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路桥人才创业创新“报表”成绩亮眼:短短10个月,引进35个高层次人才项目,17个注册落地、11个运行投产。其中,国家领军人才和项目落地、转化数量,已超往年总和,这得益于高层次人才创业全过程精准扶持机制。
高层次人才创业过程中普遍遇到资金、用地、技术转化、市场开拓等难题,2019年起,路桥探索高层次人才全生命周期精准扶持机制,给予全程创业帮扶。
“从科学家到企业家,高层次人才创业,身份转变是个挑战。我们完善政策链、建强人才链、强化资金链、优化服务链,精准破解水土不服的问题,让高层次人才引得进、留得住、长得强,为推动‘路桥制造’迈向‘路桥智造’积蓄蓬勃力量。”路桥区委常委、组织部部长范卫东说。
栽下“梧桐树” 人才引得进
浙江睿曦绿业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由江苏大学教授杨建红领衔,主攻无碳绿色铝电解技术。一次在外对接项目的机会,路桥区人社局了解到其面临的难题:杨教授打算将项目落户省外,但考虑到当地配套设施不完善,计划搁置。
路桥区相关领导带队多次抛出“橄榄枝”,成功引进这一高层次人才创业项目。为保障项目顺利落地,路桥落实专线咨询、专网联络、专窗办理、专员服务等“七专”服务,全程盯引跟进,人才服务专员提供“一站式”服务。
“多亏街道和区里援手,首批产品两个月后就能面世。”杨建红说,公司落地路桥后,眼看生产线即将运行,却被能耗问题“卡”住。在园区、街道和相关部门协调下,不仅能耗指标有了,连生产工艺也得到优化。
招引人才“金凤凰”的梧桐树在路桥蓬勃生长。该区积极探索在“浙里办”应用中设置“路桥人才码”接口,为高层次人才创业企业“保驾护航”。两年多来,路桥已吸引高层次人才项目43个,其中海内外院士领衔项目10个。目前,26家高层次人才创业企业年产值突破5亿元,创业成功率达85%以上,成为高质量发展的突破点。
做好“服务链” 项目留得住
浙江能伟科技有限公司专为国际国内知名卫浴企业生产水龙头精雕机等智能装备。企业负责人童哲铭是领军创业人才,在他带领下,企业迅猛发展,原有厂房已不能满足生产需求。路桥区根据精准供地政策,有效保障该人才创业企业10亩土地,近期开工建设。
“路桥对人才的服务真的太细致太及时了!”童哲铭信心满满,他说,下一步“能伟”会启动上市计划,就冲着路桥的活力和人才制度的保障,他相信在这里能干出一番事业。
精准创业扶持,首先瞄准创业初期难题。针对资金、土地两大“瓶颈”,路桥推出扶持资金“预支付”、项目用地“预匹配”机制,最快速度满足引进人才需求。项目一落地,当地先拨付10%快速启动资金,再按实际投入1:1兑付,高层次人才最高可获2000万元创业资金。同时制定精准供地政策,要素资源优先、优惠保障人才项目落地。
产业平台,是高层次人才项目集聚和孵化的重要基地。路桥全力推进高层次人才创业园建设,打通科研成果从实验室到市场的“最后一公里”。当地已实现10个镇街“一镇一平台”全覆盖。仅新桥镇“500精英计划”创新创业园,就有10余名高层次人才入驻。
今年以来,路桥区已为23家人才企业累计发放贷款2.37亿元,一次性为7个领军人才项目拨付快速启动资金1400万元。通过系统性做好做强“服务链”,路桥正形成引才聚智新势能,为优质项目提供交流共享、合作共赢的良好平台。
涵养“生态圈” 企业长得强
今年5月,路桥区政府与浙江十沣科技有限公司(陈十一院士团队)签订合作协议,双方共建国际高端工业软件中心和国际科学家创业基地。
陈十一是中国科学院院士、南方科技大学原校长。目前,该团队已入驻环飞龙湖科创生态圈首聚地办公。团队以自主高端工业软件、数字孪生系统与人工智能系统产业化及其技术服务为核心,围绕高端装备研发需求,预计5年内集聚高级科研人才130人。
“引才”硬条件和“留才”软环境同步提升,路桥区大力推进高层次人才创业圈建设,启动环飞龙湖科创生态圈先导项目,争取国际高端工业软件中心年底开工、两年建成,成为集聚全球创新资源要素的“强磁场”。
为帮助高层次人才开拓市场,路桥借助政府采购云系统、线上线下展会等,主动搭建宣传推介、信息对接平台,帮助企业拓展市场。该区还深化人才创业创新“一件事”改革、开展“一企一策”专班服务等,全方位解决融资贷款、医疗保障、子女就学等创业后顾之忧,营造良好的营商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