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2021年度安徽省特色产业园建议名单正式公布,马鞍山雨山经济开发区磁性材料特色产业园榜上有名,成为除合肥、芜湖以外省内地市中,唯一“成功入圈”的特色产业园。
特色产业的加速发展离不开这片投资兴业的热土。当“制造业三年倍增”的号角嘹亮吹响,打造“智造名城”步稳蹄急,如何跑出项目“加速度”,扩大产业“朋友圈”,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这是一次“时代大考”,更是一次“成长蜕变”。
谋定而动,从容不迫——从领导亲自挂帅、部门群策群力,到园区顶格服务、抢抓政策红利,再到企业抱团发展、在区域竞争中拔得头筹……马鞍山始终以“跳起摘桃”的拼劲和“弯道超车”的闯劲,聚力优化营商环境,做大做强特色产业,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上到神舟升空探苍穹,下到蛟龙入海卷浪回,磁性材料的应用可谓覆盖各行各业,涉及方方面面。“你可能想不到吧,由我们生产的磁性材料制成的电机,正广泛应用在航空航天等领域。”2022年6月14日,中钢天源人力党群部主办邢磊自信地说。
作为特色产业园中最大的磁性材料企业,中钢天源的地位举足轻重。在此前对外披露的2022年一季报公报中,中钢天源实现营业收入6.91亿元,同比增加43.73%;利润总额7044.92万元,同比增加114.37%。疫情之下,中钢天源绘制出“逆势上扬”的发展曲线。
近年来,按照该市“1+3+N”产业集群升级版任务部署,雨山经开区始终把磁性材料作为园区主导产业,坚持顶格谋划、顶格推进、顶格协调、顶格倾听,凝聚产业发展“源动力”。坚持“市场主导、政府支持、企业配合”的原则,依托驻点招商、以商招商,锚定磁性材料上下游产业,坚持“靶向施策”,不断延链补链强链,持续优化完善产业链布局。
一大批综合实力强、科技含量高的磁性材料企业落户园区,形成了一条完整的磁性材料产业链体系。截至6月,雨山经济开发区磁性材料特色产业园已入驻企业35家,其中国家高新技术企业18家。
中钢天源四氧化三锰生产能力、市场占有率位居国际前列,新康达磁业大型磁心在国内市场占有率居首位,鑫洋永磁高性能磁粉产量全国前三……谈及园区磁性材料产业发展的喜人成果,雨山经开区党工委委员、副主任张杰如数家珍。
与中钢天源一路之隔的是马鞍山新康达磁业发展有限公司。生产车间里,技术人员正争分夺秒在新上的软磁生产线上调试设备。“调试结束后,两条新生产线将开足马力生产。届时,公司全年将有望实现产值4亿元,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5%以上,利润达3000万元,同比增长50%以上。”总工程师赵利明表示。
探究新康达磁业“强劲发展势头”的奥秘,自然绕不开园区内磁性材料企业的“抱团发展”。
“作为中钢天源的下游企业,近在咫尺的距离不仅大大降低了物流成本,也让企业间的沟通与合作更加亲密。”赵利明表示,对于新康达磁业来说,布局雨山经开区,除了产品的输出更加方便,原材料的输入也节省了不少成本。
为了享受抱团发展的红利,一家为新康达软磁生产提供原材料的企业——马鞍山双秀锌科技有限公司,也主动落户特色产业园。
从“单兵作战”到“抱团发展”,雨山经开区磁性材料上下游企业逐步递增。为进一步密切上下游企业间的合作协同,打响磁性材料特色产业园品牌,雨山经开区发动园区内企业组建成立磁性材料产业协会。
园区企业一起研究行业发展走势,共同研究技术创新方向,既强化了技术创新的配合,也有效避免了恶性竞争,实现了“共赢”。据介绍,历经多年积累和发展,特色产业园中的行业“向心力”逐渐显现:园区现有省级品牌5个、高端品牌1个、著名商标2个,2021年特色主营业务收入占产业园收入比重的73.35%。
“多亏了园区的帮助,解决了我们的燃眉之急,让产能得以顺利释放。”回忆起去年下半年,企业产能再扩大时遇到的“意外”,中马磁能常务副总、党支部书记丁道祥仍心有余悸。“当时订单都排上队了,设备也都就位了,没想到电力线路负荷却成了‘拦路虎’。在了解情况后,园区第一时间上门了解情况,帮我们化解了难题。”
在雨山经开区,服务企业从来都是诚意满满。今年以来,园区深入落实省委“一改两为五做到”要求,结合“新春访万企、助力解难题”暨企业接待日等活动,以产业链党建助企纾困“及时雨”十项服务清单为抓手,采取“早餐会”“产业沙龙”“高峰论坛”等方式,直接聆听企业的呼声,切实营造“四最”营商环境。
围绕“一链一党委、一链一联盟、一链一阵地”要求,园区以党建基础好、影响力较大的中马磁能、中钢天源等龙头企业为主导,组织园区内磁性材料上下游企业共同成立“磁吸你我”产业链党建联盟,通过建组织、强链条、聚产业、提能级,落实“五共工作法”,不断做大做强“红色朋友圈”,促进产业链党建工作水平整体提升。
“我们制定了园区2022年产业链助企纾困‘及时雨’十项服务清单,帮助链上企业解决发展难、融资难、子女就学难、用工难等问题。”张杰表示,园区将聚焦项目为王,夯实工业经济“压舱石”,努力将园区建成全省“三地一区”重大展示窗口,奋力夺取制造业三年倍增“首年红”,“力争到2024年实现产值达200亿元,纳税6亿元,亩均税收达12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