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我市审计机关认真贯彻落实“治已病、防未病”要求,主动作为,探索出了一条多机制、多层面、多渠道“三位一体”推进审计结果运用的新路子,有效破解审计结果运用难题,在提升被审计单位法治意识、推动政策落实见效、维护财经秩序、促进规范管理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多机制推进审计结果运用,着力提升审计执法震慑力
建立审计结果运用会商研判机制。联合纪检监察、组织部门,建立审计结果运用会商研判制度,对审计中发现问题的性质、情节进行讨论认定,并将审计结果作为干部考核、任免、管理监督及完善制度机制的重要依据。
建立审计结果运用部门协调机制。建立完善经济责任审计工作联席会议、巡审协作工作机制等制度机制,完善纪检监察、组织、编办、巡察、审计、人社、检察、财政、国有资产管理等部门工作协调机制,明确各相关部门及被审计单位在审计结果运用中的职责分工,共同推进审计结果运用。
建立审计结果运用工作推进机制。建立审计整改清单销号、限时报告、督促检查、年度考核等审计结果运用推进机制,对审计发现的问题,逐一形成审计整改清单,将整改任务落实到被审计单位,要求其对照问题清单逐一销号,并按规定时限提交整改报告;对逾期未整改的,通过发函督促、现场督促等形式,督促被审计单位开展审计整改;审计整改情况纳入被审计单位或其主管部门市年度目标责任制综合考核。
多层面开发运用审计结果,着力提升审计结果利用率
服务被审计单位规范管理。对近年来审计发现的问题进行梳理分析,建立审计预防清单,推行价款结算审计廉政风险点、领导干部履行经济职责重点风险防范清单,促进单位规范管理和领导干部依法履职。2019年以来,针对审计发现的问题提出审计意见建议,促进出台市政府投资城市基础设施及公益性项目建设管理规程、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办法等相关制度,其中:在学校板块式审计中,推动教育行业主管部门建立完善财务管理、招标采购等多项制度;在国有企业板块式审计中,推动出台投资基金管理暂行办法、完善了公交运营补贴方案,促进了国有企业深化改革。
服务主管部门监督管理。在干部管理监督方面,经济责任审计结果书面抄送市委组织部,市委组织部把经济责任审计结果报告存入被审计领导干部本人档案,作为任免干部管理监督的重要参考。建立工程价款结算审计结果备案和质量机制,从各相关单位备案的审计结果抽查审计质量,倒逼相关单位和社会中介机构规范投资及价款结算审计(审核)行为。强化审计发现问题整改与线索移送处理,促进依法行政、廉政建设和规范财政财务收支行为。
服务党委政府决策。加强对审计发现的共性和突出性问题综合分析,着重从制度机制层面提出审计意见建议,服务高质量发展。2019年以来,将审计发现的突出性和普遍性问题进行综合分析,编印相关审计信息报送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及有关领导,有效推动了审计整改,有的已成为党委、政府决策的重要参考。
多渠道公开审计结果,着力提升审计工作公众关注度
书面公开审计结果。审计组审计结束后,通过书面征求意见等方式,向被审计单位和被审计领导干部本人通报审计结果;经济责任审计和专项审计调查结果书面报送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经济责任审计结果同时抄送市委组织部及有关单位;财政预算执行审计结果及整改情况向市政府常务会议及市人大常委会报告。
会议通报审计结果。通过市委审计委员会会议、全市经济责任审计工作联席会议、全市审计工作会议、全市内审工作会议、征求意见会议等渠道,在一定范围内通报审计发现的共性问题和突出性问题。
媒体公告审计结果。通过报纸、网站等渠道,对重大政策措施落实情况跟踪审计、财政预算执行审计、重大建设项目审计以及重点民生资金等有关审计情况向社会公开;2020年以来,市本级共向社会公告了重大政策措施落实跟踪、项目竣工决算、重点专项资金等审计结果,其中财政预算执行审计工作报告首次通过新闻发布会方式向社会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