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网上国际投资促进平台 致力于中国投资促进事业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开发区新闻 > 浦东新区 > 文字新闻
“引领区”叠加“新片区” 种好制度型开放“试验田”
发布时间:2022-01-13  来源:浦东时报  发布开发区:上海临港产业区

  2021年,是临港新片区发展的第二个完整年度,也是浦东启动引领区建设的一年。当“引领区”与“新片区”两大战略叠加,更加赋予人们对临港无限的想象力。

  根据新区政府工作报告,临港新片区建设跑出加速度,国务院总体方案明确的工作任务已完成90%,累计新签约项目970余个、总投资超过5000亿元,基本形成了“五自由一便利”的制度型开放体系框架。同时,洋山特殊综合保税区挂牌运行,推动构建“六特”海关监管模式,一批重大功能创新举措先行先试。

  在浦东“两会”期间,临港新片区也成为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们热议的话题,讨论其已经取得的发展成就,畅想其无限可能的未来。

  刘伟代表来自临港集团,是临港集团的党委委员、副总裁。作为一名临港新片区的开发建设者,这次当选浦东新区的人大代表,他深感使命光荣,责任重大。

  虽然他去年才到临港工作,但对于临港这一年的发展感受很深。“临港新片区过去一年发展取得了亮眼的成绩。临港新片区工业总产值预计同比增长70%,生产性服务业预计同比增长35%。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预计同比增长62%。税收收入预计同比增长29%,地区生产总值预计同比增长30%,充分体现了‘引领区’和‘新片区’两大国家战略的叠加和放大效应。”刘伟说。

  2022年是浦东新区引领区建设的关键年,也是临港新片区落实习近平总书记“五个重要”要求三年行动计划的决战决胜之年。刘伟表示,临港集团作为临港新片区开发建设的重要主体,将在“引领区”和“新片区”双重国家战略实施进程中,持续推动新片区功能完善和升级。

  他介绍,2022年,临港集团将持续推动新片区增强开放门户枢纽功能,发挥洋山特殊综合保税区对临港新片区政策制度创新的策源地和支撑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动力源作用,大力发展国际贸易新业态,加快建设离岸贸易创新发展实践区,加快集聚新型国际贸易总部机构;持续推动增强全球资源配置功能,配合推进国际金融资产交易平台和国际油气交易中心落地,建设科技保险创新引领区,促进滴水湖金融湾与陆家嘴金融城的联动发展;持续推动增强科技创新策源功能,积极参与推进浦东南北科创走廊建设,推动临港新片区国际创新协同区与张江科学城的联动发展,形成创新要素各具特色、科创资源联动共享的发展格局;持续推动增强高端产业引领功能,加快推进东方芯港、生命蓝湾、大飞机园、信息飞鱼、动力之都、临港国际氢能谷等一批专业特色园区建设,加快推进新片区“4+2+2”产业体系的落地见效,与张江集成电路设计产业园、人工智能岛、创新药产业基地等特色产业园实现协同发展。

  2021年,洋山港坚持疫情防控和安全生产“两手抓、两手硬、两手赢”,经营业绩再创新高,集装箱吞吐量突破2280.5万标准箱,占上港集团全年集装箱吞吐量4700万标准箱的48.52%,助力上海港集装箱吞吐量连续12年蝉联世界第一。

  周卫强代表是上海盛东国际集装箱码头有限公司党委书记,他说,洋山港的发展离不开浦东新区区委、区政府和临港新片区长期以来的关心和支持。“近几年,浦东新区坚持区域核心功能的差异化、特色化,紧扣‘上海愿景’,深化联动发展,聚焦财税金融、专业人才、住房保障、基础设施等出台了一系列政策举措,为临港新片区的产业发展提供了相当有力的实际支持。”

  周卫强表示,作为港口企业的行业标杆,洋山港将依托国家对新片区的赋能,积极助力上海港、浦东国际机场与长三角港口群、机场群一体化发展,加快同长三角共建辐射全球的航运枢纽。努力探索在洋山港试点实施与国际惯例接轨的船舶登记管理制度、研究在对等原则下允许境外国际班轮公司开展以洋山港为国际中转港的外贸集装箱沿海捎带业务、推进自贸区船舶法定检验对外开放等制度的深化创新,多措并举大力支持浦东新区建设引领区。为吸引更多高新产业落户临港新片区,创造更好的发展环境,提供更好的服务条件。

  对于洋山港未来的发展,他建议:一是加快构建长三角世界级港口群一体化治理体系,推动港政、航政、口岸管理协同。打造以洋山特殊综合保税区-临港新片区为基地的航运改革开放和科技创新高地,建设世界领先的口岸全程运营服务平台,推进跨部门、跨系统、跨区域的数据共享和功能对接,不断吸引航运产业链企业、机构的集聚,带动船舶检验、航运保险、海事仲裁、航材租赁、航运融资等港航物贸产业链的发展,并通过培育拓展保税研发、保税维修、保税检测、绿色再制造、跨境电商等新业态,进一步提升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参与国际竞争的核心能力。

  二是充分整合洋山港区资源优势与临港新片区政策优势,加快南港码头、小洋山北侧综合开发、临港多式联运中心、临港国际集拼中心等一批重点项目的建设落地。推进长三角地区沿江、沿海、海铁联运等多模式合作,完善港航物贸产业业态升级迭代,积极拓展国际中转集拼业务,尽早实现出口拼箱、国际中转拆拼箱、集拼增值服务等多业态同场作业,着力打造洋山深水港国际中转集拼枢纽功能。

  三是用好立法授权,加强高水平改革开放的法治保障。充分用足用好上级人大授权,在发展跨境型、离岸型、数字型等新产业方面寻求更大力度的法律支持,更好推动浦东“大胆试、大胆闯、自主改”,实现更高水平的改革开放。

  “建议对标RCEP(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CPTPP(全面与进步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等高水平国际经济贸易规则,充分发挥洋山特殊综合保税区优势,加快建设离岸与在岸联动的国际贸易中心,深化国际贸易‘单一窗口’建设,实施更高水平的国际贸易自由化便利化政策和制度。”周卫强说。

  新片区自揭牌以来就围绕打造全市高质量发展战略增长极,聚焦前沿产业,着力打造“4+2+2”为重点的世界级、开放型、现代化前沿产业集群。

  航空航天,即是临港新片区重点前沿产业之一。来自科技界别的陈国庆委员,本职是中国航发上海商用航空发动机制造有限责任公司党委书记、副总经理,自然将目光聚焦到了新片区的“蓝天梦”。

  陈国庆提到一组数据,“十三五”期间,浦东新区民用航空产业从不足10亿元规模跃升到2020年突破百亿元大关,同比增长20.5%,“发展潜力与产业附加价值空间十分巨大”。

  与此同时,陈国庆提出,被誉为现代工业“皇冠上的明珠”的航空发动机,存在着短板。“航空产业的重要特征是集群发展,目前我国航空发动机产业链上部分核心零件的制备技术与能力缺失或尚在培育中,未形成一定的产业规模。”

  由此他建议,在浦东筹建国家级商用航空发动机创新中心,聚集全国创新资源,统筹开展发动机基础技术研究和关键技术攻关,加速突破瓶颈制造技术,通过技术成果溢出在浦东地区孵化一批关键核心制造专业化公司,以技术创新驱动商用航空发动机产品的改进改型和系列化发展。

  他还建议,以商发浦东临港产业基地为核心,补齐产业核心能力短板,增强综合配套能力,孵化培育一批高水平商用航空发动机专业化配套企业,打造技术一流、自主可控、有序竞争的综合产业集群;构建以浦东新区为立足点的商用航空发动机社会供应商资源网络,以上海临港商用航空发动机总装交付基地为核心,发挥长三角地区供应商地理位置优越、物流运输周期短等得天独厚的优势,逐步形成商用航空发动机产业集群效应。

  “面对‘后疫情’时代机遇,可支持深化对外技术与产业项目合作,推动短舱研制生产、发动机总装大修等合资项目在临港地区加快落地实施。”陈国庆说。

  也正是看中临港前沿产业的发展前景,第一太平洋科技(集团)有限公司来到了临港。章海东委员是该公司董事长,他介绍,目前公司在临港新片区正在进行“第一太平洋人工智能中心”产业园区的开发,建成后将为人工智能及高科技企业提供6万平方米的产业研发和办公空间。

  同时,成立了第一太平洋企业发展(上海)有限公司,专门为国际和国内高科技企业提供招商专业化服务。配套设立了人工智能产业基金,用资本赋能,助力新片区人工智能产业的可持续健康发展。

  “临港新片区是国家战略承载地,而且高科技产业聚集,我们公司多年来从事高科技企业孵化和加速服务,结合多年的创业经历和社会资源,希望为更多创业者和企业家服务。”章海东说,目前,公司已经为临港引入了32家人工智能及相关企业,其中3家还是独角兽企业。“我们呼吁更多高科技领域的创业者和企业家到临港来。”

  同时,他也建议,临港新片区应该加大对海外人才的引进,尤其是人工智能、生物医药等方面的高层次人才,这也是临港产业发展的需要。

  为了更好地吸引人才和创业者,临港应该进一步简化人才认定手续,以及配套产业扶持政策。“更加简洁明了的人才政策和产业政策,会让人才和创业者能够更快地了解并掌握政策,有助于他们更好地来临港发展。”章海东说。

  他还呼吁,临港新片区应该成立更多的专业性行业协会,给人才和创业者一个组织和联络沟通的平台,让他们在新片区找到“家”。

  上海临港新城投资建设有限公司承担着临港新片区域内市政公用设施、基础设施的投资、融资和建设管理任务、城市功能开发建设,城市供排水、城市文化建设、港口开发、进口食品超市经营、轨道交通、商务咨询、海洋产业、房地产开发等领域。

  该公司董事长陆颖青代表介绍了临港新片区未来城市建设的一些努力方向。

  “我们将建立功能完善的道路系统。”她说,接下来将推进新元南路、X2路、云水路、万水路、江山路、沪城环路等一批主次干路建设,新改建总里程不少于110公里,通过加快骨干道路建设,加强组团间快速联系。

  与此同时,高标准建设顶尖科学家社区、105现代服务业开放区、101社区市政配套道路,加密次支路网,从而强化产业配套。还将重点实施鸿音路、玉宇路、万水路、天高路、沪城环路、川朴路、凯汇路等断头路工程,破除道路节点瓶颈。

  道路建设的同时,临港城投还将推进新片区完善便捷绿色的内部交通网络。一方面,加快推进公交枢纽和场站建设,规划建设10个公共交通枢纽、2个停保场;另一方面,积极完善共享班车等辅助公交服务,发展定班线、接驳线和共享班车等补充公交,进一步方便新片区居民。

  此外,还将推进芦潮港码头改造升级,优化提升港口集疏运体系功能。

  “政府工作报告深刻体现了‘人民城市人民建’理念。”陆颖青说。她建议,打造临港独具特色、高品质15分钟服务圈,健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及专科医院。并探索对引进人才父母的医保结算试点,加大对临港基础教育资源支持,解决人才后顾之忧,提高新片区对人才的吸引力。

  在完善临港内部交通的同时,陆颖青认为,还要完善临港对外交通连接,特别是加强与浦东、虹桥等交通枢纽链接,试行大站车,增加重点企业直达地铁站等公共交通配置,提升交通能级。另外,完善文化软实力设施,提升城市功能,丰富临港“家门口”服务站多样性,因地制宜,满足市民多元化需求。

上一条:两专两勤学比看!龙游宣传文化系统深入推进“六讲六做”大宣讲
下一条:永乐店邀专家解读十八大精神
与我们联系
  • 联系电话:+86-0512-53660867
  • 传  真:+86-0512-53660867
  • 邮  箱:info@investchn.com
Copyright © 2015-2025 InvestCH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投促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