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3日清晨,几辆装满如皋特色农产品的车辆从中皋农产品供应链有限公司发出,向着南京、上海、北京等方向驶去。
近年来,像这样装满特色农产品的车辆,每天会从我市发出几百辆,去往全国各地的超市或农贸市场。这些特色农产品的畅销也促进了我市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带动了老百姓创新就业、增收致富。
“订单种植”让农民种地有盼头
如皋香堂芋迎来了丰收季。这段时间,搬经镇丰瑞家庭农场的负责人冒井华几乎每天都要带着工人到芋头田里采挖香堂芋。
2016年,如皋香堂芋获评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一张国字头名片,把如皋香堂芋推向全国市场。冒井华敏锐地捕捉到了这一商机,果断投资,拿出138亩地种上了如皋香堂芋。
“芋头的每亩产量在650公斤左右,每亩地的纯利润近3000元。”冒井华算了一笔账,138亩香堂芋的纯利润,40多万元,着实不算低。小小的芋头成为了一个实打实的产业,带领如皋老百姓走上增收致富的道路。
好产品更容易有好销路。近些年,我市连续在上海办了好几场农产品推介会,口感香甜软糯的如皋香堂芋一下火出了圈儿,红遍上海滩。如今,如皋香堂芋全市种植面积在12000亩左右,总产量8万吨左右。基本上都是订单化生产,这边芋头苗才种下,那头销路早就安排得明明白白。“我们和上海清美集团合作的,我们种的芋头不愁卖,他们帮我们全部卖完。”冒井华说,他们明年的订单也已经谈妥了,还准备再扩种300亩地。
“特色种植”让农民种地有劲头
如果说,香堂芋的火出圈儿是农业产业化道路上一场厚积薄发的角力,那下原蘘荷,则是一场剑走偏锋的较量。蘘荷是多年生的草本植物,喜阴、喜潮、喜凉,不耐高温与强光,适宜种在屋檐下、小河边、小树林等处。
“我家年年种,一开始种在墙角,后来种在树下面。”下原镇白李社区居民邹银涛家的种植面积不大,只有两三分地,除了自家吃,他还拿到市场上去卖,每年能带来近2000元的收入。在白李社区,像邹银涛这样种植蘘荷售卖的居民还有很多,靠着这几分地的蘘荷,每家每户都能有几百到几千元不等的收入。
2020年,小小的蘘荷也摘下国家地理标志产品的“金名片”,这让下原蘘荷被更多人知晓。下原镇白李社区党总支书记王亚峰动起了发展蘘荷产业的心思,可是蘘荷不耐高温强光,想要复制香堂芋连亩成片规模种植的模式,不太可能。在农业专家的指导帮助下,下原镇试点实行“经纪人+基地+农户”的经营模式。利用闲置土地,见缝插针种植,少的两三分,多的两三亩,一点点把产量做了上来。散户种,基地收,经纪人卖,形成了产业一条龙的发展模式。
新模式带来新成效。如今,下原镇白李社区的蘘荷在市场上供不应求,一点一点向周边的村(社区)进行扩张,一条新兴的特色农产品产业链呼之欲出。
“科技加持”让农民种地有甜头
作为国家地理标志产品的后起之秀,香堂芋、蘘荷纷纷火出了圈儿,而“老大哥”黑塌菜自然也不甘落后。作为原本只出现在冬季餐桌上的如皋美食,想要实现常态化、规模化、链条化生产,就必须打破季节的束缚。“经过我们的速冻保鲜技术,我们能实现每年12个月都有供应。”中皋农产品供应链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王加生介绍,摆放在冷库的黑塌菜虽然不再是刚采摘时脆嫩的手感,但色泽、鲜度都被最大程度地保留了下来。
打破季节束缚的黑塌菜,一下子就进入了更广阔的天地施展拳脚。2020年5月29日,中皋农产品科技发展有限公司与中国极地研究中心签订合作协议,为奔赴南北极的远洋科考队员长期提供冷冻黑塌菜。“2020年,我们给中国极地研究中心送了两批黑塌菜,今年元旦,他们专门给我们发来贺电,感谢我们公司为他们极地科考人员送去黑塌菜,支持科研工作。”王加生指着橱窗里的感谢信,自豪地说。
目前,我市黑塌菜种植规模达1.5万亩,前道种、后道冻,全天候、链条式生产销售,既保证了蔬菜产量与品质的双稳定,也有力地助推了黑塌菜产业化经营和品牌化运作,成了其走向全国乃至世界的重要保障。
“香堂芋、蘘荷、黑塌菜,都只是如皋利用国家地理标志产品,让本土农产品火出圈儿的一个缩影。实际上,这些年来,无论是在政策上、技术上,还是销售和推广上,我们一直想方设法、不遗余力。”市蔬菜办主任黄冬梅表示,在特色农产品成为畅销“香饽饽”的同时,我市还培育壮大“龙头企业”“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等,用多种形式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促进农业走上产业化、规模化的发展之路,以产业振兴引领带动乡村振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