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让小区里的居民都吃上放心肉,“501党员”整个下午都在忙着打通新的保供渠道;702的阿姨问了一句“大家蔬菜紧不紧张”,“501党员”在群里发起“接龙”,看看邻居们对蔬菜的需求……
“501党员”是李翔在临时党支部微信群里的昵称。在江宁路街道景苑居民区,包括李翔在内的156名辖区党员通过“先锋上海”完成社区报到,成为邻里关系网中的连接点。远亲不如近邻,在过去一个多月里,靠着这张邻里关系网,把大家护得严严实实。
李翔所在的静安国际广场临时党小组志愿者服务团队,一共有9名党员。在景苑居民区4个小区成立的4个临时党小组中,静安国际广场的党员数是最少的。据党小组长郝喜介绍,9名党员对应80多户200多名居民,其中需要一对一服务的独居老人13户,在需求调查时发现,部分居民还有其他特殊需求,仅靠9名党员很难面面俱到。
在临时党支部的支持下,陆续有5名普通群众也加入到志愿服务中。在上海工作生活10年的Lori来自中国台湾,得知党小组志愿服务队的服务项目后,积极报名参加,很快便认领到了第一个任务。一位居民因出差,没有被封控在家。在小区封控前她曾委托朋友上门为两只猫咪放置猫粮和水。但是随着封控时间延长,两只猫咪断粮。Lori拿着跑腿小哥送来的房门钥匙,穿起物业提供的“大白”防护服,每三天左右便上门添食添水,让猫咪主人放心。
有一户独居老奶奶,身体欠佳。党员志愿者为她专门建了一个“关爱群”,老人的不同需求由不同的志愿者去对接。群里有一位精通中医的志愿者,根据老奶奶的实际情况远程指导,结合照片看诊舌苔,制定手穴贴和针对性食疗方案,一个晚上就见效果。老奶奶家属在“关爱群”里向志愿者们表达感谢。
值得一提的是,景苑居民区还自发为封控期间留守在小区的大堂管家、保安、物业管家准备一日三餐,有的楼栋还贴心地准备了下午茶和夜宵,制作了送餐排班表,使得配餐送餐服务更加有序。“物业师傅在封控期间忙前忙后十分辛苦,每天高强度的体力活需要足够的营养和能量补给,我们就多烧一些饭菜,提供给楼道管家和保安小哥,荤素搭配,营养均衡。”住在枫景苑的党员张斯然说。
很多人的社交圈是以工作为原点,忙碌的工作让大家很少有时间来主动打理邻里关系和社区服务。这次的疫情封控,在社区的人与人之间,户与户之间,楼与楼之间,重新构筑网络,让平行线在稍稍倾斜后找到了交集。就像一位居民感慨的那样:“居住在一群有才、有爱、有心、有活力的人群里,是何等有福。”
“静·邻一家”是静安区的社区党建品牌,封控时期重构的邻里关系,以及远亲不如近邻的人间温暖,让这个品牌熠熠生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