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科技部火炬中心发布《关于开展2021年度创新型产业集群试点(培育)的通知》,常熟高新区新能源汽车核心零部件创新型产业集群成功入选。这是常熟高新区获得的又一国家级“金字招牌”。
在碳达峰、碳中和“双碳目标”驱动下,常熟高新区高标准建设氢能源汽车产业园,已基本形成氢能源汽车全产业链。作为产业链上的核心企业之一,区内的苏州治臻新能源装备有限公司是一家专业研发、生产氢燃料电池金属双极板产品的高新技术企业。据了解,氢能源汽车的燃料电池系统相当于燃油车的发动机,是整车最核心的部件,而金属双极板则堪称核心之核心,占到电堆成本的三至四成。
记者在苏州治臻新能源装备有限公司的冲压车间看到,几台大型冲压设备正将厚度为0.1毫米的不锈钢薄板冲压成为具有支撑和导流作用的单极板。这些单极板需要经过焊接、涂层、密封等多道工序以及严格的质量检测后,才能成为一块合格的金属双极板。
“我们的产品经过了实车工况上万小时的耐久测试验证,目前在国内处于领先地位。”公司总经理蓝树槐说。公司技术团队在极板构型设计、超薄板精密成形、高速激光焊接、高性能复合纳米涂层和一体化密封等关键核心技术方面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形成了世界领先的燃料电池双极板制造创新工艺与方法,可降低极板制造成本75%、减轻极板重量65%。公司拥有60多项发明专利,并获评国家级专精特新企业。
苏州治臻的工厂项目总投资2.6亿元,分2期建设。其中,一期工厂已正式投产,生产的双极板已在上汽集团、大连新源动力、南通百应能源、长城未势等公司得到了广泛应用。等项目全部建成后,公司将具备年产1000万片金属双极板的能力,年产值可达10亿元。
此外,苏州治臻正沿着工艺降本、规模化降本、技术降本三个方向推进燃料电池汽车零部件的产业化工作,深度融入常熟汽车产业的发展,充分利用本地优势资源,努力推动整个新能源汽车行业的发展。
碳纤维是一种高强度、轻型化的新型纤维材料,由于造价昂贵,常被用于高端品牌汽车制造。位于常熟高新区的亨弗劳恩(江苏)复合材料研发有限公司,通过多年的研发和优化,实现了轻量化复合材料的大众化生产,让碳纤维这类高端产品“飞入寻常百姓家”。
在亨弗劳恩试制中心,记者见到了公司最新研发的一款碳纤维座椅骨架。这款产品不仅强度高、韧性强,而且重量比同性能的钢质座椅骨架轻近一半。以往,这种座椅骨架需要经过人工铺层、模压、注塑、胶接等多道工序,由6至7名操作工人花费数小时才能完成,合格率也仅能维持在九成。在采用了亨弗劳恩公司独立研发的模压注塑混合成型工艺后,现在只需2名操作工人操控设备便可以在几分钟内产出产品,合格率更是高达99%。
亨弗劳恩试制中心是国内首家以汽车轻量化为主要研究方向的先进复合材料技术中心。中心拥有30多名硕士及以上学历的研发工程师,主要研发新能源汽车用电池包外壳、轻量化航空件产品等。
“围绕材料创新,公司从产业链整体布局出发,联动上游原材料、模具以及下游的整车生产企业,联合相关高校、研发机构,开发了更多可落地的先进复合材料。”公司市场总监陈文瑾说,公司将发挥行业龙头效应,带动上下游的企业,反哺常熟整个汽车产业。
近年来,常熟高新区围绕“一区一战略”产业导向,大力培育产业生态链不断完善、领军企业不断壮大、产学研用协同创新、大中小企业融通发展的新能源汽车核心零部件创新型产业集群。区内拥有丰田研发、正力新能源、重塑科技等新能源汽车核心零部件企业161家。其中高新技术企业80家,营业收入超10亿元的企业16家,建成企业研发机构73个,创新服务机构85个。集群总营业收入突破648亿元,净利润超37亿元。
为了推动集群的产业基础能力、创新能力和产业链现代化水平不断攀升,区内建成了新能源智能网联汽车技术重点实验室、省产研院金属所、智能车研发测试中心、上海交大汽车轻量化研究院等科技创新平台;着力打造丰田研发、亨弗劳恩复合材料、马勒研发、宇量三元动力锂电池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重点研发机构;强化众创空间、孵化器及加速器建设,在北京、上海等地陆续打造“飞地孵化器”;拥有全国县级市中首家提供全链条服务的知识产权服务广场和江苏省首家市场化运营的苏南自创区常熟一站式服务中心,服务体系日益完善。
下一步,常熟高新区将继续瞄准汽车“绿色化、智能化、轻量化、网联化”的发展方向,充分发挥电动汽车驱动系统、混合动力系统、氢能源的核心主导作用,提升轻量化材料基础支撑,依托“科技、人才、资本的高度融合,研发、孵化、育成高效对接”的创新机制,不断集聚产业创新资源,全力推进新能源汽车核心零部件创新型产业集群建设,争创长三角地区新能源汽车核心零部件产业创新高地、国家高新区绿色发展示范园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