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8月的开头,缙云着实“有点忙”,各界大咖齐聚于此,只因在这座独具匠心的文化名城里,有着最令人着迷的“江南石窟”。
8月3日,缙云县在仙都石窟现场举行了“请你来协商”活动,围绕“仙都石窟群落开发”开展专题协商。县委书记李一波,县政协主席刘旭标,县政府领导、县政协副主席、县政协委员、专家学者、群众代表、相关部门负责人等共聚一堂,为缙云石窟开发利用集智聚力。
活动上,县委常委、常务副县长郑伟坚介绍了仙都石窟群落整体情况。
Design and Architecture建筑事务所创始人、主持建筑师徐甜甜在现场介绍了石窟开发设计理念、愿景。清华大学建筑技术所林波荣教授、张昕博士、燕翔博士三位顶级专家通过连线方式讲解了石窟有关设计方案。
徐甜甜是仙都石窟开发利用设计团队的负责人。她认为,缙云石窟是一个有代表性的缙云名片,要活化利用,在改造中要采用最小的干预措施,强化主客共享模式,植入新的人文功能,吸引年轻游客群体停留消费,重新焕发石窟的使用功能和人文象征。同时,要利用石窟项目建设,提出新的建设观念,共同面对生态问题,有效利用现有存量空间,形成更加多元的人文公共设施。
林波荣主要从事绿色建筑健康环境营造与节能相关技术研究,他以仙都石窟开发利用的空间环境设计为切入点,认为要从生态的角度,利用自然条件营造健康舒适的环境。要考虑兼顾不同元素的要求,以被动技术为主,让自然做工;同时,要适当考虑主动式备用,在特殊的时间、空间创造发挥作用,最终实现项目创新。
张昕主要从事建筑天然光环境、室内及室外人工光环境、健康照明等研究,他从照明设计和夜游策划两个方面介绍了石窟群落开发利用情况。他说,要立足每个石窟的自然特点、主次分明,在不同环境下强化声音与光线效果。同时,要强调平衡元素,分类拉开区域格局,利用不同主题石窟特色来吸引游客驻足。
燕翔主要从事建筑声学研究,他根据自己多年积淀的丰富实践经验和深厚理论功底,从建筑声学角度原理,分析了每个石窟的声学现状、空间特征,以及处理策略和方法,为石窟开发利用提出了专业建设性意见。
随后,省第7地质大队浙南院副院长王波介绍了仙都石窟群落地质情况,他说,仙都石窟群落规模宏大、景观奇特,具有良好的开发价值。在开发利用过程中,要根据地质构造,做好排险加固工作和定期巡察检查,确保安全。
浙江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高级工程师廖克武是仙都石窟群落开发利用排险加固及配套设施建设设计负责人,他说,石窟排险加固及配套设施建设将因地制宜,选取综合性措施,尽可能保持石窟原有风貌不改变,保护好先辈们留给我们的一个宝贵财富。
在听取各项情况介绍后,县政协委员、石匠代表紧扣主题畅所欲言,谈现状、点问题,说感受、出对策,发表了客观又接地气的意见建议。
政协委员贺小丰建议:充分挖掘石窟背后的文化因素,让游客了解仙都石窟的“前世”“今生”,打造团建、研学等基地,并在吃、游、娱等方面增添更多的亮点。
政协委员李开建议:充分利用上级政策红利,推出一个开采体验区,做到开采与旅游相结合。
政协委员陈智轶建议:要从文化、技术、业态、开发模式等多角度赋能,丰富开发内容,并分清资源类型定位,做好总体开发规划,确定开发方向。
政协委员朱淑萍建议:要围绕青年、爱情、网红三个关键词,对石窟群落开发建设,以此吸引更多青年游客,丰富景区旅游业态。
政协委员应建军建议:在石窟开发中植入黄帝文化和书法文化,打造有现代光影效果的摩崖石刻,并把“观赏+体验”有机结合,让游客在观赏中体验毛笔的神奇魅力。
政协委员谢熔辉建议:要进一步对石窟内外部环境进行安全摸底,实施综合治理,加强石窟开发项目管理,擦亮仙都石窟群落开发项目的安全底色。
政协委员李君锋建议:要从法律的角度,对石窟及其所在山林、土地的所有权、使用权、经营权等法律问题,进行深入思考和研究。
石匠代表刘景焕建议:资源的开发要合理统筹,不单单开发石窟本体,更要与周边总体开发利用相结合,以石窟为核心吸引物,带动相关旅游产业同步发展。
石匠代表刘伟勇建议:以点带面,先行先试,带动相关旅游产业同步发展。要与地方特色文化相结合,并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打造石窟品牌。
石匠代表胡炳庚建议:开设一个3至5人小规模的活化采石区,既传承石匠工艺,也可以满足历史建筑破损修复用料的市场需求。
针对现场所提问题、建议,仙都管委会、自然资源和规划局、文广旅体局、应急管理局、黄帝文化研究院等主要负责人进行了交流发言和问题回应,并做了表态发言,视角新颖、内容详实、条理清晰。
李一波首先点赞了“请你来协商”选题精准、形式丰富,各位政协委员发言调研充分、见解独到。她说,在石窟里面开展“请你来协商”活动,与大家共同探讨“仙都石窟群落开发”,新颖的形式令人印象深刻,通过此次协商谈论,必将对缙云石窟开发产生深远影响。
李一波指出,缙云石窟资源独特而弥足珍贵,有着历史悠久、规模宏大、形态丰富、人文厚重、保存完好等特点,要抢抓“天时地利人和”的机遇,牢牢把握共同富裕示范区建设、矿地修复利用、景区微改造精提升等政策红利,抓住仙都轩辕黄帝祭典成功升级为“省祭”,遇到顶级的设计师团队等利好条件,把缙云石窟资源保护好、开发好、利用好,唤醒“沉睡”的资源,在新时代焕发生机与活力。
李一波要求,要坚持科学规划、精致建设、追求极致,把石窟资源打造成缙云又一张世界级“金名片”。
一是定位,要努力将缙云石窟打造成“独具特色的旅游驿站、引人入胜的文化空间、打动人心的建筑语言、活化利用的绿色矿地”。
二是理念,要坚持“微干预、重功能,小投入、大运营”理念,进行开发利用建设,实现缙云石窟的可持续发展。
三是思路,要按照“全面摸底、重点带动、分硐实施、串硐成链”工作思路,科学有序推进石窟项目建设。
四是业态,要深入分析、精准定位、科学布局、强化运营,让石窟以“开放式”的姿态承载更多的使用功能。
五是模式,努力营造“政府主导、市场参与”的良好投融资模式,吸引更多优质工商资本助力石窟开发建设。
六是安全,要牢牢守住安全这条底线和生命线,做好安全检测、除险加固工作,加强实时安全监测,抓实抓细各项安全措施,确保万无一失。
李一波强调,石窟资源开发是一个长期、系统、复杂的工程,需要各方通力合作、持续推进、久久为功。
要加强规划和政策引领,制定石窟资源开发的基础设施、空间布局的规划,研究出台石窟资源开发相关政策,营造良好氛围、形成声势。
要加快项目实施,业主单位要集中力量,按照既定时间目标,整体规划、设计、建设,全力以赴完成仙都石窟首批开发项目建设,争取国庆长假前投入试运营。
要做好服务保障,相关部门要吸收好此次协商会的意见建议,各司其职、加强交流、相互协作,齐心协力把仙都石窟首批开发项目打造成精品力作。
李一波表示,希望县政协和政协委员能够充分发挥智囊作用,多提宝贵意见、多多献计出力,真正把缙云石窟打造成具有世界级影响力的“金名片”。
刘旭标强调,要把共识转化为责任担当,各相关部门一定要强化责任意识,负起使命担当,切实做好石窟开发工作,打造好仙都石窟新名片、新品牌。
要把智慧转化为决策参考,县政协要认真梳理协商建议意见,形成协商纪要,为政府决策提供重要参考。
要把合力转化为具体成效,继续保持良好工作状态,发扬良好工作作风,加强联系、各司其职、各尽其责,把握时间节点,把工作合力转化为实实在在的石窟开发的具体成果。
刘旭标表示,县政协也将结合自身优势,持续关注仙都石窟群落开发工作,充分发挥专门协商机构的作用,主动协助相关部门抓好落实,助力我县打造全域旅游新格局,为我县争当山区高质量跨越式发展先行县贡献智慧和力量。
据了解,缙云地质地貌全国独特,火山流纹岩地貌、丹霞地貌、花岗岩地貌“三石同城”,凝灰岩储量为全国之最,且采石历史悠久,宋代缙云采石业已较为发达,有多处保存完好的采石遗迹。据不完全统计,全县有大大小小石窟约2000多座,主要分布在仙都、壶镇、舒洪、东方、五云等地,仅仙都、壶镇两地就有9个硐群,采硐125个,采硐空间总体积约86万立方米,同时,有部分单体矿硐空间达数万立方米,在国内也属少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