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巢半失能老年人吃饭难娱乐难怎么办?开办社区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
小区电瓶车充电拉飞线不安全怎么办?建起电瓶车智能充电桩棚。
老旧小区公共配套设施改造没钱怎么办?近200万元社区集体经济收入普惠于民。
小区服务如何超越买卖关系提档升级?打响“红色物业”品牌,让志愿服务成为常态,我为人人,人人为我。
一件件看似不是物业做的事,也做不了的事,安徽省当涂县姑孰镇焦家社区新村的公办物业都做了,还做到了业主心坎上。这家物业有何与众不同之处呢?
社区办物业凸显公益性
正值仲夏,烈日炎炎。焦家社区新村一期小区树荫下,一排排新置的石质长凳特别受老人们喜欢。放眼整个小区,整洁有序,文体设施应有尽有。
“居民们原本都是一个村的人,喜欢三五成群聚在一起纳凉闲话,以前小区也有木质长凳,由于年头久坏了,现在换成了石质长凳,耐用多了,大家又能聚在一起了。”年过七旬的居民刘新贵说。
“2003年,焦家社区新村一期小区刚投入使用时,也引进了商业物业公司,可一直管理得不咋样,物业与业主矛盾突出,陷入了‘服务上不来,物业费收不上’的恶性怪圈。后来,小区干脆陷入了没有物业的困境,水管坏了没人修,乱搭乱建没人管,空中线网没人理,矛盾纠纷频发,不少居民心里有怨气。”居民张盛大说。
居民不满意,社区自然得想办法。焦家社区是由“村改居”而来,焦家社区新村四期建成后,居民达到3000多户。社区党委书记宋礼木是土生土长的焦家人,在他看来,社区物业管理是城市管理的基础,在社区的建设与发展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与社区的文明创建工作构成了相互促进、相互影响、共同发展的互动关系。既然商业物业这条路走不通,何不创办一家集体性质的物业公司!
2007年,物业公司成立之初,社区就给物业定了位:由社区党委直接领导,开展辖区物业服务工作,不追求经济效益,突出公益性。物业公司每月召开一次物业工作例会,由物业负责人主持,焦家社区党委参会,讨论工作,及时总结经验,发现并改正工作中存在的问题。社区对物业制定了一整套考核制度,物业人员工资由社区核定,基本工资加奖惩。如:发现一次违建,就扣罚物业相关责任人200元。
社区物业一上岗,居民们感觉就不一样。12名保安,16名保洁,4名管理人员,垃圾日清日结,24小时巡逻,加之,物业人员本身就是本小区居民,服务别人就是服务自己,有种天然的责任感。
“物业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有了明显的提升后,物业费多年来应收尽收,还理顺了社会事务管理体制。”宋礼木自信满满。
财力有支撑 物业好办事
到了中午,因子女不在身边,刘新贵和老伴来到社区6月份才创办的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就餐。中心菜品丰富,有土豆烧肉、咸菜烧鸡、炒包菜、拌黄瓜……老人们只需找座位坐下,工作人员或志愿者就会将打好的饭菜送到面前。
社区新创办的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活动面积600平方米,分上下两层,一楼大厅及3个包厢一共可容纳100名老年人就餐,社区聘请专人担任中心的大厨,每天为老人提供午餐及晚餐。社区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是指为社区内生活不能完全自理、日常生活需要一定照料的半失能老年人提供膳食供应、个人照顾、保健康复、休闲娱乐等日间托养服务的设施。收费标准为:70周岁-79周岁,每人每月交纳600元;80周岁-89周岁,每人每月交纳540元;90周岁及以上每人每月交纳480元,不足部分由社区补贴。“社区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的开办,不仅解决了老人们的养老之忧,也解决了其子女的后顾之忧,生活在这样的小区是种福分啊。”刘新贵竖起大拇指。
随着工业园区开发建设的推进及城中村改造步伐的加快,农民安置小区拔地而起,而安置小区与城市商品房相比,公共配套设施显得有些先天不足。焦家社区新村也不例外,一期小区交付于2003年,已有18个年头,四期小区也有12个年头,公共配套设施不足,物业显然无能为力。
“村改居后,农村变社区,村民变市民,但集体经济收入仍为居民共同所有,以前主要用于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现则主要用于社区公共配套设施建设。”社区党委书记宋礼木掰着指头算了一笔账,社区年集体经济收入150万元以上,近年来,社区共投入近200万元用于改造小区,铺设了柏油路,添置了文体休闲设施,为每个楼道补安了感应灯,小区安全监控做到无死角,建起了电瓶车智能充电桩棚,办起了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
党建来引领 服务上台阶
2021年7月7日,在焦家社区新村一期小区,14岁的小李坐在家中椅子上,面对镜头,民警正举着相机为他拍照,耐心地帮助小李一步步完成身份信息采集。原来,2021年政府对享受残疾人困难生活补贴及重度护理补贴的人员资料重审,所有享受上述两项补贴的人员都需重新提交相应的材料。小李患重症肌无力,属二级肢体残疾,无法行走,更无法前往派出所办理身份证,于是,社区物业与姑孰派出所取得联系,派出所工作人员上门服务。“社区物业想得太周到了。”小李父母竖起大拇指。
小李之所以能享受到这般贴心的服务,得益于社区党委打造的“百姓保姆·聚焦百姓”志愿服务项目。项目依托于焦家社区物业公司,营造全社区“有困难找志愿者,有时间做志愿者”的良好风尚。为完善群众点单服务,社区建立“民情e站”微信群,只要辖区居民有任何诉求,都可通过微信群发布,志愿者便会第一时间赶到现场,帮助群众解决问题。社区通过开展爱心互助、助残帮困、孝老爱亲、环境保护、法制宣讲等形式多样的实践活动,增强社区居民的服务意识和奉献意识。
“物业只能帮助居民解决物业管理范畴内的一般性需求,而一些需求深层而复杂,需要发挥社区红色力量,公办物业为红色力量的下沉提供了一个最佳的载体。”宋礼木表示。
社区党委把党建工作深度融入小区管理中,将小区划分成9个网格,由党员担任网格员,并试点楼栋长制度。社区22号居民楼被大家称为“和谐楼”,在楼栋长的倡导下,楼内住户开展自我管理、自我监督、自我服务,大家亲如一家人。如今焦家社区很多居民楼,也变成了“和谐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