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日晚,我市出台《关于进一步促进我市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的通知》。10条新政策条条剑指房地产投机行为,旨在全面落实“稳房价、稳地价、稳预期”长效机制。
综合施策 建立长效机制
针对今年初出现的房地产偏热现象,我市牢牢守住“房住不炒”的底线,迅速推出调控组合拳。包括扩大组团供地规模、采取“限房价+竞地价”出让机制、实行地价房价联审、加强销售价格指导、提高房贷利率等,加大市场整治规范力度,全力促使房地产市场回归理性。
据统计,今年市区已累计出让涉宅用地2295亩,同比增长162%,预计可形成302万平方米的商品住宅供给。从下半年起,3万套左右新房源将“跑步进场”。
通过对前期调控政策成效深入评估,我市继续充实“一城一策”“一县一策”调控工具箱,不断完善房地产长效机制。
新一轮的调控从土地供应、住宅限售、销售管理、二手房价格、金融监管、品质管控、更名管理、市场监管、住房保障、责任落实等10个方面采取一系列有针对性的措施,进一步加强调控力度。
市房地产主管部门指出,此轮调控坚持房地联动机制,综合运用土地、金融、市场监管等手段,有效抑制房地产投机行为,支持刚性自住需求。同步加大公共租赁住房保障力度,开展保障性租赁住房建设,加快完善住房保障体系,稳定市场各方预期。
“‘十条’新政策并非权宜之计,而是建立房地产长效机制的一部分。”市建设局相关负责人强调,我市将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综合施策,精准调控,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
房地联动 维护市场稳定
根据通知要求,今后各县(市、区)要科学测算住宅用地需求,加大住宅用地储备力度,及时公布年度、季度用地出让计划,保持住宅用地有序合理供应。
同时要完善房价地价联动机制,优化“限房价、控地价、提品质”等住宅用地出让竞拍规则,根据周边区域房价确定出让地块住宅销售限价。
可以预计,随着“限价出让”全面执行,新建商品住宅价格将从土地源头得到有效管控。
为进一步规范金华市区商品住宅销售市场,支持刚性住房需求,保护购房者的合法权益,通知明确了一系列规范交易秩序的措施。
其一,优先满足“无房家庭”“引进人才”首套房购房需求。
其二,规定无论是新建商品住宅还是二手住宅,自新政策出台后新交易购买的房源,自领取不动产权证之日起,未满3年不得上市交易,以此挤压房产投机空间,打压房产炒作行为。
其三,要求对限价房以及供不应求的新上市商品住宅项目,全面实行公证摇号销售制度,确定选房顺序并明确每批次的选房人数。
为遏制新房无序报名申购,消除转手炒作的灰色地带,通知要求严格更名管理,打上政策“补丁”。商品住宅在办理合同网签备案后,除可以在父母、配偶、子女之间增减名字外,其他不予更名。
“这些措施环环相扣,形成了一个‘稳地价、稳房价、稳预期’的监管闭环,炒房行为将被关进制度的‘笼子’。”市建设局相关负责人表示。
从严监管 遏制投机炒作
金融监管方面,通知要求严格落实差别化住房信贷政策,抑制利用信贷资金投资投机行为。加大房地产贷款集中度管理力度,严格审查购房首付资金来源,从严查处消费贷、经营贷等信贷资金违规购房行为。
二手学区房过热,与中介在幕后推波助澜不无关系。我市着眼于规范房地产市场秩序,今年上半年开展了房地产市场秩序整治专项行动。仅市区就有19家中介机构及经纪人被立案查处,12家被责令限期整改,294套虚假房源信息被下架。
通知进一步要求加强房地产监管,严厉打击发布虚假广告、违规收费、捂盘惜售行为;严厉打击煽动价格上涨、散布不实市场信息、恶意炒作房价行为;严厉打击经营不规范、侵害群众合法权益、扰乱市场秩序行为。
纵观今年以来我市房地产调控脉络,从供应端和需求端同步发力、双向调控,思路清晰,措施精准,成效初显。供应端,牢牢抓住供应量、供应价格两个“牛鼻子”,保持供需平衡,引导开发商理性拿地;需求端,遏制中介炒作、投资投机行为,稳定市场预期,引导居民理性购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