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实现“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目标,南谯区以提升粮食综合生产能力为首要任务,聚焦重点区域,统筹整合资金,加大投入力度,突出抓好高标准农田建设。2011至2021年,累计投资5.2亿元实施高标准农田土地治理项目44个、面积40.4万亩。
全面夯实建设质量。严格按农业工程程序进行招投标,由区农业综合开发服务中心对农田建设项目进行日常监管和质量把控。严格质量检测,由第三方检测机构采用随机抽样方式,现场检测工程施工质量。现场抽检时,组织施工单位、项目所在乡镇、监理单位等到场,对随机抽取的样品进行现场确认;由保险公司提供的风险技术管理服务(TIS)对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不定期的巡查。检测结果不合格的道路、渠道均责令施工单位进行返工处理,巡查出的问题责令施工单位限期整改。
全面保障资金拨付。在资金管理方面严格实行“县级报账制”和国库集中支付制,确保项目资金安全。进度报账按照施工企业申报、监理单位签证、业主审核、主管部门审核审批等程序报账,进度款不超过合同价的80%。报账程序按照施工企业申请、监理单位签证、跟踪审计单位核量、农发中心负责人审核、农业农村局分管副局长审核、党组会议审议、财务审批程序,项目资金管理规范。
全面落实建后管理。出台《滁州市南谯区高标准农田建后管护制度》,明确项目管护总体目标、管护范围、管护主体与职责、工程移交及管护模式和工程管护经费等;引入高标准农田IDI保险,投资约150万元对南谯区2021年高标准农田部分建设项目进行试点,充分发挥“事前评估+事中预防+事后赔偿”三位一体的功能和作用,确保建成后的高标准农田能够得到有效保护,发挥工程的长期效益。
全面推动产业融合。积极探索高标准农田项目与现代农业产业相结合。2021年黄泥岗镇唐庄村高标准农田示范区项目通过完善基础设施、布局物联网设备,将项目区3500亩农田打造成现代农业产业高标准农田示范区。建成后由当地种粮大户流转种植优质水稻和与企业合作订单农业,并由唐庄村村民委员会与当地农业合作社共同筹资约300万元以“村企”联建模式发展“一二三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