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最近结束的海门(北京)机器人产业专题推介会上,南通振康焊接机电有限公司介绍了自主研发的RV减速机和工业机器人,在国内机器人行业产生了强烈反响。
振康公司是海门一家草根企业,20多年前,振康公司自行研发了印刷电机,生产的系列焊接机击败了日本的竞争对手。20年后,他们攻克了国家“863”课题组一直未能解决的技术难题,成功开发了中国人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工业机器人用RV减速机,成为江苏首台套设备,生产出了完全国产化的焊接机器人。
科技创新激活了振康公司发展新动能,推动企业迈上制造高端,从一个点反映了海门改革开放40年来科技创新取得的瞩目成就。回顾40年,海门在一次次经济转型“阵痛”中,越来越感到,科技创新这个第一动力的巨大作用。从1978年走进科学的春天到新时代步入创新驱动发展新阶段,从落实“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到践行“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海门科技创新砥砺前行、铸就辉煌。上世纪90年代,海门成为全国首家国家火炬计划新材料产业基地。进入本世纪,海门七度蝉联全国科技进步示范市。2016年以来,先后被授予国家可持续发展试验区、国家知识产权示范城市、国家专利质押融资试点城市,科技贡献率超过65%,全市高新技术企业达127家。去年海门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支出30.11亿元,是2009年的4.6倍,年均增长20.9%。
40年来,尤其是近3年来,海门按照省委“两聚一高”新要求,将科技创新作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动力源泉,进一步完善科技创新政策体系,实现了创新链、人才链、产业链的深度融合,科技创新氛围更浓,成效更为明显。3年来,海门先后出台了《海门市市级众创空间认定管理办法》《海门市科技型初创企业和创业团队“三创”项目补助实施细则》《海门市专利奖奖励办法》、创业海门“523计划”等。今年又发布了促进科技创新的若干政策意见、人才新政10条、人才强企10条等重磅政策,持续加大对科技创新和人才的扶持力度,顶尖人才创业免评审、满足一定条件的企业自评人才职称等政策亮点在全国领先。海门设有产业发展、股权投资等多个基金,可以为企业和人才各阶段发展提供个性化优质服务。
近几年来,我市每年举办“东洲英才”创业周、“海智杯”创业大赛、中国创新挑战赛等活动,集聚全国甚至全球资源,为全市科技创新服务。
海门各类创新平台层出不穷,建立了两个国家级孵化器,拥有生物医药科创园、科研外包科创园等6个省级科创园,重点打造謇公湖科创园、富江高科园、东方教育装备产业城等科技创新园区。在推进科技创新中,海门突出企业创新主体作用,以政产学研为纽带,引导企业建立院士工作站、博士后工作站、研究生工作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实现新技术、新产品、新工艺的突破,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目前,海门的大中型工业企业和规模以上高新技术企业研发机构建设实现全覆盖,其中各类省级以上企业研发机构总数达到80个,500多家企业与300多家高校、院所建立了产学研深度合作关系。
完备的政策体系,完善的创新平台,增强了海门吸聚各类高层次人才的磁性效应,近年来,海门累计引进顶尖人才43名、省“双创”人才43名、“双创团队”5个、“双创博士”36名。
高端人才加盟海门,使海门创新成果不断涌现,近3年来,海门获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4项,省科技转化项目5个,走在全省县级市前列。临江新区作为海门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的沃土,已集聚了中科院院士3名、国家千人计划专家17名,吸引了43名海归等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基因测序、新药研发等130个智力密集型项目入驻。
中兴装备以人才为支撑,依托院士工作站等创新平台,加大产学研联姻,集聚国内4名院士,从原材料到成品进行技术攻关,成功开发出的核级不锈钢、合金钢无缝管系列产品,国内市场占有率超过七成。他们参与研发的“核岛用高性能关键金属构件精密塑性成形技术及装备”获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成为全国第一批制造业单项冠军培育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