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日,车出县城,约十几分钟就到了位于石头镇境内的黄牛山脚下。
绕过一弯又一弯山路,记者走近黄牛山香榧种植基地,放眼望去,连片的香榧林满目青翠,郁郁葱葱。
看着香榧树梢上悬挂着一朵朵密密麻麻、小如米粒的花苞,基地主人徐玉宏兴奋不已:“我们就等着果实挂满枝头了。明年又将是个丰收年。”
徐玉宏介绍说,从前这里的山坡上还只是一片残次林,一半以上的山地都荒废了。通过将闲置土地资源进行整合流转,如今,“撂荒地”变成了“生钱地”。
徐玉宏是庐江土生土长的农民,几年前带着在外地建筑行业摸爬滚打多年积累的800多万元资金返回家乡,在黄牛山流转了荒山荒地种植香榧。
徐玉宏告诉记者,截止目前,他种下了香榧130亩近8000棵,已陆续进入生长成熟期,实现年产值近300万元。
“我们最大的香榧树能产20斤青籽,如果按照每斤25元计算的话,光这棵树就能收入500元。”徐玉宏喜上眉梢,“一棵香榧简直就是一台提款机。”
据了解,香榧又称香榧子,属红豆杉科,为国家二级保护植物,是我国特有的珍稀干果和珍贵经济作物。
“香榧全身都是宝,是集果用、油用、药用、材用、绿化、观赏为一体的多用途树种。”徐玉宏打开了话匣子。
“我刚开始种香榧,当地人都不知这是什么。”向记者讲起当年他种植香榧的经历,徐玉宏神情颇为得意。
徐玉宏种植香榧,还是2012年的事儿。
一个偶然的机会,徐玉宏去浙江诸暨朋友家做客,看到他家的香榧树每年能带来四五十万元的收入,便动了心思,萌发了回乡创业的念头。
“黄牛山生态好,流转土地相对方便,而且土壤、气候比较适合香榧种植。”通过考察对比,徐玉宏把香榧种植基地选在石头镇的黄牛山。
“香榧生长成熟期为三年:第一年开花,第二年结果,第三年成熟。” 徐玉宏说,进入盛果期后,香榧的产量便会逐年提高,亩产量可达1000公斤,亩产值在5万元左右。
“而且香榧生命力极强,一株香榧苗栽种成功后,产果期通常有五六百年呢。” 徐玉宏笑着说道,香榧种植投入少,回报多,经济效益高,
如今,徐玉宏的香榧种植基地已经有10多个品种的香榧,“果品”越结越香甜,且产销两旺,家里的收入也越来越高。
“目前市场上香榧的需求量呈上升趋势,市场空间巨大。”随着越来越多的香榧树进入丰产期,徐玉宏对自己山上的这个“绿色银行”信心满满。
栽下“摇钱树”,结出“开心果”。
香榧树不光让徐玉宏开心,当地村民也乐开了怀。记者遇到了正在黄牛山香榧种植基地除草的石头镇黄蜀山村张洼组的汪才宽。
“这些天我们早上五点多钟就来到这里,趁着天气好多干些活儿。”汪才宽边忙碌边乐呵呵地说,他每个月能领上千元工资,“如今当起了‘农业工人’呢。”
石头镇黄蜀山村杨碾组的李其长接过话茬:“没想到,我将家里的荒坡流转给老徐,每年可以收取4000多元地租,这日子越过越红火哈。”
面对记者,石头镇芮岗社区叶圩组叶宗良更是乐得合不拢嘴,打把自家10亩地在基地入股后,一年下来就多了1000元的分红款。难怪他一副美滋滋的样子。
“原来一文不值的荒山现在变绿、值钱了。”提起眼下的生活,叶宗良兴奋不已。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徐玉宏的香榧种植基地建成后,在走出了一条生态致富路的同时,也带动了当地村民脱贫奔小康,达到了林业增效、林农增收。
黄牛山香榧种植基地只是我县特色林果产业成为农民脱贫致富“靠山”的一个缩影。
县林园局总工程师杨波对记者说,当前要依托香榧生态功能,不断延伸产业链条,大力发展森林休闲旅游,引导农民走上靠山吃山、护山养山的生态致富之路。
杨波表示,我县将进一步变山区劣势为优势,把特色林果种植与山区群众脱贫致富、绿化荒山、低产次生林改造结合起来,“使香榧产业在乡村振兴战略中引领现代林业在高效多能中实现永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