毫不客气地说,这座以“五里三诸侯”闻名的小镇,在一段时间里,没有获得足够多的荣光。过去,作为传统的工业乡镇,安国一度在经济上并不是那些工业强镇的对手。
“没有等出来的辉煌,只有干出来的精彩。”安国镇党委、政府深知,“‘工业立镇、产业强镇’的战略是振兴突破的根本出路,必须坚定不移,不厌其苦,步步为营。”
广袤的大地上,清醒的决策者看到了这片土地源源不断的生机和潜力,通过开启扭转战局的思考,进行“斗转星移”的布局,安国镇以新型工业化为核心,走上了一条迈向现代工业强镇的跃升之路。
思路之变:强抓工业的鲜明导向
安国镇,位于沛县西北部,虽说是传统的工业乡镇,但该镇的工业发展一度不容乐观,“工业化进程晚、体量相对较小”,这样的局面,曾经让安国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发展压力。
安国怎么走?走向何处?很多人当时并没有把握。
安国镇明确了“工业立镇、产业强镇”主战略,猛攻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通过抓项目建设,来抓投资、抓增长、抓未来。
在强抓工业的鲜明导向下,安国镇优势兵力向工业集结、优质资源向工业集聚,“以新型工业化为核心,举全镇之力强攻”。
健全的平台载体,是安国竞跑“赛道”的有力支撑。其循着“资源与品牌对接、项目向园区集中、产业成集群发展”的思路,不断壮大园区规模,提升项目承载能力。
目前,以宜沛工业园区为龙头,周田工业园、蔡家工业园、刘邦工业园及二郎庙建材物流园为重点的“一区四园”发展格局已逐渐形成。
升级之变:“破”“立”并举的动能转换
近年来,安国镇深入实施“工业立镇、产业强镇”战略,“破”与“立”同时发力,淘汰落后产能,培育优势产业,推动全镇经济高质量发展。
为了转型突围,安国镇以壮士断腕的决心治理“散乱污”企业,该搬迁的搬迁,该关闭的关闭,标明摆脱落后产能的决心。
有“破”更有“立”,对于铸造、塑编等传统行业,则不遗余力地推动其升级振兴,推动产品向中高端迈进。
“传统产业可以称之为有特色的产业,但是不能按照老路子发展,必须要转型升级。”经过深入调研,安国镇党委政府深刻意识到,传统产业只有转型升级,才能振兴,才能做大做强。
以传统铸造产业来说,其被视为支柱产业之一。在发展初期,大小铸造企业多达30多家,但就整体而言,该产业亦存在不少问题,“科技含量不高、智能化程度低、生产规模和生产效率不高”,成了阻碍产业发展的一道坎。
为了推动铸造产业的转型升级,安国镇探索“政府引导产业”之路,从产业规划、政策支持、培育“龙头企业”等方面出招,实现动能转换,推动铸造产业的“蝶变”。
目前,全镇保留的13家铸造企业中,仅规上铸造企业就有8家,政府结合能耗双控、双碳目标等新形势、新背景,帮助企业主动改造工艺,优化生产流程,推动该产业在蝶变中发展壮大。
跨越之变:呼之欲出的“腾飞之势”
在激流勇进的过程中,安国镇发现,“不能把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仅仅依靠传统产业,还不足以支撑其强势崛起。
于是,在不断的探索实践中,以环保产业和新材料为主导的发展定位渐渐成熟,也再一次为安国工业注入了新的活力。
这个定位,既立足产业基础、资源禀赋,又创新思路、拉高起点,希望借此“弯道超车”,走出一条符合自身发展的差异化、特色化的跨越赶超之路。
在沛县县委、县政府和相关部门的指导下,宜沛工业园锚定环保产业和新材料这个主攻方向,持之以恒推动产业链向中高端迈进。
聚焦产业定位,安国镇正在加速推进平台载体的建设,全力将宜沛工业园区打造成淮海经济区环保产业特色基地,百亿级绿色低碳产业集群。
2021年,宜沛工业园区获批全省南北共建特色园区。该园区毗邻徐沛货运铁路和S321省道,与京杭大运河相连互通,具备“公铁水”多式联运便利条件。
园区累计投入基础设施建设资金近10亿元,建成标准厂房10万平方米,在建标准厂房10万平方米,计划再建标准厂房20万平方米,为企业快速落地、集约集聚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园区现有云编科技、国新生物质及宝业建工等10家企业建成投产,另有悟空环保、洁瑞特环保、康盛医药、天之恒科技4个项目在建,将陆续在2022年底前投产。
不管是铸造产业的蝶变升级,还是环保产业的积厚成势,都是安国镇坚定不移夯实产业根基的一个缩影。在其它领域,安国镇也在持续发力,比如纺织、塑编、建材等。
而随着传统产业的不断升级,特色产业的日益壮大,安国镇的产业发展已具腾飞之势,未来可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