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网上国际投资促进平台 致力于中国投资促进事业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开发区新闻 > 丽水 > 文字新闻
水经济、高山600、生态旅游 景宁解码GEP里的“共富基因”
发布时间:2022-01-20  来源:丽水网  发布开发区:浙江景宁经济开发区

  翻开景宁畲族自治县的地图,可见连绵的绿水青山,是其最明显的生态烙印。

  作为浙江山区26县之一,如今,当清新的空气、清澈的溪流也能“卖”出大价钱时,GEP(生态系统生产总值)正成为景宁缩小与省内其他地区差距的重要突破口。

  自2019年景宁大均乡发布全国首份乡级GEP核算报告以来,景宁以生态资源价值转化为核心,大力进行体制机制创新,推动“生态经济化”和“经济生态化”:

  一方面依托良好的生态资源,努力把绿水青山蕴含的生态产品价值转化成真正的“金山银山”;另一方面,以美不胜收的绿水青山为“舞台”,巧用生态杠杆,积极变革创新,推动GEP价值多途径向GDP转化,为山区蝶变找到了一条生态致富、绿色发展的新路径。

  推进转化效率,让原生态流金淌银

  景宁大均乡是全国首个发布GEP核算报告的乡。在报告发布后不久,一条水上项目的产业链在大均乡兴起。

  “大均乡的水流形态丰富,有12种急流,是天然的水域救援训练场地。”大均乡乡长吴名标指着眼前的大均小溪流域告诉记者,大均乡的水质,常年保持在Ⅰ类水,这两年成为了来自世界各地的救援队员训练的首选地。

  发现这一优势后,大均开发了水域救援培训,并成为全省首个急流水域救援培训基地,并建成水域救援科教馆,成为省、市等多个部门和机构的定点合作基地。2021年累计开展各类水域救援培训60余批次,培训学员超2000人次,直接带动增收1000余万元。“从原生态的水到致富的水,GEP核算起到了加速转化的作用。”吴名标说,而GEP核算报告的作用就在于让人们知道生态环境究竟好在哪儿,进而合理且有序转化成经济价值。

  顺应绿色高质量发展的趋势,大均又把目光瞄向生态,以更高的效率打通绿水青山向金山银山的转化通道。

  就在去年7月,大均发布《数字化精品研学基地生态产品总值(GEP)核算报告》,在全乡范围内量化绿水青山的基础上,精准瞄向精品研学产业项目落地区域,细化核算可供产业发展运用和综合保护开发的生态产品总值为4503.39万元。这是该乡继发布生态产品价值核算报告后,发布的全国首份针对具体产业项目落地区域的生态产品价值核算报告。

  发布会上,大均根据研学基地核算得到的生态产品价值与市场研学运营企业签订合作协议,约定研学基地所在的行政村村集体以提供生态产品的生态资产“入股”,直接参与研学运营利润分配,不断促进村集体经济增收,带动畲汉群众实现共同富裕。

  当天,大均乡发布了“5+1”数字化精品研学首批课程。这批课程以当地特有的生态禀赋、民族特色和文旅资源为基础,以畲画馆、民族书屋、水碓垟亲水平台、泉岱星空无人机研学基地、伏叶数字化农业观光体验园和梅花圩丛林咖啡吧为精品点位,推出以美育、体育、科学实践教育、耕读传统教育和亲子家庭教育心理学为基础内容的研学产品。

  不仅是大均,对景宁其他乡镇来说,这种发展思路具有实际指导意义。“乡镇的资源有限,能想到的转化渠道较窄,GEP核算可以为乡镇的发展提供更加宽广的视角。”景宁县发改局相关负责人说。

  类似的例子不胜枚举。景南乡境内河流纵横、古村林立、远山如黛、风景如画,依托良好的自然生态资源禀赋,该乡大力发展生态产业,形成高山蔬菜、毛竹、农家乐民宿等3个主导产业,年产值近1亿元;大漈乡发挥高山气候优势,大力推进高山冷水茭白产业发展,建成茭白基地5000余亩,“可以生吃的茭白”品牌形象深入人心,亩均产值超8000元,总产值近5000万元;澄照乡围绕打造惠明茶乡,推进茶园有机化改造,全乡茶园面积达2.08万亩,茶业产值达1亿元,人均茶业收入高达1.26万元。景宁县各个乡镇通过不断挖掘生态优势,让绿水青山源源不断地转化为金山银山。

  传递生态价值,做大富民特色产业

  绿水青山有价可依。那么,对景宁来说,要做的,是如何运用GEP进一步蹚出一条发展的路子,这也是景宁走向共同富裕的一道必答题。

  作为山区26县之一,广阔的山地资源涵养出景宁醇美的生态底色,也一度成为景宁跃变发展的最大制约。在景宁,海拔600米以上的土地资源有11万亩,山林面积150多万亩,小农户占比90%以上,且大部分散落在海拔600米以上的高山偏远地区。

  然而,由于昼夜温差大,光照充足,景宁高山生产出的农产品天然绿色,质地优良。2017年初,瞄准这笔巨大的“绿色财富”,景宁全面启动实施“景宁600”富民工程,即把海拔600米以上村庄出产的农产品,打造成“景宁600”区域公共品牌,统一种植技术、统一包装、统一销售。

  自“景宁600”品牌创建以来,景宁成功举办浙江省“景宁600”农商对接大会,先后组织参加中国国际茶博会、上海国际茶文化旅游节等展示展销推介会17场次,“走出去,深度融入长三角市场”开启新篇章,惠明茶旗舰店在上海静安区、金山区落户,“畲五味”中药材等成为富民产业,“红心猕猴桃”“水果沟葡萄”“锦绣黄桃”“英川红心李”“大漈茭白”等农产品成为游客青睐的网红产品。截至目前,全县新建生态基地11.7万亩,打造系列产品7大类112款,加盟签约主体达到58家,开辟了山区高质量绿色发展共同富裕新路径。

  全域有品牌,局部有亮点,村村都有“致富经”。在海拔700多米的沙湾镇叶桥村,“畲森山”高山蔬菜基地与30余个村的1000余户农户签订生产和供货协议,为各类高山农副产品打通线上、线下销路,通过“订单农业”的助农方式,平均农户增收3000余元;东坑镇桃源村紧紧抓住“景宁600”品牌的契机,依托优良生态优势,大力发展生态农业产业。20多户农户通过流转土地的方式种植葡萄、猕猴桃、红心李、桃子和梨等水果,水果基地面积300多亩,打造了远近闻名的“水果沟”,并带动了乡村旅游产业,成为村民增收的“聚宝盆”……一首共同富裕协奏曲激情演绎,在高山乡野之间回响。

  与此同时,为了把生态优势辐射至更广阔的地方,景宁也不断通过“蔬菜基地+收购网点+农产品包装+产品配送”的模式,大力推动“飞柜”“飞网”经济,让景宁的优质农产品“飞”进周边县市的餐桌。据数据显示,截至去年年底,“景宁600”销售额累计23.95亿元,平均溢价率超过30%,成为山区农民脱贫致富的重要抓手。

  下一步,景宁将以“景宁600”品牌为引领,创成“景宁600”省级现代化农业园区,同时要加快农业扩量提质,成为长三角地区品质农产品首选供应地。

  上演“文旅大戏”,生态与文旅相融

  与此同时,良好的自然生态也是一种土壤、一个舞台,在其之上,可以孕育出更丰富的业态。

  昔日荒无人烟的戈壁,如今绿意盎然,摇身变成一座“天空之城”;昔日废弃矿区的山崖,到处杂乱丛生,如今整洁宽敞,改出一处“休闲胜地”,这两年,景宁充分利用生态资源,让文旅与生态紧密相融,产生出全新的经济价值。

  那云度假村·悬崖上的天空之城项目,坐落在景宁畲族自治县鹤溪街道原扫口村老鸦尖西麓包山铁矿区块,耸立在苍翠山林和高耸山崖之间,距县城1.5公里,交通便捷,环境优美。

  这个总投资约15亿元的“庞然大物”,通过对已废弃矿区、矿洞及周边山体进行规划重整,着力在浙西南一流绿水青山之间,差异化打造一个“浮游”在悬崖上的“天空之城”。

  云镜天空泳池、矿洞博物馆、矿洞音乐厅、矿洞儿童城堡……建成后,这里将集观光度假、休闲娱乐、商业会务、文化体验等功能为一体,项目定位为国际高端旅游目的地。

  不仅于此,这两年,景宁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做好生态价值转化工作,上演了一出出“文旅大戏”。

  在大漈乡,看中这里绝佳生态环境的太合集团已与大漈乡展开深度合作,该乡把所有的公有资产拿出来交由太合集团进行市场化运作,太合集团则承诺每月至少有10名签约艺人到大漈进行创作,每个季度创作出来的作品,都要在大漈办一场演唱会展演。此外,太合集团还要与中国电影集团联合,在大漈搞乡村电影周;在东坑镇、大漈乡等几个乡镇的高山台地上,计划融合畲族的传统文化,每年做一次廊桥国际艺术季。

  据景宁文旅局负责人介绍,依托绿水青山,如今全县已创成4A级景区镇10个、A级景区村101个,畲乡景宁这座小县城已化身为“大景区”。

  在广阔的乡村,500多家星级农家乐民宿早已从“吃在农家”的1.0版,升级至“山水与文化相融”的3.0版。县农业农村局副局长刘赵康介绍,2021年,全县农家乐民宿游客接待数约为181.1万人次,营业总收入多达11292.7万元。除此之外,以“国家公园+科普教育+文化创意+体育运动+生态农业”融合发展模式的“百山祖国家公园”正在创建中;惠明禅茶文化产业园等一批旅游大项目在加快建设;东坑镇的白鹤咸菜经济、香榧基地等一批农旅融合项目也在紧密推进。

  既有星星也有月亮,可以想象的是,不久的将来,畲乡景宁的生态大舞台上,游人如织,文化繁盛,好戏不断唱响。

上一条:吴江积极创建食品安全示范城市
下一条:永乐店邀专家解读十八大精神
与我们联系
  • 联系电话:+86-0512-53660867
  • 传  真:+86-0512-53660867
  • 邮  箱:info@investchn.com
Copyright © 2015-2025 InvestCH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投促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