环境和民间自古就自建船舶搞水运的传统,逐步发展起来的。从建国初期以制造木质船为主,经过70年代水泥挂桨机船的制造,直到80年代初,就进入了民间制造小吨位钢质船舶的阶段,随之大规模个体造船业开始兴起,并在其后的十几年间得到迅速发展。在个体造船业的发展过程中,其资金来源主要依靠船户的自有资金和民间借贷及部分银行贷款,其中自有资金部分,随着船户自身的逐步积累,占有比例也不断上升。造船场地由堤旁滩涂到船舶制造基地,再向现代造船工厂发展。船舶的设计、生产及技术规范等方面逐步向正规化过度,并进入规模生产。同时,还形成一个为船舶制造供应材料、配件、设备和船用产品加工生产的配套产业。
二、交通运输发展篇
轨道交通
宁高城际轨道交通二期工程(地铁 S9号线),起自禄口新城南站,接轨道一期工程,向南沿将军路,经溧马高速公路折向东后,与宁高新通道共线向南,终点止于高淳城区。线路全长约52.35 公里,其中,地下线约 3.59 公里、高架线约 42.2 公里,地面线约 6.56 公里。全线共设车站 5座,分别为铜山站、石湫站、明觉站、团结圩站以及高淳站。于 2014 年 1 月开工建设,2017 年 12 月 29 日建成投用。
客运场站
40年来,我区站场亭经历了从无到有、从有到优的升级过程,现有高淳站交通综合枢纽、双牌石客运综合体,桠溪、东坝、固城等农村客运站,古柏、城西公交首末站等,另有公交站亭座,方便了市民安全、有序、集中、规范上下车,解除了旅客等车时日晒雨淋之苦。
高淳站综合枢纽
高淳站综合交通枢纽位于高淳区城北商务区内,规划总用地面积 37998 平方米,总建筑面积 44537 平方米,其中地下 37726平方米,地上 6811平方米,周边交通便捷,客流可快速到达,主要承担高淳区内交通换乘和旅游集散功能,是集市域轨道城市公交、城乡公交、长途客 运 换 乘 为一 体 大 型 综 合 换 乘 枢 纽 , 2017 年 12 月 29 日,与 S9 号线同步投入使用。
高淳长途客运站
高淳汽车客运站的三次地址移迁见证着我区道路客运的快速发展。1978 年,高淳汽车客运站是坐落在城区宝塔路 上 占 地 6600 多 平方 米 的 小 站 ;1986 年,客运站扩大场地,移迁至当时的宝塔路 88 号,占地面积达 1.4 万平方米; 2004年,客运站再次移迁,搬至现在的丹阳湖北路 28 号,规模由原先的小站发展成占地 3.6 万平方米的二级客运站。
客运网络
我区自 2012 年启动镇村公交发展工作,目前已基本实现全区 8 个镇街村村通工程,镇村公交、通行政村公交通达率 100%。 2017年我区完成了城东、城西两家农村客运公司的收购整合工作,并以此为基础,形成以城区、城乡、镇村三级公路网络为主体、以旅游客运班线为补充的客运网络,建立起人便于行、城乡均等、便捷舒适的公共交通体系。全面执行“全域公交”,全区所有区内线路实行“2元一票制”票价,市民持卡乘车享受同城公共交通刷卡、换乘优惠政策,有效的拉近了城乡距离,基本完成城乡一体化进程。经省交通厅最新审核评定,高淳区城乡道路客运一体化已达 5A 级标准。
宁高班线
1978 年,宁高线由江苏南京长途汽车客运总公司第二公司负责运营,运营车辆统一由南京总公司安排调度,每日 4 班 40座东风解放牌客运车辆往返于高淳与南京之间,道路状况不佳,车程耗时长,单程运营时间约 4 个小时,日客运量 120人次左右。经过四十年的发展壮大,主营宁高线的飞凯公司从 2004 年成立之初开始陆续新置购买了 43 辆宇通牌高一级客车 并 全 部投 入 运 营 ,采 用 流 水 发 车 方式,日发班次约 65 班次,单程耗时仅需 75 分钟,是我区与南京主城区的重要交通纽带。
交通工具
1978 年,高淳城乡城镇出行只能依赖于皮卡车、人力货运三轮车等传统老旧的交通工具。 2010年,公车公营的城乡客运模式兴起,随着区内 3家公交类企业的崛起,公司化经营的农村客运班线及公交班线逐步整合新辟,我区城区、城郊、乡镇之间的沟通联系更加频繁融洽。 2018年,以公交现状及客流数据为基础,对全区公交线网进行实地调研和专业分析,我区编制《南京市高淳区公交线网规划》,并形成了“城区—城乡—镇村”三级公交网络共计 44 条公交班线,建立起了人便于行、城乡均等、便捷舒适的公共交通体系。截止目前,全区共运营着 424辆公交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