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9年,金华首开省内先河,举办工业科技合作洽谈会(以下简称“工科会”),至今已成功举办16届。一路走来,16届工科会铺就了一座城市的实业创新之路。
目前,金华工科会已成为省内举办次数最多的科技合作会议,成效显着:市政府先后与全国66家高校院所建立全面科技合作关系,26家高校院所在金设立技术转移中心,全市1400余家企业与高校院所长期开展紧密型合作,累计签订实施校企科技合作项目2200余项,协议合作金额52.92亿元。工科会已成为金华的“金字”招牌。
“每年这个时候,金华都会迎来一批来自全国各地高校院所的专家教授,跟在他们后头的则是数以百计的本地企业。”作为历届工科会的亲历者,市科技局党组成员、办公室主任郎荣旗说:“‘工科会’是金华科技创新的强力驱动器。”
开创校企合作国内先河
1999年11月25—26日,金华举行第一届工科会。那时的“工科会”全称还是“金华·中科院工业科技合作洽谈会”。到2004年第五届时,改名为“中国·金华工业科技合作洽谈会”。
“会议名称的变化折射出工科会的产学研合作范围在不断拓展。”郎荣旗回忆,当年,金华大部分企业只顾埋头干事,对于高校院所“走不进去也不熟悉”,校企对接意识不强、氛围不浓。为更好地助力本土企业创新发展,金华市委市政府先行先试,主动“走出去”与国内高校院所对接,将专家学者“请进来”,为我市企业“把脉问诊”,首届工科会由此应运而生。
第一届大会紧紧抓住科技合作项目这一重点,吸引了清华大学、北京大学、浙江大学、南京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同济大学、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四川抗菌素所等83家高校和中科院系统23个院所、国防科工委系统10个院所的184位专家、学者参会。
郎荣旗说:“这些高校带来的许多科技成果都是当时国内一流的,有些达到国际水平,发布的科技信息质量很高,使我们的参会企业领略了科技前沿的最新信息,拓展了思路。”
相对应的,大会专门设立名特优新产品展示展销馆。全市共264家企业,700多种产品参展,充分反映了金华市的工业产品水平。“这不仅扩大了金华产品的影响,提高了知名度,也使参展的高校和科研单位更了解金华的工业发展状况。”
在这次大会上,中科院首次与地市级政府签订合作协议。这一成果使得金华与大专院校以及科研单位,从过去单个企业的单项性、短期性、局限性、零散性的合作转向整体性、长期性、战略性的更紧密合作,对我市推进区域经济发展和科技进步,促进企业技术创新,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和产品升级优化,提高企业整体素质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首届工科会历时两天时间,全市共有5200多家企业参加科技咨询、洽谈活动,加上大会期间主动参会(包括衢州、嘉兴等地企业技术人员慕名赶来参会)人员,这次工科会现场观摩人次达2万多。我市企业与科研院所签订187项技术合作或成果转让合同,243项科技合作意向。还有301家企业与科研院所签订建立长期技术合作关系,解决技术难题44个。
“这可比企业签订单项性的技术成果转让或合作具有更深远意义,为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站稳脚跟、赢得可持续发展机遇和企业良性发展带来不可估量的作用。”郎荣旗介绍,首届工科会总成交额达4287万元。
工科会造就新增长点
正因如此,工科会受到越来越多企业的青睐,一大批金华工业企业通过参加工科会走上内生增长道路。
2017年,在市区纳税超千万元的65家工业制造企业中,有46家企业参加过工科会并签下科技合作项目,其中6家为首届工科会签约企业,占市区15家同届参会企业的40%。今飞控股集团有限公司累计签订合作项目11项,总金额5700万元;浙江金华康恩贝生物制药有限公司累计签约20项,总金额4400万元;花园工贸集团有限公司累计签约24项;四川抗菌素工业研究所与我市尖峰药业、康恩贝制药等6家公司先后签约14个项目,成果转化效果显着。为了进一步提升合作成效,打造我市医药技术研发供给平台,四川抗菌素工业研究所金华分所已签约,目前正在紧张筹建中,预计年内挂牌运行。
随着工科会的影响力越来越大,企业主动参与意识明显增强。2005年第六届工科会吸引了金华及所属各县(市、区)1360多家企业的老总和科技人员,其中不少人都是历年参会。
“很多企业已不满足于在会场上蜻蜓点水式地‘转转、看看、谈谈’,更期望与专家深入接触。”郎荣旗说,当年金华市金顺工具有限公司总经理周肃虎直接找到华中科技大学专家,就“电动工具、电喷枪的减降噪音技术”“喷涂机上的慢起动阻尼技术”进行洽谈,并初步达成合作意向。更多企业家会前就与对口专家联系,使专家一下飞机就能进点考察洽谈。浙江迪耳药业有限公司借工科会之机,把专家、教授请到公司洽谈合作项目。“抢专家”在第六届工科会上开始形成风气,以至于许多院校所的展位只有一人留守,其余的都下了企业。
与此形成连锁效应的是,工科会上引进的科技创新成果实现产业化后,成为金华工业经济发展的新增长点。
浙江开尔实业有限公司与浙江大学合作的“静电喷涂法工程搪瓷板制造关键技术及产业化”项目,创新了相关生产工艺,建成国内第一条静电喷涂生产线,形成具有完整知识产权的工程搪瓷生产技术;浙江花园生物高科股份有限公司与中科院理化所合作开发的“维生素D3”系列产品,一举打破国际三大公司垄断市场的局面,荣获2007年度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现公司正致力于打造完整的维生素D3上下游产业链。目前,花园集团正与金华开发区联姻共建百亿生物医药科技园项目。第9届工科会上,万里扬与中国人民解放军装甲兵工程学院签约合作开发第三代工程车变速器产品。产品研发成功后, 2013—2017年间,项目产品累计节约外汇约2.6亿美元。这个项目荣获浙江省技术发明奖,产品荣获浙江省首台套产品称号。浙江金华康恩贝生物制药有限公司与中科院成都有机化学有限公司自工科会举办伊始就建立紧密的合作关系, 其中双方合作开发的高质量阿洛西林及其钠盐的产业化项目取得了较好的成效;阿洛西林钠制备方法获得2011年中国专利奖优秀奖,研究成果还获得2013年浙江省科学技术奖二等奖。目前,以专利技术生产的产品销售占国内市场份额在40%以上,2001年至2017年产品的累计新增销售收入23.62亿元,新增税金4.72亿元。该项目还被评为浙江省网上技术市场15周年“十大优秀科技成果”……
如今,金华工科会成为闻名全国的科企合作品牌盛会,开始向综合性、多元化方向发展。“工科会的举办不仅为金华引进了大量的技术、项目、资金、人才,还在金华形成了特有的‘工科会现象’,逐步确立起 ‘大科技’概念,以科技创新为龙头推动我市经济发展,产生了更为广泛深远的影响。”郎荣旗说,尤其在2002年第三届工科会上,金华市与中科院再次合作,共同建立中科院金华科技园,这是全国地市级中首家。
创新引领工科会发展
自第14届工科会开始,“创新创业”成为大会的关键词。
“前几年,科技发展开始呈现出‘科学技术化、技术科学化’的趋势,院校与企业的合作更为紧密,对接形式也趋于多样化。”郎荣旗说,自2010年第11届工科会开始,受场地限制等条件影响,传统的展板展示就不再使用,转而以技术专场对接代替,让校企直接面对面精准对接,大大提高了双方签约的成功率。
近年来,我市一直高度重视科技创新,把创新驱动战略摆在经济社会发展的核心位置来抓,市第七次党代会作出了建设金义科创廊道的战略部署,进一步集聚创新资源,激发创新活力,补足创新短板,提升我市区域科技创新的能力水平。
以“聚智汇力,创新创业”为主题的第16届工科会,正是金华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务实举措,推动企业和院校所联姻,深化产学研合作,推进科技成果转化产业化,加速转换发展动能,为现代化都市区建设提供有力的科技支撑。
正是在这届工科会上,浙江宝聚通信息科技有限公司主动参加创启未来大赛,其公司开发的“两车”防控系统,被当场签订意向落地协议。项目落地后,公司在不断研发更新产品的同时,也获得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和金华市级高新技术企业资质,成功申报市级研发中心,获得浙江省高成长科技型中小企业荣誉。2017年在全国48座城市进行布点,总投资额达3263万元,年产值1860万元,2018年截止到9月份,全国新增41座城市,总投资额3258万元,年产值2650万元。
“作为成功引领工业科技洽谈模式的金华,从世纪之交就能准确把握方向,坚持把工业发展和科技创新紧密结合起来,这在国内并不多见。”在郎荣旗看来,金华工科会牢牢把握了科学发展的方向,为地方经济振兴注入了源头活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