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随着产业结构的调整和转型升级,企业“用工荒”与劳动者“就业难”伴生性就业结构性矛盾日益凸显。为确保企业用工需求及劳动者就业稳定,海盐县通过“筑巢引凤”破解企业“用工荒”,高效满足企业用工需求,力破就业结构性难题,打开劳动者市场供需两旺局面。2018年全县累计举办专场招聘会37场,提供就业岗位13976个,达成就业意向6097人,新增城镇就业8562人,帮扶就业困难人员1509人。
巧借“飞地” 扶贫协作共发展
借东西扶贫协作东风,海盐县积极推进海盐—屏山两地劳务输出与劳动力转移就业。海盐县人社局不断强化用工信息对接,广泛收集和整理企业用工需求,向我县重点企业和重大项目有针对性地开展无学历、无技术劳动力需求调查,并全面收集屏山籍未就业贫困劳动力的就业意向,实现企业需求与就业意向的一对一精准匹配。
在海盐人事人才网开辟“东西扶贫”专栏,将我县企业针对屏山籍人员需求岗位信息及有意来盐就业的屏山籍人员信息在专栏中实现共享,较好推动解决了企业招聘信息传不到求职需求末端的“最后一公里”问题。
县人社局搭建劳务输出交流平台,举办海盐—屏山贫困家庭劳动力“订单式”培训暨劳务输转专场招聘会,41名屏山籍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劳动力与我县8家骨干企业现场签订“订单式培训就业意向协议”,通过跨区域劳务协作,拓宽我县企业招工渠道,有效缓解了本地企业的用工压力。
外引内留 双向扩源聚人气
海盐立足县域企业实际用工需求,积极帮助建立预防企业“用工荒”长效机制,坚持实施本土企业“走出去”赴外招贤纳才、家乡人才“留下来”充实一线用工的战略。启动“助企聚才 转型发展”8条赴外引才专线,赴四川、河南、兰州等多个省市采用校园—市场模式,共有38家(次)本土企业参加,达成初步就业意向136人。
同时,海盐大力实施海盐籍学子回流计划,建立海盐籍高校毕业生信息库,以数字化平台实现本土企业与本籍毕业生之间的精准对接,大大降低两者在用工求职之间的信息不对称成本,目前该县已有9191名海盐籍高校毕业生被数据库网罗在内。紧抓“毕业季”节点,开展针对海盐籍高校毕业生群体的一系列招聘活动,吸引更多海盐籍高校毕业生回盐工作,今年的“毕业季 新起点”夏季大型招聘会上,海盐籍毕业生占达成初步就业意向人数的80.1%,为海盐企业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人才支撑。
人才定制 校企合作促三赢
海盐加大校企合作力度,通过一系列学校与企业的深度对接活动,达成人才培养与企业需求无缝对接,实现招生即招工、入校即入企。组织该县10家企业分赴杭州、湖州参加浙江省技能人才校企合作洽谈会,海盐企业与学校探索并尝试开展“校企信息共享”“建立实践基地”“订单式人才培养”“企业员工培训”等多种校企合作模式,最终与长江大学工程技术学院、江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山东省郯城县职教中心学校等16所院校初步达成了合作意向。
海盐鼓励开展“工学交替”式校企合作模式,该县浙江创能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等7家企业先后与成都理工大学“机械工程卓越工程师创新实验班”的高校学生达成实习协议,高校学生带研究课题深入企业生产一线开展实习,形成院校创新办学、学生快捷就业和企业获取人才的三赢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