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已迎来浙江入梅以来的首轮集中降雨,并启动防汛四级应急响应。6月12日,市委书记刘小涛作出批示,要求各地各有关部门,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按照省市部署要求,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时刻绷紧防大汛抢大险救大灾这根弦,全面加强值班值守、预报预警和应急力量准备,切实做好山塘水库、堤防险段、低洼地带、地质灾害、城乡危旧房等重点区域、薄弱部位的隐患排查、安全治理、防范避险等工作,全力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据市气象部门消息,6月12日至6月14日,我市将迎来浙江入梅以来的第一轮降雨集中期,全市将出现大到暴雨、局部大暴雨。平均雨量为80毫米至130毫米,局部130毫米至180毫米,个别站点可达200毫米以上,防汛形势十分严峻。
据市防指办研判,本轮强降雨存在多方面风险。首先,降雨持续时间长,要到明天夜里才能基本结束,后续地质灾害风险持续时间还将进一步延长。其次,降雨主要影响区域,为南部四县两市,与前阶段集中降雨区域重叠。此外,受前期持续降雨影响,我市山体土壤含水量饱和,导致引发山体滑坡等次生灾害的致灾风险很高。
为此,6月12日我市召开防御强降雨工作视频会议,要求各地各部门聚焦严防地质灾害、确保水利工程安全、严防小流域山洪灾害、加强城镇内涝防御、做好交通沿线排查、抓好城乡危旧房治理、抓好旅游安全监管等七方面防御重点,精准发力,坚决打好今年防汛工作第一仗。
会议强调,各地各相关部门要强化地质灾害检查排查,督促监测预警人员坚守岗位、正确履职。严格执行水库山塘控运计划,提前预排预泄高水位运行的水库河网。强化在建水利工程管理,按度汛方案落实各项防御措施,加强山区小流域山洪巡查、监测、预警。强化对城镇下穿隧道、低洼地等易涝区域的巡查、警示和管制,提前部署应急救援力量。强化道路安全管理,适时采取封路封道等安全管制措施。
会议强调,各地各相关部门要加强危房监管,逐幢逐户落实动态监测措施,防止流浪、拾荒、乞讨等人员入住。及时关闭涉山、涉水旅游景区,提前撤离旅游人员。对河边、溪边、江边等重点部位,以及农家乐、渔家乐等经营单位的游客接待情况进行排查,防止意外发生。
会议要求,各地各相关部门要将人员转移撤离,作为防御强降雨工作的关键核心。对地质灾害隐患点、临时工棚、危旧房屋、危险山塘水库下游等区域,进行全面排查。尤其针对老人、小孩、残疾人等自我防范能力低的群体,以及外来人员等防范意识较低的群体,凡是不能确保安全的,提前做好人员转移。科学制订人员避险转移的标准、指引,明确应转移人员名单、触发转移的条件、转移责任人、预警信号、转移路线、安置避灾点等信息,确保人员转移梯次有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