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网上国际投资促进平台 致力于中国投资促进事业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产业新闻 > 绿色食品 > 文字新闻
创新 绿色 稻花香里说“永丰”
发布时间:2022-06-10  来源:科技日报  

  时雨及芒种,四野皆插秧。芒种时节刚过,在四川眉山永丰村的田野上,处处勃发着生机。

  6月8日上午,习近平总书记在四川省眉山市先后考察了东坡区太和镇永丰村、三苏祠,了解当地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加强粮食生产、推动乡村振兴、做好疫情防控、保护历史文化遗产等情况。

  地处永丰村的眉山市东坡区岷江现代农业示范园区,是四川省川粮油科技特派团专家、四川农业大学水稻研究所教授马均团队长期驻点指导的水稻高产高效示范区之一。“总书记十分关心我们国家的粮食安全问题,关心我们水稻产量情况。”马均庄严承诺,“请总书记放心,实现藏粮于技、中国碗装中国粮,我们有信心、有底气!”

  以机械化“一条龙服务”促高产

  五谷者,万民之命,国之重宝。端稳端牢“中国饭碗”,必须把“藏粮于地、藏粮于技”真正落实到位。

  沿眉山市主城区前行10公里,微风吹拂着永丰村良田里的稻苗。高标准农田面积达3100亩、连片规模种植1500亩,永丰片区已在省内率先实现水稻“耕、种、播、收”全程机械化生产,是四川标准化程度最高的高标准农田示范样板之一。

  这里是马均团队的核心示范基地之一,主要承担水稻新品种新技术的全程机械化技术示范推广任务。自2003年开始,马均团队依托国家粮食丰产科技工程、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粮食丰产增效科技专项等项目,在当地持续开展水稻优质高产高效生产技术研发集成与示范推广工作。

  “粮食安全这根弦任何时候都不能松”的信念推动着马均“促高产”的决心。不仅要藏粮于地,更要藏粮于技,要想促高产,机械化水平的提高是关键。

  “通过我们团队在核心示范基地的研究推广工作,当地水稻全程机械化生产的面貌已经形成,水稻相比以前,更加优质高产了。”团队成员孙永健教授说,在水稻耕种的多个环节,包括耕地、播种、栽插、施肥、打药、收割、加工等,都实现了机械化的“一条龙服务”。

  近年来,马均一直从事水稻栽培与生理生态研究工作,其主持完成的“重穗型杂交稻的高产机理及其稀植优化生产技术的研究与应用”“水稻超高产强化栽培技术体系”等成果居国际领先水平,其中“水稻全程机械化生产技术”作为省级技术标准连续3年成为四川省水稻主推技术。这些技术,也被他悉数带到田间地头,并创造了一系列高产纪录,眉山市东坡区岷江现代农业示范园区(永丰村)核心示范区超高产田块验收产量每亩达到969公斤。

  良种良法农机农艺配套,提升了当地水稻产业的效益,尤其机械化率的提高起到了节本增效的作用。据了解,永丰村现有12个村民小组,村里有耕地6320亩,人口2133户5176人。2021年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8万元。目前永丰村土地流转率达96%以上,均用于粮食生产,有效遏制了耕地“非农化”“非粮化”。据村干部说,这个收入水平,在四川能排到第四。

  固碳减排 打造“智慧的绿色”

  “从‘靠天吃饭’变为‘可控制’的规模化、机械化、智能化生产模式,不仅节约了农业资源,还能循环发展。”永丰村种粮大户说,现在的田间不仅显现芒种后的嫩芽青青,更透着“智慧的绿色”。

  稻田生态系统的温室气体减排和土壤固碳一直是土壤科学研究的热点。全球气候变暖与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双重背景下,保障粮食高产稳产的同时,实现固碳减排的紧迫性和重要性日渐凸显。

  “我们通过秸秆还田、微生物菌肥、水肥耦合等方式,补充土壤中的矿质元素,减少化肥施用量,将碳保留在土壤中,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达到减肥、增产、固碳、降污多重效果。”孙永健说,在水稻常规淹灌中底肥栽培技术会增加温室气体的排放,通过对秸秆还田配合水肥的高效管理,也达到了减排的目的。

  找准水稻关键生育时期的需水需肥规律,往往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水稻并不是需要每天淹灌的,结合水稻的生长规律和生育时期,我们在最关键的时候进行最优的水肥配比,这样就把水、肥料的用量都减少了,水肥利用效率显著提高了,既节约了资源也达到了绿色生产的目的。”孙永健解释。

  如今,马均团队的日常,仍是实现农业技术从实验室到田间地头的“无缝衔接”,在国家“努力建成10亿亩高标准农田”的目标下,永丰村的6320亩良田正与全国连成一片,稻香飘远,万里悠长。

上一条:视网膜上这类细胞在近视形成中起重要作用
下一条:今年国务院将为企业减负超万亿元 降费占六成
与我们联系
  • 联系电话:+86-0512-53660867
  • 传  真:+86-0512-53660867
  • 邮  箱:info@investchn.com
Copyright © 2015-2025 InvestCH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投促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