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月,万物复苏,独墅湖畔春光烂漫。面对疫情“倒春寒”,苏州工业园区生物医药“一号产业”不断迈出铿锵步伐,企业抢时间、忙研发、拼生产。园区在从严从紧从细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的同时,竭力确保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稳定,呈现出虎虎生威的韧劲。
研发加速 创新步伐不停歇
近日,苏州生物医药产业园内频频传出好消息。百济神州在研的TYK2抑制剂首次获批临床,用于治疗中重度斑块状银屑病,这是企业自主研发的首款炎症免疫类候选药物,目前国内外尚无同靶点药物获批上市。
一个多星期后,基石药业宣布旗下抗癌药普吉华的扩展适应证申请获中国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成为国内唯一获批的选择性RET抑制剂。作为企业首款获批新药,普吉华上市不到两个月销售就达4580万元,目前已覆盖130多个城市的400多家医院。对此次普吉华扩展适应证在中国上市申请获批,基石药业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江宁军表示:“将持续增强管线研发的临床价值和市场潜力,加速为全球患者带来更多高品质新药。”
当前,园区正加快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和全球影响力的生物医药产业创新集群。盛世泰科于2010年落户以来,持续关注罕见病药物研制,并搭建了覆盖小分子创新药全研发链条的集成化药物研发技术平台。防疫不松懈、研发不断线,同样在这个春天,由盛世泰科生物医药技术(苏州)有限公司研制的首款国产特立氟胺已经进入上市倒计时。
今年年初,特立氟胺获国家药监局批准复用于治疗复发型多发性硬化。得益于科学有效的防疫政策,公司目前正在有条不紊的进行GMP符合性检查,为药品能够最终惠及患者做好“最后一公里”的努力;同时,公司核心产品磷酸盛格列汀的三期临床也顺利进入收尾阶段,计划今年下半年完成后提交上市申请,有望填补降糖领域国内原创DPP-4抑制剂的空白。
融资加持 为发展注“活水”
抗体偶联药物是园区聚焦生物医药产业前沿重点布局的领域之一。近期,宜联生物宣布完成7000万美元B轮融资,所募集资金将主要用于公司新一代抗体偶联药物(ADC)产品管线的临床试验开发,以及新型偶联药物早期研发。
成立两年来,年轻的宜联生物已建立起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偶联药物技术平台,以未满足的临床需求为导向,推进国内外临床研究的同步开展。目前,公司完成了毒素linker技术平台的国际专利布局,首发项目将于今年在中国和美国同步开展临床。“过去一年,我们聚焦在新一代ADC技术平台和产品开发,工作进展顺利,第一个项目已于本月向FDA递交正式临床申请。”宜联生物医药创始人、董事长兼CEO薛彤彤表示,在迈向临床阶段的关键一年,资本的加持为企业下一步发展插上了“翅膀”。
另一家专注于前体细胞领域的生物医药企业吉美瑞生也于日前完成超亿元B轮融资。本轮融资由国内规模最大的本土投资机构深创投领投,万容红土、东吴证券、招商证券、锲镂明远跟投,所融资金主要用于推进其细胞新药的两项呼吸系统疾病临床试验,同时加速后续“基因增强型细胞”产品管线的研发。基于特有的R-Clone技术平台,吉美瑞生自主研发的全球唯一肺脏再生医学产品REGEND001(肺前体细胞制剂)已先后获得针对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及特发性肺纤维化(IPF)两项临床试验批件,目前正携手多家国内顶尖医院共同开展注册临床2期试验。
布局加码 抢抓机遇向未来
经过十多年的深耕和培育,苏州生物医药产业园已聚集550余家生物医药高科技创新企业,形成创新药研发、高端医疗器械、生物技术三大重点产业集群。当前,苏州生物医药产业园在夯实抗体药物、基因和细胞疗法的基础上,正加速布局核酸药物。
近日,专注核酸药物研发的楷拓生物与全球生命科学领域的先行者Cytiva进行项目签约,双方将聚焦规模化质粒及mRNA生产平台开展合作。楷拓生物为基因治疗药物和核酸药物提供全产业链的一站式CDMO服务,基于此次合作,Cytiva向楷拓生物提供mRNA上下游整体生产设备和技术支持,可实现高密度培养,在以更快的周转效率加速项目进程的同时,有效降低前期投入和后续维护成本。在楷拓生物总经理任科云看来,与其他优秀企业的合作是一种有效的“抱团发展”模式,可加快基因细胞治疗与核酸药物的研发效能。
新格元于2018年在园区成立,是国内领先的基因组学公司,拥有开创性的单细胞多组学技术平台并致力于临床转化,目前在中国、德国和美国设有研发及生产场地,并建立起全球化的商业化团队,产品服务于全球1000余家实验室。不久前,新格元宣布收购新加坡的精准医疗公司Proteona,成为公司成长过程中又一重要里程碑。对于科技创新企业而言,提升自身综合能力是面向未来可持续发展的必经之路,此次收购不仅提升了新格元在单细胞多组学分析领域的技术优势,更加强了其在全球市场的布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