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振兴乡村,行而不辍,未来可期。8月13日下午,全区艺术振兴乡村工作座谈会举行。市委常委、区委书记、东钱湖旅游度假区党委书记褚银良强调,要解放思想、集思广益、探索解法,推动艺术振兴乡村方式方法迭代升级,助力省市“千万工程”内涵外延加速拓展,在鄞州率先串珠成链,打造最美共同富裕示范带。王邦进、徐卫成、童丹霞、徐敬旺、谢功益、卢明娟、陈建恩参加。
座谈会上,东钱湖镇城杨村、塘溪镇童夏家村、东吴镇童一村、白鹤街道丹凤社区作为代表,分享了各自实施艺术改造的主要做法、相关经验等。中国人民大学艺术学院副教授丛志强等10名代表,发表了各自艺术振兴乡村的相关经验、建议。褚银良认真听取发言,并不时与大家互动交流。
艺术振兴乡村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抓手。褚银良说,自去年7月我区召开艺术振兴乡村现场推进会以来,各村竞相发展,比学赶超,“网红打卡地”越来越多,“朋友圈爆款”频现,说明艺术振兴是一条走得通的好路子。一年来,通过实施艺术振兴乡村,我们打造了亮点、打响了品牌,发动了人民、实现了蝶变,带动了周边、走向了全国。
如何推动艺术振兴乡村方式方法迭代升级?褚银良强调,要眼中有风景,绘好全景图,从省市历史使命、实现共同富裕的高度打开视野,描绘一幅全面展现新时代美丽乡村全域共美、环境秀美、数智增美、产业壮美、风尚淳美、生活甜美,充分彰显江南韵、乡愁味、国际范、时尚风、活力劲、共同富的全景图;定好规划图,坚持谋划、规划、策划、计划“四划”联动,敞开大门编规划、结合特色编规划、群策群力编规划,全面建设“形美、神美、魂美”的特色村社;挂好作战图,融合“三大行动”“五大战役”,以艺术振兴乡村的小切口打开“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大通道,推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全面发展。
褚银良指出,要手上有绝活,通过大投入、大项目、大工程的引擎带动,和“微改造、精提升、细操作”的细节催动,点石成金。既要源于生活讲特色,把当地的自然风情、地域人文进行融合,将沉睡的传统资源和文化“针灸式”地激活起来,拿出更多“沾泥土”“带露珠”“冒热气”的特色解法;也要思路灵活找特色,将功能性与特色性相结合,拆改留并存,整建管并行,开展多元化利用、确保成规模提升;还要身怀绝活亮特色,以未来小城市集成开发赋能村民、村庄,推动产业要素集聚、功能集成,推动农业“接二连三”、农村脱胎换骨,实现村村有专业产业、有特色品牌,从而不断激发乡村振兴的内生动力。
褚银良强调,要脚下有泥土,始终坚持群众路线,坚持一户户做工作,领导干部要带头走下去,用脚步丈量民情、用脚指头发现问题,真正调动群众的积极性;坚持一处处摸情况,做到底数清、状况明,胸中有本账,才能握指成拳、有的放矢,找到破解难题的办法和“钥匙”;坚持一项项补短板,运用“掌上智村”“数字地图”等手段,常态长效开展环境整治,列出清单、压实责任、对账销号、闭环解决,加速唱好从“干部带头干、群众站着看,到跟着干,再到主动一起干”的“三部曲”,让鄞州的乡村“花开蝶来”。
座谈会上,丛志强在发言中围绕“主力军”“发动机”“延时器”“续航团”“助燃剂”等5个关键词,分享了城杨村艺术振兴乡村行动的实践案例,并表示艺术振兴乡村就是要通过精品线路打造、乡村振兴、共同富裕的“三融合”,实现环境美、人才兴、收入增的“三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