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网上国际投资促进平台 致力于中国投资促进事业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开发区新闻 > 合肥 > 文字新闻
合肥“就业成绩单”彰显信心底气
发布时间:2021-09-01  来源:合肥日报  发布开发区:合肥经济技术开发区

  就业是民生之本。五年来,合肥市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围绕经济社会发展的形势变化,千方百计稳就业,想方设法建保障,多措并举壮人才,尽心竭力构和谐,“十三五”时期累计实现城镇新增就业112.35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始终保持在3%左右的较低水平,群众“饭碗”端得更稳。

  智慧社区实现“家门口就业”

  杨云兰是庐阳区建华社区橡树湾小区二期居民,原本是企业一名后勤保障人员,后退休赋闲在家,但她一直想找一份工作来发挥余热,充实生活。

  “一次去超市买菜的路上,看到小区门口张贴着宣传牌,上面写着可以提供就业帮扶,于是我就抱着试试看的心态来到建华社居委咨询。没想到社区工作人员热情接待了我,并告诉我民生工程里有专门针对退休人员的就业创业促进项目。”杨云兰说。

  很快,社区工作人员帮杨云兰手机扫码安装了“社区就业”小程序,并在线上录入个人求职信息。2019年10月4日,杨云兰在橡树湾物业公司从事保洁工作,物业公司不但为她购买了五险,还提供一日三餐。凭借几十年丰富的后勤工作经验,仅一个月她就转为橡树湾物业公司保洁组长。

  “‘社区就业’小程序,是庐阳区大力推广的智慧就业系统,依托‘互联网+智慧社区就业’打造‘社区三公里就业服务圈’。”庐阳区人社局就业中心主任陈辛介绍,智慧就业系统实现了就业和招聘从单向匹配方式向多向匹配方式的转变,真正做到了“让信息多跑路,让企业和群众少跑腿”。

  和杨云兰一样,在家门口找到工作的还有包河区的退捕渔民。

  “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长江‘十年禁渔’重要指示精神,包河区以解决退捕渔民最基本就业为落脚点,针对退捕渔民实施专项职业技能培训,举办退捕渔民就业帮扶专场招聘会,并鼓励本地企业开发、提供与退捕渔民就业技能、工作能力相适应的工作岗位,已有3家人力资源公司开发居家就业岗位310个,以手工制作、手工加工、线数组装等为主。”包河区人社局局长孙烨告诉记者,同时赴浙江义乌市与当地代加工商洽谈,寻找代加工产品,为居家就业岗位产品多元化提供了保障。

  聚焦重点人群精准施策

  每日天未亮,在南二环与桐城南路交口的凌大塘临工集散中心,有数千人陆续前来寻找工作,主要提供水电工、泥瓦工、搬家等服务。

  这里成立了全省首家专门服务马路临工的综合性公益平台,占地超过4600平方米,设置有办公休息区、招工洽谈区、培训宣讲区、健康体检区、车辆停放区、早餐供应区等,现有实名登记注册马路临工4800多人。

  “我们通过免费发布招工信息,开展技能提升培训,网络上传临工技能特长,开展适度劳资纠纷维权等活动,让更多临工尽快端上‘饭碗’。”孙烨介绍。

  聚焦重点人群精准施策。近年来,我市着力打造“爱在江淮、乐业合肥,才聚庐州、创业合肥”就业服务品牌,围绕省“2+N”招聘活动要求,针对不同群体精心组织“春风行动”“退役军人就业招聘周”“就业援助月”“金秋招聘月”等专项公共就业服务活动,为农村劳动者、退役军人、就业困难人员、城镇新成长劳动力等各类群体搭建就业桥梁。为毕业生提供就业(创业)政策咨询、现场招聘、网络招聘、就业指导、就业见习等“一条龙”服务,促进毕业生充分就业。

  我市深入贯彻落实就业优先战略和积极的就业政策,扎实做好大学生、贫困人员、重点群体就业服务,开发公益性岗位4.3万个,托底安置近5万名就业困难人员,帮扶建档立卡贫困劳动者1.02万人实现就业。开发约2.2万个见习岗位,组织约1.4万名青年毕业生参加就业见习。累计建成各类创业孵化基地62个,孵化各类创业组织(实体)15289个,吸纳就业人员11.1万人,孵化企业6808户,带动就业10.3万人。

  多举措助企业稳工稳岗

  随着合肥产业规模的持续扩大,企业求贤若渴。对此,合肥经开区创新推出人力资源“蓄水池”项目,闲时人力蓄水,忙时企业用工,通过“引流”与“调剂”,帮助区内重点企业缓解招工难。

  在“蓄水池”项目的推动下,校企间的合作走向深入。近两年来,我市在各类院校开设包括“海尔班”“联宝班”“洽洽班”“联合利华班”“美的班”等在内的超过50个精工班,培养技能型人才,并以技能型人才带动普工培养,服务企业招工。

  “我们培养学生的目的就是为合肥‘芯屏汽合’高端制造业培养高技术技能型人才。”合肥职业技术学院机电工程学院副书记王克勇介绍。

  “共享用工”,是合肥在疫情防控最严峻期间首创的用工新模式,近两年来渐渐常态化开展。

  今年8月6日,两辆满载合肥伊利员工的大巴车,缓缓驶入合肥海尔滚筒洗衣机生产基地,58名伊利员工在这里开启他们为期3个月的新工作和新生活。

  据了解,合肥经开区为鼓励“共享用工”模式进入常态化,成立“共享员工联盟”,在全省率先出台“共享用工”补贴,“共享用工”满一个月的,按照400元/人的标准给予员工输出企业一次性补助,对达到一定规模、实际成效显著的,给予牵头企业10万元的一次性补助。

  截至目前,全市累计参与“共享用工”企业63家,这些企业在2020年共发布“共享用工”需求岗位7000多个,引导调剂用工3267人到疫情防控急需的物资生产企业、订单多的制造企业就业,弥补了制造业人力资源的不足,助力企业稳定和扩大产能,促进劳动者收入水平和技能水平的提升。

上一条:市委常委会召开会议
下一条:永乐店邀专家解读十八大精神
与我们联系
  • 联系电话:+86-0512-53660867
  • 传  真:+86-0512-53660867
  • 邮  箱:info@investchn.com
Copyright © 2015-2024 InvestCH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投促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