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1日,“中国县域工业经济发展论坛(2018)”在北京举行,会上发布了《中国工业百强县(市)、百强区发展报告(2018年)》。江苏共有24个县市名列其中,海门位居第11位,比上年晋升两个位次。
由工信部直属的事业单位——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发布的《中国工业百强县(市)、百强区发展报告》是评定县域发展水平最权威的报告之一。2018年县域工业竞争力的评价基于“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理念,紧抓高质量发展阶段重要战略机遇,立足基础条件、运行绩效、发展活力三大支柱,基本沿用2017年中国县域工业竞争力评价体系,同时更加注重对运行稳定、质量引领、结构优化、绿色提升、智能转型、创新驱动和动能聚集的综合考量。报告显示,2018年,工业百强县(市)以全国5.3%的县市数量、6.7%的人口,贡献了11.0%的GDP和16.3%的工业增加值。在江苏入围的24个县市中,跻身前20强的县市有9家,江阴、昆山、张家港、常熟稳居前四位,太仓、宜兴分别位居第7位和第10位,海门、丹阳、泰兴分别为第11、第12和第16位,海安、启东、如皋、如东分别为第26、第27、第32和第43位。海门在江苏名列第7位,苏中苏北第一位。
我市工业经济发展在全国排名稳步前行,是我市全力推进工业经济爬坡过坎带来的新成效。市委、市政府坚定不移把发展实体经济作为建设实力海门的重要保障和支撑,从海门工业经济发展内在要求出发,提出了用2至3年时间实现工业经济爬坡过坎的新目标。两年多来,我市以项目建设为龙头、“3+3”产业发展为导向、科技创新为动力,全力打好招商引资项目建设翻身仗,强攻大项目,全力推进工业经济在集群发展中总量不断增强,全市共计新开工200多个工业超亿元项目,这些项目主要集中在“3+3”产业。这些超亿元大项目的快竣工、快转化,促进我市工业经济结构不断优化,总量与质量不断提升。目前,我市装备制造业总量突破1200亿元。
实施微小企业上规模、规模企业上台阶和大企业培育工程。两年多来,通过政策激励、挂钩帮扶等措施,积极鼓励企业科技创新、技改投入、模式创新,在创新转型中做强做大,企业的创新力、竞争力明显增强。目前,全市高新技术产值占比超过56%,走在全省前列,新兴产业占比超过36%,成为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今年我市成为全省制造业创新转型成效最明显的地区,连续21个月工业应税销售增幅在20%以上,1至10月份应税销售增幅高达37.7%。正如《中国工业百强县(市)、百强区发展报告(2018年)》中所说:“海门市工业运行稳定、经济活力继续增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