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网上国际投资促进平台 致力于中国投资促进事业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开发区新闻 > 丽水 > 文字新闻
一间庇护中心,一个温暖的家
发布时间:2022-06-24  来源:丽水日报  发布开发区:浙江龙泉经济开发区

  龙泉市大沙残疾人小康·阳光庇护中心,是当地残疾人的另一个“家”。

  通过自己的双手赚取劳动报酬。

  通过在这里工作、生活,他们找到自己的归属感和人生价值,或是曾经失去的,或是从未拥有的。这让那些曾经扎根心底的黑暗,慢慢被拔起、驱散。

  创办者张友友,是庇护中心的“当家人”,也是这些残疾人口中的“哥哥”“大伯”“叔叔”……9年里,他以亲人之名,免费提供日间照料服务,陪伴每一个残疾人走在阳光下。

  有温度的精神家园

  每天早上,49岁的吴建琴都要从一个“家”,赶到另一个“家”。

  “我在庇护中心整整9年,是这里的第一个成员。”2013年夏天,当庇护中心的招募启事贴到吴建琴家门口时,她盯着看了许久。第二天一早,她匆匆扒了几口饭,找上了门,见到了张友友,这个后来被她一直视为“哥哥”的人。

  多年前,因遭遇意外,吴建琴的脑部先后动了三次手术,造成了难以痊愈的精神轻度障碍疾病,给身体和心理带来巨大的创伤。刚到庇护中心时,她时常无法控制自己的情绪,一言不合就冲着张友友发火,情绪激动时,还常常拍桌子,甚至爬到桌上大发脾气。对此,张友友总是一笑置之。“每一次,哥哥都开导我、安慰我,没说过一句重话。”这些年,两人一直以兄妹相称,“他告诉我,别着急,一切都会好起来的。”

  如张友友所言,吴建琴真的慢慢好起来了:学会来料加工,通过自己的劳动赚取报酬;情绪日渐稳定,而且亲切又热情,是工友们的“贴心大姐”;更意外的是,还成了张友友的得力助手,帮衬着一起照顾其他工友。

  “你瞧,我的脑袋里还装着塑料壳呢!”指着自己的头,吴建琴笑意盈盈,“但不要紧,我觉得自己和普通人没什么不同!”在她眼里,没有张友友就没有现在的自己。“真快,9年,一晃就过去咯!”她感慨着。毕竟,那些度日如年的日子早已烟消云散,“一天天地,都在重拾信心和生活的希望”。

  庇护中心最不缺的,是温度。

  比如,关怀和认可。如何夸,张友友总结出一套自己的经验:来得早,夸他勤快;手工活做得多,夸他聪明能干;若是坐着什么也没干,那就夸他守纪律……“每天变着花样挨个儿夸”,让人看到了张友友心里满满的爱。

  在他的鼓励和引导下,残疾人在这里“成长”着,变化着。“要发自内心对这些兄弟姐妹有感情,才能真正给他们家的感觉。”望着庇护中心的门牌,张友友一脸深情:“只有成为家的一份子,才能真正管好这个‘家’。”

  创造属于他们的归属感

  实际上,张友友也是一名残疾人。

  2000年,他开摩托车时不慎摔了一跤,之后在床上躺了整整三年。再次站起来时,他已是一个肢体四级残疾人,“走路时一高一低”。为了谋生,勤劳的他早出晚归,早上在街头卖油饼,下午到乡下送油饼。起初,每天只能卖出7个饼,每个一元;后来,饼桶里的钱越攒越多,他盖起来一幢三层半的小洋房,“生活终于有了新奔头”。

  2013年,张友友萌生出一个念头:帮助残疾人重拾信心,自立自强。

  这年8月26日,在龙泉市残联的支持下,他创办了龙泉市大沙残疾人小康·阳光庇护中心。凭着从前扎实的木工手艺,他亲手做了12张桌子、3扇门和十多条凳子,“家味”一点点浓起来。

  来到庇护中心的,都是肢体残疾或有精神障碍的特殊群体。通过“托养+工疗”的新型助残模式,张友友让他们的工作、生活变得有规律、有价值。早上8时“上班”后,大家做一些简单的来料加工,按照计重方式,给他们相应的报酬。大伙从不记账,“都信我哥,他发多少,肯定没错!”吴建琴说。午饭后,大家可以继续工作,也可以选择午休,床不大,可能还有点挤,但并不妨碍他们酣然入睡。下午是自由活动时间,在室内可以看电视、下棋、读报,户外有两张乒乓球桌和一些健身器材。

  和其他庇护中心只提供一顿午餐不同,张友友自愿为工友们多烧一顿晚餐,理由是,“得让人家填饱肚子再回家”。十几个人每天两顿正餐,光是大米,每个月要吃掉200多斤。为了减少开支,张友友没有聘请外来员工,和妻子一起扛下了里里外外所有的事。他负责买菜、烧菜;妻子在饼摊收工后,总会帮着一起整理碗筷,收拾厨房。

  在这里吃饭,像在家一样自由,“就连吃什么菜,都可以由工友自己表决确定”。每到饭点,饭桌上的人总会比之前多一些。这一部分残疾人,是长期在庇护中心免费用餐的,并不做来料加工。比如当地一位50多岁的残疾人,每天都来吃张友友做的菜。考虑到其中一位老人牙口不好,他每次都会单独准备一份“煮得软软透透的菜”,直到老人去世。

  从周一至周五,在免费提供日间照料服务的同时,张友友几乎失去自己所有的业余时间,偶尔还要面对一些意外的状况:如原本早上8点上班,有人7点就“咚咚咚”敲门;也有人到晚上9点多还不愿回去;在周末休息时间,个别残疾人依然要过来……

  他知道,这里是残疾人的“家”,有属于他们的归属感。

  最大的改变,是人的改变

  张友友希望,更多残疾人能过上自强自立的生活。

  从2013年到现在,庇护中心累计庇护残疾人60多人。“目前登记在册的有13人,远远低于龙泉市残疾人总数。”谈及现状,他面露担忧:许多家庭没有精力和财力,“残疾人只能待在家里,足不出户”。在张友友看来,这并不利于他们的身心健康。

  “责任心和耐心最重要,还要找到他们的长处,给他们获得报酬的机会,拥有价值感。”在日记上,他一字一句写下自己的管理心得。

  9年里,庇护中心在悄悄地发生变化。来料加工的产品,更换了好几次,从最初的灯笼、玩具、面具,到现在的空调配件,工序越来越简单,“很容易就上手”。有人说,残疾人在这里,像上班,因为可以获得劳动所得;像上学,能学到生活知识和技能,当然也像“度假”,交友、娱乐、聊天,自得其乐,“每一天,都一样也都不一样”。

  这种与成长有关的故事并不难找。

  刚进这间庇护中心时,20岁的涛涛(化名)总是记不住事情,甚至一整个星期都不愿意自己吃饭,碰见生人“就把头扭到一边去”——他是一名先天性智力障碍患者。因为年龄最小,大家把最多的宠爱给了他——

  为了锻炼动手能力,张友友常常鼓励涛涛做来料加工。“橡皮一个,垫圈一个,拧起来就行。”事实上,涛涛做的每一个产品,都需要张友友再次返工,“工钱却全算给了他”;吴建琴成了涛涛最离不开的人,是他最依赖的“阿姨”。每天到庇护中心的第一件事,就是找阿姨,“他只是学得慢,慢慢教,能学会不少”。

  现在的涛涛,记住了庇护中心每一个人的名字。哪天有人没来,他准会提醒张友友。陌生人进门时,他会咧着嘴招呼对方坐下,甚至伸出手,“希望能握个手”。当然,他最乐意的事,是给阿姨一个大大的拥抱,“让吴建琴心里美滋滋的”。

  这些都让张友友欣慰不已。

  和涛涛一样,很多残疾人对庇护中心渐渐有了感情。“和给他们一个家相比,更重要是培养一份家人意识。所以说,9年里,最大的改变,是人的改变。”谈及过往,张友友的回忆清晰而坚定。

  当然,他内心的期望一直没变:希望更多残疾人走出家门,进入庇护中心,收获关爱,用双手创造价值。

上一条:南通市政协来海走访企业
下一条:永乐店邀专家解读十八大精神
与我们联系
  • 联系电话:+86-0512-53660867
  • 传  真:+86-0512-53660867
  • 邮  箱:info@investchn.com
Copyright © 2015-2025 InvestCH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投促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