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认真贯彻落实市委生物医药产业创新集群发展专题调研会精神,持续招大引强,不断集聚创新资源,高质量推进医疗器械及生物医药产业创新集群发展!5月10日,“医” 路同行 “器”行至远——2022年苏州市新区医疗器械及生物医药科技项目云签约仪式举行,总投资29亿元、10个科技项目签约落户,苏州高新区医疗器械和生物医药科技成果转化服务中心揭牌,将为加快建设医疗器械及生物医药产业创新集群注入更多新动能。
苏州高新区党工委书记毛伟,高新区党工委副书记、虎丘区区长宋长宝,区领导吴旭翔,俄罗斯工程院外籍院士、苏州协同创新医用机器人研究院院长孙立宁以及签约相关各方代表出席“云签约”仪式。
在致辞中,宋长宝指出,今年以来,高新区深入落实“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的明确要求,高效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一季度全区经济社会发展实现良好开局。今天签约的10个科技项目,自主创新能力强、产业层次高、带动范围广,为我区医疗器械和生物医药产业又添生力军。高新区将一如既往,以最饱满的热情和最有效的工作,为各项目方提供最贴心的服务、最有力的支持和最完备的配套,全力支持项目落地建设,助力企业发展壮大,携手打造全国医疗器械产业创新集群第一品牌!
医疗器械及生物医药产业是高新区重点打造的战略新兴产业创新集群之一。在线上发言中,签约代表一致表示,苏州高新区产业基础雄厚、创新生态完善、营商环境优越,将充分发挥技术研发、产业发展等优势,持续扎根高新区,加大创新投入力度,引入更多高端资源要素,共同打造医疗器械及生物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美好未来。
本次签约的10个项目总投资29亿元,涵盖了手术器械、体外诊断、细胞治疗及药物递送等多个细分领域,项目科技含量高、辐射带动强、市场前景好,受到高瓴资本、IDG资本、中金资本及博远资本等多家投资机构追捧,已完成数轮融资,落地达产后产值将超百亿元。
在高端医疗器械项目签约环节,蓝怡高端IVD研发项目、英诺科镁合金骨科器械项目、神络新型神经调控刺激器项目、瑞贝嘉智能激光手术设备项目签约落地。其中,既有拥有无稀土高纯镁合金合成、可控降解复合涂层制备等多项全球领先“独门秘技”的团队,又有填补国内神经调控刺激等领域空白的领先技术;既有国内开发进度第一或产品设计性能唯一的创新产品,更有打通研发学科壁垒的医工结合创新项目。
在生物医药项目签约环节,志恒生物外泌体项目、云合AI制药项目、TIL细胞免疫治疗项目、迪格瑞载药栓塞微球项目签约落地。这些项目中,既有攻克实体瘤最具竞争力和产业化潜力的“技术黑马”,更有以人工智能(AI)驱动小核酸药物研发生产的“领头雁”,还有国内首批实现外泌体产业化先行者。
在技术平台项目签约环节,安乐励思生命科学质谱分析平台、征鸿两性离子涂层技术平台签约落地。安乐励思生命科学质谱分析平台围绕高分辨质谱分析技术,依托团队优势研究基础,打造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蛋白质药物表征平台,填补了国内运用质谱技术分析表征天然态蛋白及集聚体的市场空白。征鸿两性离子涂层技术平台开发了国际首创的通用型超微腔室内表面聚合反应工艺,以及基于两性离子的接枝涂层技术,搭建了高值医疗耗材涂层技术平台。
仪式上,苏州高新区医疗器械和生物医药科技成果转化服务中心揭牌。该中心聚焦医疗器械及生物医药产业协同创新、科技成果转化、产业全生命周期服务,将有效整合区域专业化院所平台与优质科技企业资源,打造产业成果转化一站式孵化服务体系。孙立宁院士任中心特别顾问。
孙立宁表示,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在加速,医疗器械也正在向“数字化、网络化、精准化、智能化”方向发展。服务中心的成立恰逢其时,将进一步赋能高新区大院大所、医疗器械和生物医药产业的科技成果转化,推动产学研合作和科技成果转化工作迈上一个新台阶。
作为苏州打造生物医药产业创新集群“两核”之一,近年来,苏州高新区积极抢抓医疗器械产业发展新风口,推动产业创新集群蓬勃发展。
产业规模持续扩大。引进了生物梅里埃、怡道生物等标杆企业,累计集聚医疗器械和生物医药企业785家,产业产值年均增长率超30%。
创新能力明显提升。我们引进了中科院苏州医工所、东南大学苏州医疗器械研究院等院所平台,设立了省医疗器械产业技术创新中心,累计集聚医疗器械和生物医药领军人才500余人次。
创新生态不断完善。我们设立了100亿元的医疗器械产业母基金和20亿元的科创天使基金;建设了江苏医疗器械科技产业园等近200万方专业载体;设立了江苏省医疗器械检测所苏州分所等服务平台,为产业发展提供全方位、全覆盖的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