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生植物的王国里,柳叶苲草属于小家碧玉,身姿温婉动人,叶片褶皱宽绰,色泽光鲜墨绿,散发着水淋淋的湿气,沾染着清淡淡的水腥。苲草看似柔弱,生命力却旺盛,繁殖力也强,没有根须,却蓬蓬勃勃,葳蕤生长,但凡有水的地方,无论是死水一潭,还是流水潺潺,无论坑塘河道,还是湖泊水沟,随处都可觅到苲草的身影。水有多深,苲草就有多长,一簇簇一片片,一团团一缕缕,密密麻麻,层层叠叠,叶与叶相牵,枝与枝密拥,蔓与蔓紧搂,如水域中的茂密丛林,铺展出无边无际的翠绿。
寂寂坑塘,苲草是灵动的水中精灵,是水生动物的庇护之所。风平浪静的日子,那些鱼啊虾啊游累了,便躲进苲草丛林小憩,做着或长或短的幽梦,偶尔摆动一下尾巴,悠哉游哉,超然物外。起风了,探出水面的苲草轻轻晃动摇摆,惊扰了浅水处的几只长腿水鸟,倏地,苲草丛里的鱼虾也没了睡意,你追我赶,四散逃遁,水面泛起一圈圈波纹,荡漾,消逝,而后归于寂静。
苲草在古代写为莋草,学名叫菹草,是眼子菜科眼子菜属多年生沉水草本植物。我第一次见到苲草这个名字,是在少年时代,看李英儒的《野火春风斗古城》,里面有对苲草的生动描述:“水流冲击着嫩绿色的苲草,翻上倒下,时沉时浮,苲草上落了一只蜻蜓,身随苲草浮沉。”苲草之类的水草出现在古人的诗文中,都被笼统地称为“藻”。古人认为,这些水草生长于水中,保持自身洁净,好像经常洗澡之状,故而得名。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写到了两种古代水藻,一种叶长二三寸,叶两两对生,名曰“马藻”,另一种叶细如丝似鱼鳃状,节节连生,唤作“聚藻”。古人还有一个说辞,水藻出于水中,而水又能克火,故而人们认为水藻是能够防火的植物。古代建筑,上至皇宫,下到民房,多是木质结构,最怕失火,出于美好的祈愿,人们总在梁栋上刻画一些水藻图案。在皇家宫殿或者寺庙殿堂之中,正上方顶棚处呈伞盖形的天花,通常绘制或者雕刻有水藻、荷、菱等水生植物图案,这一建筑结构也被称为“藻井”。据《风俗通》记载:“今殿作天井。井者,东井之像也。菱,水中之物。皆所以厌火也”。东井即井宿,二十八宿中的一宿,古人认为是主水的,在殿堂、楼阁最高处作井,同时装饰以水藻、荷、菱等水生植物,都是希望能借以压伏火魔,护祐建筑物安全。
豫中乡间,农人嘴里说出来的苲草,不是单指某一种水草,而是诸多长相酷似苲草的水草的统称。草木名字和人名一样,都是一个代号,把不同科属的植物归结为一个名字,听起来简洁,叫起来顺溜,是农人化繁为简的一个习惯。不过,若是需要将它们区分开来,农人自有办法,只需在苲草的前面,加上生动描摹这种水草形态的词语即可。譬如,有一种水草的根是红色的,称之为“红根苲草”。这种水草有一个很动人的名字,叫狐尾藻,其茎柔顺,其叶若丝,其形如羽,其花穗状,露出水面的叶子,酷似狐狸尾巴或者凤尾竹,又像鞭梢儿上系的那一团缨子,颇有些聊斋中狐仙的妩媚妖娆。苲草王国里颜值最高的“美女”,非狐尾藻莫属。
除了狐尾藻,故乡的水域还居住着苲草的不少近亲,譬如,有一种很长的苲草,浑身光溜溜的,没有枝叶,细马条的个头,粗度跟农妇做针线活儿用的大号缝衣针差不多,外形很像牛毛,故而乡人谓之“牛毛苲草”,此种苲草几乎没有用处,晾晒后一缩水,细得找不到;还有一种,个子高挑,身材纤细,通身长满墨绿的叶子,一嘟噜一嘟噜的,颇似一撮撮猪毛,摸上去有些棘手,名曰黑苲,俗称“猪毛苲草”,此种苲草人不食,就是切碎了喂猪喂鸡,猪鸡也不爱吃。
在所有苲草中,被乡人视作水中野菜、救命荒草,且与人最亲近、也最招人待见的,就是柳叶苲草。柳叶苲草叶形宛如柳叶,两头尖尖中间略宽,天生一副清丽绿嫩的面庞;轻盈柔软的腰身,细长苗条的茎条,楚楚动人窈窕多姿;是水中的菜蔬,救民于饥馑年代,可以做成菜肴为人们果腹充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