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田林街道党群中心里,一字排开了修伞、修表、配钥匙等便民服务点位,拿东西来修的市民络绎不绝。
党群中心变身功能性社区服务登记点,在本市还属首次。在田林三村弄堂口摆了三十年摊的曹先生成功获证,被登记为“上海市徐汇区老曹修理部”,从而一改流动摊位的面貌,化身“正规军”。
2月15日,徐汇区市场监管局出台《打造服务型监管标杆、发展壮大市场主体的若干措施》,推出了9条新举措,提出了发展壮大市场主体的“徐汇实践”。
帮扶“工匠”持照上岗,社区服务有了“根据地”
近几年,大家发现家门口高大上的商场、网红店越来越多,而修伞、磨刀、配钥匙这些“居家必备”的服务却难觅踪影。顾爱琴在钟表维修上有一技之长,她坦言,“我们这种小本生意赚不了几个钱,现在门面房租高,我之前在小区门房间搭了张桌子,也不是长久之计,真的难以为继。”
今年1月,上海市市场监管局出台了全市发展壮大市场主体“32条”,指出要“支持个体工商户发展,探索实施社区服务个体工商户集中登记模式。
经多次调研,徐汇区市场监管局发现制约个体户发展最大的堵点就是”场地“。针对这一问题,”徐9条“拿出了解决方案,依托各街镇的党群服务中心、”邻里汇“等社区功能性载体,设置居民服务个体工商户集中登记点。街镇对这一举措也很欢迎。
在各方的共同努力下,今天,徐汇区首批提供社区服务的”工匠“们拿到了个体工商户的营业执照,在徐汇田林党群服务中心、龙华街道滨江水岸邻里汇里正式”持照上岗”。
正在忙活的顾爱琴,高兴地告诉记者:”我再也不用担心找不到地方、随时准备停业了。从今以后,既可以在党群服务中心、‘邻里汇’等街道设置的各个便民服务点正规合法经营,还可以提供上门服务,有了‘根据地’,成为‘正规军’。”
既要帮扶发展,也要确保规范,为此,市场监管部门了制定社区个体户集中登记经营的”正面清单“,纳入清单的主要以修理、保洁等社区居民日常生活需求为主,对于涉及许可的暂不列入。
此外,监管部门还会同街镇建立了一套”准入、退出、事中事后监管“机制,由街镇建立个体户”一户一档“,落实专人服务管理,确保社区服务更规范。
试运行15天“容错期”,打造包容审慎“暖环境”
在全市开展的”促发展、保安全“大走访、大排查中,徐汇区市场监管局副局长毛洁来到了上海多维度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多维度是注册徐汇的一家新兴的食品快消品清仓电商平台,负责人杨静坦言发展中的困惑,”作为初创企业,我们对法律法规理解是一个逐步深入的过程,对一些轻微违法,监管部门能否以教育指导为主,让我们没有后顾之忧、轻装上阵。”
多维度提出的这一问题,具有一定的普遍性。
徐汇区作为上海市科技企业发展和科技创新活动的重要集聚区,活跃着大量科技型、创新型企业,尤以中小企业居多。这些企业活力无限,但因”初出茅庐“、经验不足,经营活动的开展也多是”摸着石头过河“,发生违法法规的情况在所难免。如果监管过严过重,会使其经营更为困难,甚至导致”一棒子打死“。如何既充分激发市场活力,又守住风险底线,徐汇区市场监管局首提”容错期“概念,并开展了试运行。
在随后的网络监测中,监管部门先后发现多维度的APP上部分入驻商户的证照信息未公示、划线价格表述不清、逾期作废条款易引发消费者争议等问题,没有简单地”一罚了之“,而是给予了企业15天的”容错期“,并指导帮助企业整改,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在试运行的基础上,这次”徐9条“首次将”容错期“这一概念纳入。即针对新业态、新模式和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等市场主体,对于他们的轻微违法行为,原则上采取说服教育、约谈警示等柔性执法的方式,敦促其在一定时间内改正。当然,如果属于”屡教不改“、危害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财产安全、公共安全等违法行为,”容错期“不能适用,市场监管部门将依法予以严惩。
毛洁表示:”‘徐9条’的推出只是开端,我们将把‘服务型监管’的理念坚持到底,响应企业‘所需’设计政府‘所供’,真正让企业有感、让群众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