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主体有经济的晴雨表之称,对社会生产、经济发展、稳定就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是支撑高质量发展最可靠、最可预期的战略资源。东海县在持续做好疫情防控的前提下,深化“放管服”改革握指成拳、多点发力,让市场主体“生得下、长得大、活得好”。今年一季度,全县新增个体工商户5413户,居全市县区第一。截至2022年4月底,全县共有个体工商户131064户,位居全市县区第一。
记者日前在东海县审批中心的个体工商户登记窗口看到,前来办理工商登记的人,按照疫情防控的要求,间隔坐在座位上等候。他们有的是来咨询相关政策的,有的是来现场办理注册登记的,还有的是来领取执照的。
家住牛山街道的傅雨欣就是其中之一。她前天通过手机申请办理个体工商户注册登记,仅一个工作日,她的手续通过了审批,第二天就来登记窗口领取营业执照。傅雨欣告诉记者,“现在手续少了,流程简化了,时间也加快了,我用手机软件就可以申办营业执照,到窗口10分钟就可以领取营业执照了。”
为了真正实现“让数据多跑路、让群众少跑腿”,县市场监管部门开展“企业全程网上办”“个体工商户掌上办”等多种“零见面”登记方式,对个体工商户开展网上注册登记指导,助力其快速完成市场准入手续。
县审批中心个体工商户登记窗口工作人员朱金梅说,窗口在服务广大个体工商户的工作中,本着便民的措施,实行不见面审批,一种是手机申请,一种是柜台上面自助机申请,这两种方式真正做到了个体工商户网上办不见面、少跑腿,切实方便了群众。
县市场监管部门持续开展简化审批改革,把握政务服务标准化、规范化、便利化的主线,解决市场主体的痛点、难点问题,对行政许可事项进行清理、简化和提速,放宽登记经营场所限制,打造一流营商环境,促进个体工商户的快速发展。
县市场监管局局长李春太介绍,东海厚培市场主体生长土壤,把服务从注册登记延伸到市场主体全生命周期,扎实开展个体工商户提升行动,让更多市场主体在东海落地生根、开花结果、发展壮大。平均每天有50多个‘老板’在东海‘诞生’,全县市场主体发展活力旺盛。
与此同时,为减轻个体工商户的经营负担,增强生存能力,我县出台《关于进一步帮助市场主体纾困解难,推动实体经济加快恢复,着力稳定经济增长的若干政策措施》,将全县个体工商户广泛纳入纾困帮扶范围,更好地促进其健康成长、发展壮大。
发展政策利好,个体工商户感受最明显。曲阳镇兴西村水晶个体加工户张华,从事各种水晶制品的加工、销售,记者昨天见到他时,他正在一台高速运转的机器前打磨着水晶球,而在另一边的机器上,工人也在切割着水晶原石,里里外外堆满了各种成品,准备运往外地销售。
张华告诉记者,疫情期间外出不方便,但他们一直坚持在家加工水晶球、水晶柱等产品销往国外,这样的情况一个月收入二三十万没问题。在兴西村,像张华这样从事水晶加工、销售的个体工商户就有400余家,年产值突破3亿元,促进了水晶产业的蓬勃发展。
水深则鱼悦,城强则贾兴。良好的营商环境是市场经济的培育沃土,是市场主体的生命之氧,更是促进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基础。东海县市场监管部门主动增强服务意识,下大力气解决市场主体的症结所在。依托政务服务网、行政许可平台,通过系统整合和流程再造,大力推行“网上办、不见面”服务模式,实现所有许可事项“一次办好”,更多事项做到“一次不跑”,方便群众办事。
李春太介绍,县市场监督管理局全面落实企业复工复产文件精神,全流程跟进反馈政策成效,结合“我为个体工商户办实事”与“个体工商户面对面”“访企问需”等系列活动,精准对接个性化需求,有针对性地帮助他们克服在复工达产、项目建设中遇到的实际困难,让企业感到市场监管“雪中送炭”的温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