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步在和县环城河元真巷小马河边,一条300多米长的绿色水带随风飘荡,河清水碧,睡莲吐香,菖蒲依依,岸上杨柳轻拂,夹竹桃、美人蕉在风中摇曳。
“住在这里真幽静,环境又好,是赏花散步的好去处。” 元真巷一位老居民葛大姐抑制不住喜悦,激动地赞叹。
可谁能想到这里几年前还是一条臭水沟?每到夏日,蚊虫飞扬,风过处,阵阵恶臭袭来。堆放的生活垃圾、鸡鸭粪便遍地都是,环境污染严重。
2018年8月和县下大力气投入4.73亿元对环城河、桃花坞公园、陋室公园、扁担河、和州湖、得胜河等6个水体(含2个黑臭水体)进行整治,主要是控源截污、内源污染治理、生态修复、生态补水、应急处理、生态景观等。此项工程2021年底已全部结束。
和县2020年投入6.65亿元实施城区厂网一体化改造,对海峰路、历阳西路、团塘东路、龙潭北路、历阳东路等11条路进行污水管网建设,其中海峰路、历阳西路、团塘东路3条路已于2021年底完工,其余8条路将在今年底结束。“过去雨污混流,污水排入河道和长江,现在雨污分流,污水进入污水处理厂经污水处理后排入长江支流得胜河,雨水直接排入河道。”和县城建股股长许元忠介绍,继2017年和县投资2.18亿元实施乡镇污水处理项目,建造石杨、善厚等6座污水处理厂后,又于2020年在县经济开发区建造占地40亩的经开区污水处理厂,在禹锡路西侧建设占地38亩的和县第二污水处理厂。
在县经开区污水处理厂现场,一座十多平方米的蓝色水池里,经过处理过的水清澈明亮。“以前我们经开区、台创园的污水都要经过第一污水处理厂处理,由于县经开区是工业污水,而第一污水处理厂处理的是生活污水,因而压力大,迫使上马经开区污水处理厂,目前日处理5000m/d。”和县项目运营负责人贾明友笑言,2021年9月通过环保验收,今年元月1日正式运营。一期处理能力上万吨,水质达到准四类。同时和县第二污水处理厂正在如火如荼地建设中,计划今年7月试运行,近期规模1万m/d,待第二污水处理厂建成后,和县城区污水处理规模将再上一台阶,日处理量将达到4万m/d,污水将全部处理达标排放。
“‘散乱污’企业是指不符合产业政策和当地产业布局规划,未办理土地、规划、环保等相关审批手续,不能稳定达标排放的企业。”和县生态环境分局执法大队副大队长李律以一组整治数字来说明这些年来治理“散乱污”企业所取得的成果:
2017年6月,和县在巡查时发现历阳镇花园村附近有两家作坊式塑料造粒厂,无任何环评手续和治污设施,且清洗废塑料的废水没经任何处理就随处排放,简陋的厂房内外环境脏乱差,生产的废气没有收集处理,乌烟瘴气,刺鼻的气味让这里的居民苦不堪言。
“这些企业主要位于城乡结合部,较隐蔽,他们没有任何手续。”李律说,这些经营者个人得到一些收入,但他们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没有承担环保成本,生产的产品流入市场,扰乱市场秩序,不正当低价竞争。在治理“散乱污”企业中,他们联合属地政府、公安、供电等部门采取“两断三清”方式彻底取缔这类企业。
和县生态环境分局执法大队除整治“散乱污”企业外,还担负着工业污染巡查。工业污染治理主要集中在和县化工园。
2015年投资4000万元建造占地20亩的化工园污水处理厂,园区预处理后的污水经调节、水解酸化、生化、二沉、生物过滤、催化氧化、消毒等工序处理达标后排放。“出来水再进行消毒,那水鲜清的。”县经开区相关人员介绍,“以后长江将实行污水‘零排放’,因此要有长远眼光。依照设计,做到水循环利用。”
对华星化工人来说,2018年11月的一次决策会,是关乎华星人命运的生死攸关的转折点,从下午2点开到晚上12点,讨论环保改造到底要不要干,一些班子成员抱有侥幸心理,认为有所为有所不为,投资环保亏损更大,还不如且行且看。但华星化工决策者认为,环保既是压力也是机遇,先把原药车间停下来实施环保治理升级改造工程,只有这样华星化工才能置死地而后生。
他们激流勇进、知难而上,寻觅专业环保企业联手解决环保难题。采取BOT经营模式,由蓝必盛投资4000多万元承接公司废水处理升级改造工程,华星化工配套投资1800多万元负责基建和公用工程。2018年12月26日,双方签订协议,公司上下历经93天攻坚,完成土建施工和设备安装等主体工程,于2019年3月30日按计划成功进水试运行,废水经过22道工序流程处理后,于4月25日在线检测达标排放,解决了长期想解决而没有解决的难题,一举打赢“去瓶颈”歼灭战。在固废管理上,华星化工严格按照危废管理“五防”标准投资1000多万元,新建1.6万立方的危险废固标准化仓库。在废气治理上,华星化工先后投资6000多万元,采用界区内工程总包的形式,对所有无组织废气,利用隔断、集气、密封等形式收集,选用冷凝、炭纤维吸附、降膜吸收等措施,进行资源化回收处理。同时,还选用喷淋吸收、光催化、复式催化氧化等措施,对废气进行无害化处理。
“现在看看和县,碧水蓝天,我们老百姓生活在这样的城市感到真幸福。”葛大姐的一番话语道出了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比以前大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