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汽车报》近日刊登《江苏如皋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的地方样板》一文,介绍如皋重点实施“创新驱动,特色发展”战略,加快培育新能源汽车产业,打造中国最具竞争力新能源汽车产业基地的生动实践。本报全文转载,以飨读者。
“8年前,我从美国回来在国内搞氢燃料电池电堆及系统,那时候包括深圳在内的多个地方政府欢迎我们到当地建厂,最后选择了如皋。今天看来,这个决定是正确的。”南通百应能源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百应能源”)总经理陈融8年前把事业放在了江苏如皋,如今在这个新能源汽车尤其是氢能产业走在全国前列的地方,正确的选择成就了这家企业的产品和技术在行业内的领先。也正是众多如百应能源一样的企业落户如皋,成就了这座城市今天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尤其是在氢燃料电池领域,遥遥领先。
这些企业为何选择落户如皋?对新能源汽车发展来说,如皋有哪些优势?未来,这里又将如何带动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带着这些疑问,《中国汽车报》记者走进如皋,对南通市副市长、如皋市委书记陈晓东,市委副书记、市长何益军,市委常委、如皋经济技术开发区党工委副书记马金华和众多企业进行了面对面专访,并深入相关企业调研,探寻这座新能源汽车特色城市的发展秘籍。
把新能源汽车作为新型战略产业
“非常坦白地说,如皋在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领域并没有太大的天然优势,但是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后,面对传统工业急需转型发展的课题,我们必须找到符合本市发展的新兴产业之路。”正如马金华所言,面对未来发展,如皋有着清醒的认识。如皋位于长三角地区,气候温和、舒适宜人,雨水充沛、温度适中,空气清新、绿色满园,河汊纵横、水质优良,土壤资源肥沃、物产丰富,是知名的长寿之乡。发展绿色新兴产业是现实要求。
“如皋选择发展新能源汽车产业是战略性的抉择,是应时而为、创新之举。”陈晓东表示,如皋地处长江入海口北翼、中国东部沿海大通道和长江黄金水道交汇节点,区位优势独特,是中国首批对外开放的沿海城市。“一座城市的竞争力强弱,不能只看城市发展现状,更应看重其发展潜力和增长后劲。”陈晓东强调,如皋需要寻找新的发展引擎,打造自身的特色产业。新能源汽车产业关联性强、产业链庞大、产业活力强、拉动效应明显,是真正的绿色产业、环保产业、富民产业,和如皋坚持绿色发展、造福百姓的理念高度契合。
2009年,如皋经过一番解放思想大讨论,综合研判、反复论证,敏锐地捕捉到产业发展的契机,将新能源汽车产业列入政府大力培植的主导产业。2010年国家将新能源汽车产业列入国家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新能源汽车是真正意义上面向市场的产业,如皋进一步坚定了发展新能源汽车产业的信心。在对一家具有改装类客车生产资质的企业进行重组、盘活后,2010年如皋成功招引第一家新能源汽车整车生产企业江苏陆地方舟落户,从此拉开了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的帷幕。
如皋经济技术开发区是如皋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的主阵地。马金华介绍,在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中,面对全球船舶行业不景气、光伏产业持续下行、生物医药产业举步维艰的处境,如皋经济技术开发区本着“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特”的特色发展思路,结合现有产业基础,如轮胎、钢球、轴承、制动器总成等汽车零部件生产等情况,在对汽车产业进行充分调研后,明确提出培植、深耕市场容量大、拉动能力强、市场主体配套集聚度高的新能源汽车产业。
目前,在新能源汽车发展中,如皋已经形成鲜明的产业特色。一是产业集聚度高。如皋已经集聚了新能源汽车及汽车零部件规模企业48家。2017年,新能源汽车产能达26万辆,产值超过300亿元,完成应税销售220亿元,同比增长66%;二是产业链较全,拥有陆地方舟、吉利康迪、青年亚曼、英田、皋开、赛麟等6家具备整车生产能力的企业,以及百应能源、美国安思卓、双钱轮胎、珈伟龙能、延康汽配、创源电化学、骐宏电机、汤臣汽配等一批汽车零部件企业,主要产品涵盖锂电池、电机、轮胎、膜电极、电子系统、轴承、汽车内外饰等;三是核心技术领先。百应能源自主研发、生产的燃料电池膜电极,拥有独家专利的铂碳纳米复合技术,已达国内一流水平,企业成为全国燃料电池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成员。江苏清能出口韩国的200kW燃料电池电堆系统用于分布式发电站,产品水平国内领先。
产业大发展的同时,新能源汽车也开始惠及当地百姓的生活。2014年如皋引进了左中右电动汽车服务如皋有限公司,首创县级纯电动汽车“微公交”项目,本地吉利康迪公司生产的纯电动汽车遍布大街小巷。目前全市已投入3679辆纯电动汽车用于“微公交”项目,其中分时租赁1200辆,长时租赁2479辆;主城区建设了6个微公交站点,各镇(区)微公交站点配备率100%。同时,如皋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还为当地民众提供了更多的就业机会。目前,全市48家新能源汽车相关企业,创造了近1.7万个就业岗位,吸引了众多外乡人来如皋就业,也吸引了如皋籍学子回乡就业。
政府和企业共下一盘棋
“我们始终秉持‘与企业共成长’的理念,为企业提供精准服务,对企业自身能够解决的事情,全力服务不干预;对企业做不了自身又解决不了的,积极帮扶,务求突破;鼓励传统企业在创新引领、市场拓展、人才培育等方面改造提升;积极培育新兴产业,当好研究员、引航员、保育员,着力‘出政策、给市场、搭平台’,营造良好的产业集聚发展氛围。实践证明,产业转型需要政府加快自身职能转变,及时为企业‘雪中送炭’‘扶苗助长’,而不是等到企业发展成熟时‘锦上添花’‘树大送肥’。”正如马金华所言,与企业共成长,不仅让如皋的新能源汽车产业从无到有,随着这些企业在当地落地生根,如皋的新能源汽车产业也跃上了新的发展阶段。
“我们是最早来如皋发展的,那时候我们还没有新能源汽车生产资质,在本地政府的帮助下,我们兼并了如皋客车总厂,获得了新能源大中型客车生产资质,开始了陆地方舟在新能源汽车领域的市场化进程。”回顾陆地方舟的成长,江苏陆地方舟新能源车辆股份有限公司(简称“陆地方舟”)总经理刘长力为当地政府的做法大力点赞,他表示,当前,新能源汽车成为很多地方政府大力推进的招商引资方向,但真正能做到合理规划、高效推进、和企业共成长的却并不多。而这种长期的坚定支持,正是新能源汽车企业所亟需的,尤其是在产业发展初期。
“我们制定了大力发展新能源汽车的规划后,就开始坚定不移地大力推进,而且是持续性的,不会‘朝令夕改’。我认为对企业而言,坚定地支持并100%兑现承诺是最重要的。”马金华说。回顾我国新能源汽车发展历程,政策的推动至关重要。然而,成也萧何败也萧何,目前无论是产业发展和企业都对政策有着严重的依赖症,地方对政策的依赖则更为明显。地方政府的招商政策经常会随着执政者的更迭出现变化,而新能源汽车企业的成长、产品的研发、技术的积累和市场的培育都需要时间,一旦地方政府“朝令夕改”极有可能造成巨大损失。更有甚者,招商引资时开出各种优惠政策,可是一旦企业项目落地,不兑现承诺的地方政府比比皆是。在这方面,如皋坚决不做“失信人”,100%兑现承诺,甚至在企业遇到困难时还会提供一些其他服务。
“新能源汽车企业的资金压力还是很大的,尤其商用车涉及到的资金垫付,压力更大。如皋在这方面给予企业很大的支持,会在采购上给予我们一定的资金支持,依托政府建立统一的采购平台,解决企业流动资金不足的问题。”刘长力表示,如皋政府管理部门针对企业在经营中遇到的困难,和企业一起想办法,提供政府平台层面的支持,为企业的发展保驾护航,这对企业和地方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起着非常大的推动作用。
从2009年开始全面布局新能源汽车产业,十年来,如皋始终坚持发展新能源汽车的梦想不动摇,持续发力,精准施策,一批产业链上下游企业相继落户,新能源汽车产业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如皋已初步建立了国内新能源汽车产业中唯一集大中型客车、乘用车、专用车等为一体,以混合动力、纯电动、燃料电池三类新能源汽车动力系统并行发展的产业集群。
“提升自身竞争力不仅是企业在市场竞争中取胜的关键,也是地方新能源汽车产业能否在全国领先发展的关键。”何益军称,如皋会一如既往地大力推动企业自主研发,提高市场竞争力。如皋已先后出台《关于加快特色产业发展的意见》《如皋市新型工业化发展的意见》《如皋市扶持氢能产业发展的实施意见》等,鼓励企业加快创新步伐,鼓励企业设立研发中心,进行技术改造、技术升级,通过内涵扩张,抢占科技前沿阵地,去除低端产能,走集约发展道路。同时,如皋在招商引资上注重引进高新技术企业,避免低端引进,走新型工业化发展之路。
“专业型”的地方服务也是竞争力
“地方发展新能源汽车产业不仅需要专业的企业和人才,政府也要‘专业’才行。”马金华介绍,自从确立新能源汽车为战略性产业后,如皋政府部门率先通过邀请专家讲课、到高校和企业进行培训、制度化开展内部学习等方式,不断提升政府工作人员的专业水平。政府牵头做好科学的整体规划,掌握各种新能源汽车发展专业知识,构建拥有专业知识的保姆式服务政府,为企业提供专业的服务。调查过程中,记者接触到的来自政府部门的管理服务人员,都表现出一定的专业水准,不但对新能源汽车的理论知识、国家政策了如指掌,对产业发展趋势、前沿技术也都有着清晰的判断,堪称新能源汽车领域的专家,尤其是他们对本地新能源汽车企业的了解十分透彻,几乎每个人都可以胜任企业对外讲解员的角色,相信这样深入企业和行业发展的政府工作人员,能为企业提供更专业的服务,对本地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也会有更明智的判断。
在为企业服务方面,如皋独领风骚。据了解,作为国家级的审批制度改革试点县市,如皋在市场准入领域,实现证照3个工作日内办结;在投资建设领域,工业项目从立项到开工许可50个工作日内审批完毕,这样的软环境独具竞争力。如皋还组建成立了新能源汽车产业基地建设指挥部,将如皋经济技术开发区作为新能源汽车产业重点发展区域,带动5个镇(区、街道)为产业发展配套,全市其他各镇为产业发展的拓展区域,形成了举全市之力、集全市之智,重点聚焦、协同发力,共推新能源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格局。
对于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如皋有着长远科学规划和坚持规划落地的决心。在规划实施中,如皋根据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的特点及要求,坚持与时俱进,用改革创新的思维,不断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及时调整细化实施路径,注重加强过程性管理,务求取得实效。
“专业化、共成长、诚信、敢于担当,这是我们对自己的要求,也是我们对新能源汽车发展的坚持。相信只要我们做到这些,本地的新能源汽车发展就一定会越来越好。”以马金华为代表的如皋政府管理层面对新能源汽车发展有着清晰的判断,他们清醒地认识到,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培育和发展是一项系统工程,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遵循客观规律,经历一个长期积累的过程;一是要有久久为功的韧劲。产业的发展方向一旦认准了、决策了,就不能三心二意,始终保持不质疑、不懈怠的工作状态,要以“功成不必在我”的心态、“咬定青山不放松”的定力,始终朝着梦想去努力奋斗。如皋在发展新能源汽车产业上正是坚持“十年磨一剑”,久久为功,才形成了自己的特色和优势;二是要有清晰的发展路径。如皋坚持用规划引领产业发展,产业发展初期就聘请赛迪集团,历经近一年编制新能源汽车产业十年发展规划,后又邀请清华大学团队进行了细化和修编。注重加强产业发展研究,明晰发展方向,找准突破点,从“0到1”,迈出关键的一步,再实现“1到N”的突破,如皋注重上下游产业链延伸,推动产业集群化。同时借助长三角区域协同发展的东风,与上海嘉定区开展区域合作;三是要有保障有力的平台。产业发展过程中,善于用好政府的“有形之手”,可以推动产业快速向高端攀升。如皋大力支持和服务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加强产业集聚、科技创新及成果转化、金融服务、通关物流、产品营销五大平台建设,同时因企施策,提供个性化服务,推动各类资源要素向产业集聚。
“如皋虽然在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上起步较早,但产业规模还不大,发展质态需进一步提高。未来,我们将在产业链打造、示范应用、区域合作等方面进一步精准发力,夯实本地新能源汽车发展基础。”陈晓东表示,如皋将进一步完善产业链、加强示范应用,并积极融入区域合作中,打造当地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的可持续竞争力。
抢占氢能产业风口
“氢能小镇”“长三角燃料电池汽车科普巡游”……近段时间的如皋频频因氢能吸引世界的目光。在新能源汽车发展中,如皋不仅积极推进纯电动汽车的发展,还提前布局氢燃料电池汽车领域,成为全国最早推动氢能产业发展的城市。
据了解,如皋已经成为氢能产业企业集聚度最高的地区之一。目前,已集聚百应能源、美国安思卓、江苏清能等10余家氢能企业,产品覆盖了制氢加氢设备、膜电极、氢燃料电池电堆系统、氢燃料电池汽车等多个环节,一条集制储运氢、加氢、氢燃料电池研发生产、氢燃料电池汽车开发制造、氢能产品示范应用“五位一体”的氢能产业链已初步形成。
具体来看,示范应用全面开展。2016年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将全国首个也是唯一一座“氢经济示范城市”项目落户如皋,开展氢能相关超前理论研究。如皋已先后研发生产10辆氢燃料电池大巴、500辆氢燃料电池物流车投放市场。
载体平台日渐完善。如皋与清华大学等单位筹划共建氢能战略研究院和产业研究院,神华集团在如皋建成全国首座商用加氢站,还与上海机动车检测中心合作建设华东地区最大的燃料电池检测和实验中心。2018年如皋“氢能小镇”正式获批江苏省第二批特色小镇,积极对接江苏省汽车工程协会,发起成立江苏省氢能及燃料电池汽车产业创新联盟,影响力持续攀升。2016年组织召开“中国氢能产业发展·如皋峰会”,承办全国燃料电池标准化委员会第一次工作会议,受英国伦敦市政厅邀请出席国际零碳公交大会,代表中国介绍氢能发展情况。继2017年成功举办“第二届国际氢能与燃料电池汽车大会”,2018年“第三届国际氢能与燃料电池汽车大会”吸引了20多个国家2636名代表参会。“氢能与燃料电池汽车大会”永久会址已正式落户如皋。
地方的提早布局,也让身处其中的企业形成了先发优势,包括陆地方舟、青年汽车在内的一众企业都已经有了氢燃料电池车型,一些车型已经率先开始了示范运营,为企业抢占了新能源汽车下一个风口。
“在当前人类面临环境污染、气候恶化、能源匮乏等严峻的背景下,可再生、清洁、高效的‘氢能源’有巨大潜力,氢能源革命是大势所趋。虽然目前氢燃料电池产业化的水平还有待进一步提高,但任何新兴产业的发展自有其规律。总的来说,我国的氢能产业已进入商业化初期,即将迎来爆发式增长期,从去年开始国内很多地方也都开始纷纷布局,希望能够分享这场能源变革的红利,这也进一步坚定了如皋氢能产业发展的信心。如皋愿意顺势而为,冲锋在前,目标是在中国氢能产业发展史上留下‘如皋印记’。”何益军介绍,如皋氢能小镇将围绕氢能全产业链重点领域,积极布局上游氢气制、储、运,中游氢燃料电池关键零部件、电堆、系统,下游氢燃料电池汽车等环节,积极促进产业集聚,培育千亿元级地标性产业。同时借助“中国氢经济示范城市”“国际氢能与燃料电池汽车大会永久会址”等高端平台,前瞻性地推动开展燃料电池汽车示范运营、燃料电池备电服务等示范应用,目标是打造中国首座生产、生活、生态融合发展、可看可感的“氢能社会”样板工程。
在氢燃料电池示范应用方面,如皋开展了一系列示范应用。今年6月,由如皋百应能源和青年汽车联合研发生产的首批3辆氢燃料电池大巴正式上线运营,如皋成为全国首个开通氢燃料电池公交线路的县级城市。明年初,国家能源集团如皋加氢站正式投入运营后,还将新增10辆燃料电池大巴投入运营。此外,如皋还开展了燃料电池分布式发电示范应用,在汽车文化馆内部分照明用电即采用燃料电池发电;与移动公司和市博爱医院开展的燃料电池应急备电示范项目也在推进中,下一步还将筹备开展可再生能源制氢、燃料电池热电联供等示范项目,为氢能产品的应用推广提供“如皋经验”。
氢能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如皋目前已建成2座加氢站,国家能源集团建设运营的加氢站建成后将成为国内首座35/70MPa双模标准的商业加氢站。如皋提出,到2020年,在全市范围内建成加氢站6座,南通其余各县市区也将至少建成加氢站1座,循序渐进完善氢能基础设施网络,为区域全面打开氢燃料电池汽车市场做好铺垫。此外,如皋还积极参与长三角加氢走廊建设,推动氢能基础设施在长三角地区的全面布局。
除了推动氢能基础设施的加速布局,如皋也在积极探索创新氢能基础设施建设商业模式,努力构建政府、市场、企业、科研机构等多方共同参与的发展体系,密切与中石化、中海油等一批优秀能源企业对接,推动加氢站与加油站共建,实现资源共享、并存互补,不断降低成本,提高用户便利性。目前如皋市正在规划设计中的3座加氢站均为油氢合建站。
今天的如皋,已经初步走出了一条基于新能源汽车和氢能产业的特色发展之路,打造了一个全新的县域经济板块发展样板。未来的如皋,政府有清晰的战略定位和规划,企业有良好的发展环境和基础,市场对产业有深刻的理解和认识。我们有理由相信,在新能源汽车和氢能产业发展之路上,如皋一定能高歌猛进,再创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