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月的海门,万物冬藏待春来。
此时眺望海门大地,城市在冬日的暖阳中醒来,工业园区随着机械的轰鸣声进入繁忙的一天,朗朗书声如往常般响彻校园,温暖的大棚里早已缀满红艳艳的草莓……万物蛰伏于冬日,又生长于冬日,为来年的春天积蓄磅礴力量。
时序至此,海门又进入了一年一度的“两会时间”。百万海门儿女满怀信心和期待,在这个冬日持续接力,携手将美好蓝图转化为精彩现实。
新开局 新成绩
过去的一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是海门迈上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征程的第一年。如何实现高起点启新程?如何实现高质量开新局?这既是时代之问,亦是现实之考。一年来,海门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总书记对江苏工作重要指示精神,自觉以新思想定向领航,以新理念谋篇布局,聚力“三个高质量”,实施“五大新工程”,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十四五”发展和现代化建设实现良好开局。
这一年,海门坚持稳中求进,全区经济稳健向好,预计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600亿元,增长9.5%;完成一般公共预算收入79亿元,增长7.5%,经济运行月度评估持续位列南通第一。一组组跳动的数字、一个个刷新的排名,是海门全力争先创优,创造高质量发展持续走在前列的奋斗历程。
这一年,全区新签约超10亿元重大项目60个,其中百亿级项目4个。全年新开工超10亿元重大工业项目21个,转化达产项目17个。18个项目列入省市重大项目。重大项目年度考核位列南通第一,取得历史最好成绩。疫情之下,海门的招商引资、项目建设依然按下了快进键。
这一年,北沿江高铁海门段工可获批;海太过江通道廊道控制和前期配套工程启动实施,图书馆、大剧院建成运营,沿江沿海生态景观示范段建设成效南通领先,整治老旧小区(片区)7个。综合交通加速构建、城乡品质持续提高的背后,是海门加快推动塑造美丽宜居品质城乡的新格局。
这一年,50项民生实事项目全面完成,民生投入占公共财政支出比重达82.3%,14项民生保障标准与南通主城区一次性接轨……海门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交出了充满温情的民生答卷。
新使命 新担当
成绩来之不易,艰辛历历在目。这些成绩的取得不是终点,而是再出发的起点和基石。
我们也清醒地看到经济社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短板:在经济发展上,实体经济发育不足,经济总量、项目体量、企业质量、科技含量以及园区贡献、亩均产出与苏南发达地区还有较大差距;在城乡融合上,城镇化率滞后于省市平均水平,城乡一体的体制机制有待进一步完善;在民生保障上,教育、医疗、养老、文化等公共服务优质供给不够均衡。要解决这些问题与短板,就必须从大处着眼,从小处着手。看到问题,是代表委员们的能力,也是群众的期待;解决问题,是代表委员们的担当,也是检验成效的标尺。
与往年相同——承载着人民的重托,来自各行各业的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将认真履行宪法和法律赋予的神圣职责,共商加快海门高质量可持续发展大计,为开启海门新的逐梦之旅贡献智慧和力量。
与往年又不同——这次“两会”,正值党的二十大召开的喜庆之年,也是全面落实省市区党代会精神的关键之年。南通市第十三次党代会提出“支持海门打造现代化建设示范区”,区委十五届二次全会锚定了海门新的前行方向:聚焦高质量,打造增长极,向着社会主义现代化示范区宏伟目标阔步迈进!代表委员肩上的担子比以往来得更重。
“全力打造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示范区”的奋斗目标,源自于我们党对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战略安排,源自于习近平总书记赋予江苏的光荣使命,源自于省市委的信任厚爱和百万人民的拳拳期盼,也源自于海门坚实的发展基础。
如何将描绘的美好蓝图转化为精彩现实?
新使命呼唤着新担当。
新征程 新梦想
昂首阔步,“‘强富美高’新海门”已被赋予更新的内涵。
未来五年,是海门开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征程的关键时期,也是海门蓄势腾飞、增创优势的战略机遇期、红利收获期和重要窗口期。
如何聚焦实业振兴,持续奏响高质量发展强音,打造创新奔涌的产业转型示范区?
如何坚持深度对接,持续优化高层次合作路径,打造立体多元的跨江融合示范区?
如何构建一体格局,持续拓展高标准建设空间,打造协同联动的城乡融合示范区?
如何站稳人民立场,持续彰显高品质供给优势,打造近悦远来的共同富裕示范区?
如何统筹发展和安全,持续擦亮高效能治理品牌,打造智慧韧性的区域治理示范区?
来自“两会”的“海门答案”,令人期待!
我们相信,接下来几天,代表委员们将齐心协力,传递更多基层声音和百姓热盼,在审议讨论中激发智慧火花,在观点碰撞中凝聚奋进力量,为海门绘就一幅符合中央要求、体现海门特色、满足群众期盼的现代化建设新画卷赋能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