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网上国际投资促进平台 致力于中国投资促进事业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开发区新闻 > 浦东新区 > 文字新闻
打通联系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
发布时间:2021-08-03  来源:浦东时报  发布开发区:上海金桥出口加工区

  今年70多岁的马国宏如今最爱去的地方,就是小区里的“家门口”服务站。在这里,他可以读书看报,与老伙伴一起下棋娱乐,还可以量量血压、咨询健康问题,有便民服务时,也可以以很亲民的价格理个发,如果需要办事,他也能在“家门口”就近办理。

  马国宏是浦兴路街道长岛路居民区的居民,他所享受的“家门口”服务,是浦东新区560多万居民如今都能享受到的便利。自2017年5月浦东积极探索党建引领下的“家门口”服务体系建设以来,全区已建成居村“家门口”服务中心(站)1308个,覆盖全部居村。

  通过力量在基层汇聚、资源向基层倾斜、服务在基层提供,群众在“家门口”就能办好事、办成事。正是通过这样的创新实践,浦东新区在打造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引领区中,实现打通联系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全面推动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在勇当现代城市基层治理的示范样本中彰显引领作用。

  老马爱去的长岛路“家门口”服务站,有着1550平方米,两层的小楼容纳了众多功能空间。按照“办公空间趋零化、服务空间最大化、服务项目标准化、服务标识统一化”的“四化”要求,这里去除了居委会的“行政化”,把更多的活动空间让渡居民。

  在充分听取居民意见的基础上,合理配置了首问接待区、联勤联动站、红色港湾、闲怡居、童趣园、社区议事厅等功能,打造有温度、有显示度、有参与度的公共空间。长岛路居民区党总支书记李秀勤介绍,自2017年长岛路“家门口”服务站运行以来,累计参与居民已有近12万人次。

  这里为居民提供方便可及的社区嵌入式“七大类”服务,即党群服务、政务服务、生活服务、法律服务、健康服务、文化服务、社区管理服务。同时,发挥服务站“15分钟服务圈”辐射效应,为周边社区居民提供助餐服务,开展老年人关爱、健康咨询、亲子沙龙等便民服务。

  此外,充分发挥“三会”实训室现场教学、观摩交流、实战运用三个功能定位,积极引导各类组织、各类群体融入社区。“我们围绕小区整新工程、停车管理、电梯加装等开展‘三会’,推动‘家门口’外环境和软服务的同步提升,让小区的每一处改造、每一步变化都有群众参与的身影,进一步提高群众认可度、满意度。”李秀勤说。

  包括长岛路“家门口”服务站在内,浦兴路街道已构建起“6+40”的“家门口”服务整体布局,即6个综合服务园和40个服务站。通过建设标准化服务功能,集成各类服务资源,把“家门口”服务体系打造成联系群众最紧密、服务群众最直接、组织群众最有效的平台。

  “‘家门口’是老百姓最熟悉的地方,也是社会治理的‘第一道门’。”浦东新区地区工作党委副书记朱敏说,浦东新区以居村“家门口”为支点,以“四化”理念为指引,着眼于基层公共服务的均衡、便利、精准、高效,积极探索党建引领下的“家门口”服务体系建设。

  在村“家门口”服务中心统一设置“四站一室”,即党群服务站、市民事项受理服务站、文化服务站、联勤联动站和村卫生室;在居民区“家门口”服务站统一设置接待、服务、议事、活动等功能区域。“通过下沉行政资源、整合社会资源、挖掘自身资源,为居村民提供就近、便利、稳定、可预期的七大类基本公共服务,打通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朱敏说,“为创新社会治理加强基层建设不断探索浦东路径、谋求浦东突破。并在过程中不断深化细化、提质增能,以精细服务‘绣’出百姓‘家门口’的美好生活。”

  据了解,为确保“家门口”服务品质的稳定性和可持续性,新区又积极探索推进基层治理数字化转型,研发“家门口”智能化平台,推动治理场景开发应用,持续为基层减负。同时,大力实施基层治理队伍建设“双培”工程,即培训“全岗通”金牌社工、培育社区治理骨干,为“家门口”服务体系建设持续深化不断增能。

上一条:义乌应邀参加中国—东盟民间友好组织特别会晤
下一条:永乐店邀专家解读十八大精神
与我们联系
  • 联系电话:+86-0512-53660867
  • 传  真:+86-0512-53660867
  • 邮  箱:info@investchn.com
Copyright © 2015-2024 InvestCH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投促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