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说过,科学没有国界,但科学家有祖国。我首先是一名共产党员,然后才是一名科研工作者。”近日,长三角物理研究中心科学家工作室主任、博士生导师,天目湖先进储能技术研究院首席科学家吴凡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如此掷地有声地说。
2011年,吴凡毕业于浙江大学材料学院。大一时,他就成为一名共产党员。大学毕业后,吴凡赴美深造,2011年至2014年在美国北卡州立大学攻读材料学博士,2014年至2016年在普林斯顿大学从事博士后研究,2016年至2018年在哈佛大学担任研究员。
2019年,吴凡在和中科院物理研究所陈立泉院士、李泓研究员联系过程中,了解到物理所和溧阳强强联合,共建长三角研究中心和天目湖先进储能技术研究院,助力溧阳打造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千亿级产业集群时,毅然决定回国。
尽管国外待遇丰厚、平台优良,但吴凡归心似箭。他一直想用自己多年所学报效祖国,他认为,科研人员应该把科研成果写在祖国的大地上。
多年来,吴凡一直致力于硫化物固体电解质及全固态电池的研究,该材料体系被公认为下一代锂电池产业的技术前沿和焦点之一。吴凡提出了全新的“应变能稳定化理论”,从热力学原理上解释硫化物材料的电化学稳定性机理,并通过优化制备参数和后处理工艺,获得具有新型限容结构的硫化物材料,从而大幅提升了其电化学性能。
“溧阳此前已经建立了一个非常完整的动力电池产业链,也搭建了强有力的中试放大平台。这样的平台可以帮助我们实验室的研发成果孵化落地,真正实现产业化,因此我选择来溧阳。”吴凡笑着告诉记者,“来到溧阳之后,溧阳各级党组织对我以及我们团队都非常关心,从硬件、人员到生活,都给予了最大的支持,在这里我感觉非常温暖。”
吴凡是目前中科院物理所最年轻的博士生导师之一。在团队成员、学生的眼中,吴凡就是“拼命三郎”,生活中仿佛只有工作。从周一到周日,从早上八点到深夜十一点,吴凡始终坚守在科研一线,带领团队推进硫化物全固态电池研发。吴凡认为,作为一名党员,首先应该身先士卒,严格要求自己,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这样的时间投入和精力投入,对于技术研发来说是必须的!”
两年来,吴凡团队和实验室的规模稳步发展壮大,目前已有20多人,包含多名博士生、博士后、工程师,并且获批江苏省重点研发计划重点项目。他本人也入选中科院海外杰出人才引进计划及国家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并获得“常州市突出贡献人才”“常州市十大科技新锐”“常州市领军型创新人才”等荣誉称号。
当前,我国提出“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新能源产业发展方兴未艾。吴凡说:“国家目前对于新能源产业有了一个非常全面的布局,我们的研究就要围绕国家布局,全力提升电池的能量密度、安全性,做一些实实在在的、对国家有帮助的事情。”所以吴凡始终坚定一个信念:要在溧阳将科研成果孵化落地,为中国动力电池产业的未来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