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来,我市以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聚焦产能产业,聚力绿色发展,狠抓“质量兴农、绿色兴农、品牌强农”,农业经济巩固延续良好发展态势,坚定迈出高质量发展步伐。
一是主导产业提档升级加速。对接中国农科院、南京农业大学,调研形成“4+1”产业提档升级方案,明确特优高效种植、特种绿色水产和特色生态休闲“三特”农业产业“升级版”方向。标准化“淮安大米”种植,优质食味稻面积130万亩,较去年增加10%,“盱眙龙虾米”成为米中新宠。依托园艺绿色高效示范、园艺作物标准园建设,继续开展设施农业提升行动,获批“2018年省级园艺作物标准园建设单位”6个,新增高效设施园艺面积4.9万亩,占比19.39%。改造标准化池塘1.82万亩,新增高效设施渔业2.1万亩,占比24.93%。规模畜禽“全产业链”显威力,300家猪场建成粪便外置发酵床,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75%,生态健康养殖引领畜牧业转型提质。
二是新型业态主体培植壮大。农产品加工呈现多元化,饲料粮食加工进一步扩容做强,生猪产加销大龙头接连落地,食用菌、中药材、水产品加工,淀粉和蛋白质提取等龙头带动逐步兴起,效益喜人。农业旅游融合、农业康养结合、农业科普体验一体化进程加快,金鸡岮、天泉湖、兰花科技园、绿博园、市渔业科技园等日益成为人们休闲观光的好去处。推进淮安市126智慧农业大数据中心建设,实施信息进村入户推进示范,新建设益农信息社1161个,农业电子商务实现销售额28亿元。调研农业龙头企业运营状况,利用产业化项目资金扶持农产品加工、外向型农业龙头企业壮大体量规模,两家企业入围全省农产品加工业“20强”,创成省级出口农产品示范基地1个、总数6个。抢抓时令节气,累计培育新型职业农民2.4万人,新增培育度4.45%,超全年序时进度。
三是绿色生态发展持续深入。为美丽乡村增绿,新增成片林栽植3.93万亩、四旁植树474.3万株,编制《淮安市湿地保护规划》。为美丽乡村控污,深化“263”行动畜禽污染治理,前三季度通过污染治理检查认定规模农场1042家,新建规模畜禽养殖沼气工程6处,全市规模化养殖场治理率为71%。做好化肥农药减量增效,在小麦、蔬菜上推广测土配方施肥面积423万亩次,推广配方肥料4.57万吨,化肥施用量较去年减少4.29万吨。建设省级绿色防控示范区19个,筛选129种绿色防控产品,生物、物理防控措施覆盖率30%以上,有效推动农药零增长和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应用。为美丽乡村食品安全保驾护航,组织开展农产品例行风险监测,今年来累计抽检蔬菜、畜禽和水产品样品1282个,合格率98%以上。加大农产品质量安全“七大专项”整治力度,共出动执法人员30889人次、检查农业生产经营企业9334家、查出问题87起,立案查处19起,从严从紧抓好“舌尖上的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