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记者走进田家庵区田东街道,小区里三三两两的居民正聚在一起拉家常。居民们欣喜地介绍:“以前道路坑坑洼洼,下雨后泥泞不堪,今年小区改造提升,路修好了,墙刷白了,绿化覆盖,路灯也亮了,下水道彻底清淤,排水更顺畅了。”
田东街道旧貌换新颜,是我市实施城市老旧小区改造提升工程的一个缩影。在去年完成28个老旧小区改造基础上,今年我市又完成43个老旧小区改造。随着这一改造提升工程的不断推进和完善,淮南,这座有温度的城市,正带给市民更多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小区是城市细胞,是市民安居乐业的家园。多年来,因建筑物和基础设施年久失修,老旧小区不同程度地存在道路破损、排水不通、垃圾遍地、配套设施残缺等问题,不仅给居民生活造成极大不便,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城市整体形象。
2014年10月,我市试点实施田家庵区柏园新村、柏园北村老旧小区改造,大力开展小区治脏、治乱、治堵、治污和硬化、绿化、亮化、美化,改造后的小区基础设施完善、环境干净整洁、物业管理服务到位,居民普遍满意。
为深入推进全市老旧小区改造,按照市委、市政府工作部署,我市成立了老旧小区维修改造工作领导小组,指导、协调全市老旧小区改造工作。各县区均成立相应组织机构,对辖区内符合改造条件的老旧小区进行集中梳理、摸排,建立老旧小区基础数据库,制定工作计划及年度实施方案,加快推进老旧小区改造提升工作。
2015年,我市全面启动城市老旧小区改造。2016年,老旧小区改造列入省级民生工程。截至目前,全市共计完成171个老旧小区改造,总建筑面积468.68万平方米,居住群众5.87万户,累计投资1.5亿元。2019年至2020年,我市将继续加大老旧小区改造力度。
“加速度”向群众交上高质量答卷
“小区坏了什么就修什么,群众需求什么就完善什么,什么问题突出就解决什么问题。”我市在老旧小区改造过程中结合小区建设类型、损坏程度、存在问题等因素,精准施策,实施改造。并重点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改造提升小区道路、管网、照明、停车位、绿化;同时推进文明社区建设,加强小区容貌、环卫设施、菜市场和摊点、公厕改造等。
记者通过走访发现,随着改造提升工作的不断深入,老旧小区焕发出新的生机。走进田家庵区龙湖中学家属区,新铺了沥青的道路干净整洁,道路两旁安装了路灯,新栽种了花草树木,墙面也进行了粉刷;来到潘集区田集街道杨集社区,楼道之间新铺设的路面宽敞平整,路边的下水道已经铺设完毕,最让居民们关心的排水问题得到彻底解决;在毛集实验区新集二矿家属区,破损的水泥路恢复工程已竣工,损坏的雨水管已维修完毕,新增加了停车位和门禁,小区的监控也安上了;在位于寿县城西北角的西园新村小区,供水、排水管道进行了更换改造,小区内的乱搭乱建拆除了,并设置了固定摊点,路修了、灯亮了,还增设了健身活动器材区域,开辟了一个小花园……
采访中记者发现,对于自家有违章搭建的居民,刚开始也有个别不愿配合小区改造的,但在工作人员苦口婆心的反复劝说下,思想转了弯,主动进行了自拆。对于担心小区改造半途而废的居民,随着小区面貌大变样,他们不仅改变了想法,还以实际行动积极参与到小区改造提升过程中来。
“小区环境变好了,人们的生活舒心了,各种卫生习惯也要改变。除了注重家庭的环境卫生,在垃圾倾倒、小区环境保持等方面我们也更加注意了。”家住田家庵区的陶先生,如今看到地面上的垃圾都会主动捡起,在举手投足间传递着老旧小区改造带来的文明新气象。
“2018年,我市老旧小区改造提升工程进入‘加速度’和高质量阶段,全年完成43个老旧小区改造,建筑面积128.7万平方米,居住群众1.93万户。”市民生办相关负责人表示,在老旧小区改造提升工程中,我市遵循“以民意为导向”的原则,问计于民“量身定制”,打造最适合的改造方案,最大限度地符合小区实际,最大限度地满足居民需求。
建立文明小区长效管理机制
“少数改造提升后的老旧小区,会出现私搭乱建、毁绿种菜等不文明现象反弹,所以,老旧小区不但要建好,更要管好。”
市民生办相关负责人表示,我市将结合改造后小区的规模、管理现状、居民的承受能力情况,坚持多种模式推进,实现物业管理服务全覆盖。市场化运作。积极选聘专业物业企业,实行市场化物业管理服务;社区管理。对于难以落实物业管理的小区,社区居委会组织力量为居民提供基础物业服务,确保日常保洁、绿化养护、秩序维护等,并逐步过渡到市场化物业服务模式;业主自治。鼓励有条件的老旧小区自行组建物业公司,或在政府指导下小区业主委员会承担物业管理;积极探索“四位一体”社区管理服务方式。建立社区党组织领导下的居委会、业主委员会、物业服务企业的“四位一体”社区管理服务体系。
针对老旧小区居民收入不高,有偿服务意识不强的特殊性,政府将对服务于老旧小区的物业服务企业,实行财政以奖代补,建立完善考核机制,逐步培养居民缴费意识,实现物业企业自我造血。同时,广泛开展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文明社区活动,凝聚民心和人气,让居民的素质与小区良好的硬件环境相适应,倡导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提升居民的文化和道德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