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网上国际投资促进平台 致力于中国投资促进事业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开发区新闻 > 南通 > 文字新闻
农业现代化稳居全省前列
发布时间:2018-12-11  来源:海门市人民政府  发布开发区:海门经济技术开发区

  “十三五”期间,海门规划建设高标准农田25万亩。其中2017年我市10万亩高标准农田建设,获评南通市第一名,苏中片区省级验收第一名,我市被评为全省绩效考评先进县。不久前,全省高标准农田建设现场观摩与座谈会在我市召开,省领导对我市相关工作给予高度评价。这是近年来,我市推行三农改革,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动农业现代化走在全省前列的一个成果缩影。

  自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全面吹响了三农改革的号角,至今已有40年。多年来,我市深化农业改革,通过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与“三个全覆盖”试点工作,加强农民专业合作社建设,大力发展高效农业,加快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扶持农业龙头企业等多种方式,不断引领现代农业迈上新台阶。

  如今,海门农村到处呈现一派生机勃勃的繁荣景象。据统计:2017年,海门市实现农业总产值99.99亿元,比1978年增97.35亿元,年均增长9.49%;农业增加值达62.91亿元,是1978年的30.39倍,年均增长8.91%;农民人均纯收入22515元,是1978年244.72倍,年均增长14.74%。海门连续10年蝉联“江苏省现代高效农业先进县”,农业基本现代化建设水平稳居全省县市第一方阵。

  高标准农田建设是农业转型升级,推进农业现代化的基础工程。自2011年起,我市开始试点相关项目,2016年起整市推进。按规划,我市“十三五”期间建设高标准农田25万亩,全市总面积将达66.66万亩,占比达85%。期间,我市创新“模式化”管理体系,在南通乃至全省领先,为高标准农田建设的高质量提供了管理制度的保障。

  今年,我市还在正余镇及其他区镇10个行政村中,推进现代农业“三个全覆盖”试点工作,高标准农田建设、适度规模经营、社会化服务联盟建设取得显著成效。当前,正余镇已新建社会化服务联盟组织4个,并加快推进集物联网智能管理中心、农村电子商务中心、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中心、职业农民培训中心、农业三新展示中心为一体的现代农业发展中心建设。

  40年前,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确立,奠定了全国三农改革的基础。海门8051个生产队也闻风而动,到1983年底,在全县全面推进。进入新世纪后,广大农民按照现代农业发展理念,组建了一批专业合作社,建立了一批农业龙头企业,出现了“合作社+农民+市场”;“农业龙头企业+科技部门+农民+市场”等多种新型农业产业化模式。今年,全市所有村成立了股份经济合作社,32万份股权证发放到农户手中。

  近年来,尤其是近三年来,我市不断推进农民专业合作社规范化发展。截至今年2月底,全市经工商登记各类合作社累计为1346家,出资总额达25.39亿元,入社成员29.76万户,覆盖全市所有区镇,涉及稻麦、果蔬种植,畜禽、水产养殖,苗木花卉、植保、农机服务、劳务合作等10多个领域。同时我市开展合作社分级联创机制,目前全市国家级示范社监测合格的有6家,省级示范社监测合格的有21家,2018年列入政府优先扶持名录的合作社99家。

  在农民合作组织的示范带动下,农业产业集聚成效显著。截至目前,全市已形成了8万亩优质西甜瓜、1万亩优质葡萄、34万亩四青作物、44万亩特色蔬菜、2万亩稻麦轮作的生产基地,并培育和形成了西甜瓜、草莓、优质葡萄、猕猴桃、大棚蔬菜、露地蔬菜、中药材、河蟹等30多个专业村。至2020年底,我市将培育100家以上县级以上示范社。

  农业结构的不断优化,加速了现代农业的建设进程。1998年秋播,海门全面开展了农业结构的调整,提出了大力发展四青作物、特粮特经、特色蔬菜等八大主导产业。从此,海门快步进入了高效农业、设施农业、生态农业齐发展的时代。发展至今,全市大棚面积超过了10.5万亩,智能温室面积达16万平方米,全市四青作物播种面积达24.4万亩次,瓜蔬播种面积60.5万亩次。高效设施农业面积31.25万亩,占比达39.08%。

  我市正加快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积极发展接轨上海的高效设施农业生产基地,大力扶持农业龙头企业。当前全市农业龙头企业共111家。

上一条:市政府约谈化工企业负责人
下一条:永乐店邀专家解读十八大精神
与我们联系
  • 联系电话:+86-0512-53660867
  • 传  真:+86-0512-53660867
  • 邮  箱:info@investchn.com
Copyright © 2015-2024 InvestCH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投促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