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日,江苏省科技厅公示了2021年度江苏省科学技术奖综合评审结果。苏州高新区共获得一等奖4项、二等奖3项、三等奖1项,苏州长光华芯光电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苏州纽迈分析仪器股份有限公司、苏州电加工机床研究所有限公司、中核苏阀科技实业股份有限公司、苏州科技大学、苏州科技城医院等单位榜上有名。
江苏省科学技术奖是江苏省委、省政府为了实施创新驱动战略,推进科技创新工程,加快建设创新型省份,鼓励支持聚焦重大产业科技创新需求,围绕我省自主可控的现代产业体系建设,对于在技术发明、技术开发、社会公益、重大工程中取得关键技术或系统集成上的重要创新、已实施应用两年以上、为江苏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做出重要贡献的基础和应用类科技项目进行的奖励。本年度共评出省科学技术奖拟授奖项目266项,其中一等奖45项、二等奖77项、三等奖144项。
苏州高新区4项一等奖分别是:高亮度长寿命高功率半导体激光芯片关键技术及产业化;醋纤生产过程污染物深度治理与资源化利用关键技术开发与应用;长大桥梁/强台风效应感知、预测与协同控制关键技术及应用;低场核磁共振技术在食品快速检测中的创新应用及系统开发。3项二等奖分别是:自噬/溶酶体通路在心脑缺血性损伤中的同质化作用及其药物干预;高氮难降解有机废水资源化关键技术与应用;航空航天关键部件先进电火花加工制造技术与装备。
“高亮度长寿命高功率半导体激光芯片关键技术及产业化”项目获得本次省科学技术奖一等奖立项,由苏州长光华芯光电技术股份有限公司牵头申报。
高能激光是我国重点战略发展领域,而高功率半导体激光芯片是当代高能激光器中最核心的母光源,在激光先进制造和国家战略高技术(激光)领域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欧美国家在相关产品及技术上常年对我国实施技术封锁,严重制约了我国高能激光领域的发展,是典型的“卡脖子”问题。
长光华芯在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省成果转化等项目的支持下,围绕高功率半导体激光芯片的最核心指标,功率、亮度、寿命及效率,在最关键的三大技术领域(腔面解理及钝化处理、芯片结构设计及制备工艺、外延结构设计及材料生长)进行了10年的技术攻关和创新,取得了重大突破。建成了国内唯一的6寸激光芯片晶圆垂直整合生产线(全球仅有2条),并在芯片设计、关键设备、工艺技术和原材料方面实现了自主可控,芯片月产规模超过150万支,国内市场占有率达50%,三年销售年均复合增长率超70%,两年内直接产品销售3.69亿元,向欧美国家出口约1000万元。
“航空航天关键部件先进电火花加工制造技术与装备”项目获得本次省科学技术奖二等奖立项,由苏州电加工机床研究所有限公司牵头申报。
电火花加工机床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领域,高端产品长期被国外所垄断,严重制约了我国航空、航天产业的发展。
电加工机床研究所在国家科技重大专项等支持下,突破了微精加工电源技术、专用数控系统、微细结构加工工艺及高端电火花加工装备等关键技术瓶颈,项目主要技术指标达到或优于国外同类产品,成果已在中航动力、贵阳航发、沈飞集团等航空天企业,以及机械制造、汽车、化纤纺织等领域成功应用。近两年,该公司新增销售收入13.5亿元。
“华龙一号(ACP1000)核电站关键阀门研发与产业化”项目获得本次省科学技术奖三等奖立项,由中核苏阀科技实业股份有限公司牵头申报。
“华龙一号”是中核集团在我国30余年核电科研、设计、制造、建设和运行经验的基础上,充分借鉴国际三代核电技术先进理念,采用国际最高安全标准研发设计的三代核电机型。其关键阀门研制共包含安全壳延伸功能地坑阀、主给水隔离阀、稳压器快速卸压闸阀、主蒸汽隔离阀、核二级直流电动平行座闸阀、核一级快速启闭隔离阀、核二级气动闸阀和核三级气动闸阀等一系列样机。
该部分核电站用关键阀门之前长期依赖进口,项目样机的研制成功填补了国内空白,主要技术参数和性能指标达到了国际同类产品的先进水平,打破了国外在该核电站关键阀门设备上的技术垄断、提高核电站关键设备的国产化率。
省科技奖评审,是检验科技发展含金量的“试金石”。苏州高新区取得的丰硕成果,充分体现了多年来坚持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取得了务实成效,体现了市场化导向下的企业科研创新取得的突出成效,对全区产业转型升级起到了重要的鼓励和引导作用。
数据显示,2017-2020年,苏州高新区共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2项,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1项;获得江苏省科学技术奖11项,其中一等奖3项,二等奖3项,三等奖5项。相关获奖项目均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已广泛推广应用并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带动了地方产业整体升级和向高端攀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