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位于马头镇城西村的宏硕服饰厂房,映入记者眼帘的是,数百名工人正忙碌地进行着绘制、裁剪、缝纫……追溯到十多年前,作为第一家被招引到城西村的企业,它的到来,不仅标志着城西村工业集中区的建立,更是当地老百姓从此过上幸福生活的一个重要转折点。
党建引领凝聚了百姓新合力
现有的马头镇城西村,是由原来的集西村和农科村合并而成。2000年并村时,因为村务不公开、财务不透明,村集体欠债76万元,村里没有集体企业,老百姓除了种地几乎没有其他收入来源,用当地人的话来说,“一天三顿喝稀饭,一口肉都吃不上!”
当时被村里反复动员回乡参加村委会竞选的乔凤金,经村民小组推荐、村民公开直选,当选为城西村村委会主任,不久被乡党委任命为城西村村党支部书记,这一当,就是23年。这名新的“当家人”上任后“烧的第一把火”就是做村组干部的思想工作,要求他们以身作则,并每月组织村里的党员和群众代表开会商讨村里的大事、要事,公布财务状况。这一举措比淮安市2003年全面推广党群议事会足足早了6年,并且一直持续到今。每月10日,不用村里通知,村里的所有党员和群众代表就按时自动到村部集合。
近年来,城西村支部一班人在奋力带领全村人民过上好日子的同时,始终坚持把党建工作放在首位。城西村紧紧围绕新农村建设,不仅顺利开展了“五好家庭”、“五好党员户”的创建和评比工作,还进一步完善了“支部村委联席会议制度”、村务公开制度、民主议事制度,进一步落实村务、财务、民主管理、群众监管制度,增强工作透明度,充分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城西村还利用“三会一课”、党群议事会对党员进行党章、党纪等方面进行培训学习,提高了党员自我约束、自我规范的能力,在当地树立了良好的党员形象,起到了模范带头作用。
招商引资带来了发展新动力
二十一世纪初,招商引资的大潮席卷全国各地。当年的乔凤金看到了百姓收入来源的局限性,他及时抓住了机遇,带领村子流转土地、招引企业,想方设法地让村里的百姓增收改善生活水平。“也是因为赶上了好时代,国家实行改革开放以来,在资金、税收、奖励政策上的支持,都是我们村子当年发展起来的有力‘东风’。”在乔凤金的带领下,城西村先后引进的十多家企业,给村里带来了租金、税收等一系列收入,不仅解决了村里长年空外债这个大难题,城西村还一下子成了淮阴区偏僻乡镇数得上的富裕村。
土地流转出去了,老百姓不但有了租金,更有了闲暇时光,有不少村民便外出务工,或是在当地的企业里工作。“我们村里无闲人,只要是有劳动能力的,都去厂里上班了。”据乔凤金介绍,现城西村的每家企业用工都在500人左右,大多数都是当地的村民。工业集中区的企业由当年的一家发展到了现在的十六家,城西村的百姓也由二十年前的人均年收入2000元发展到了现如今的人均年收入16000元,村民的生活渐渐好起来了。
新农村建设扮靓了农民新生活
今年75岁的委家法爷爷曾是村里蚕桑站的站长。记者来到他家中时,委爷爷正坐在门前的藤椅上看书,他的老伴儿正里里外外地收拾着屋子。委爷爷回忆说:“二十多年前里有不少人都染上了传染病,当年村里的环境实在是太糟了,到处都是垃圾。现在的生活环境是真的好太多了。”
记者在城西村看到,家家户户都住上了小楼房,村里的垃圾站点设置地十分规范,到处干净整洁,村里的水泥路也都修得十分漂亮。
乔凤金告诉记者:“当年我回到村子里的时候,村里就只有那么一条石子路,就连村部都是借的老百姓家的房子。”再看现在的城西村村部,电脑、空调、办公桌椅等办公用品配备得十分齐全,村民图书室、活动室也都正常开放。此外,城西村还花费了17万元打造了健身广场,丰富了村民的业余生活。
委爷爷的儿女都在城里有了自己的新生活,时不时地回家看看他们老两口。委爷爷说:“现在村里的各方面条件都很好,我们住在村里不比城里差多少。我们老两口都觉得现在这样的生活很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