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网上国际投资促进平台 致力于中国投资促进事业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产业新闻 > > 文字新闻
官方解读中美经贸摩擦白皮书 何时重启高级别磋商取决于美方
发布时间:2018-09-29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贸易战再度升级之际,中国发布了一份数据翔实、立场鲜明的重磅文件。

  9月24日,中美新一轮关税措施正式生效。当天,中国发布了一份约3.6万字的《关于中美经贸摩擦的事实与中方立场》白皮书(以下简称白皮书)。

  9月25日,国新办就此举行新闻发布会,商务部国际贸易谈判代表兼副部长傅自应等七位部长级官员罕见同台出席,就此作出详尽的辨析和澄清。

  在发布会上,傅自应指出,中美经贸关系绝非零和博弈,“美国吃亏论”站不住脚,考虑到服务贸易以及本地销售等因素,美国表面上是贸易逆差,实际则获得了“利益顺差”。

  此外,白皮书指出,特朗普政府上台以来片面强调“美国优先”、奉行单边主义、贸易霸凌主义,破坏了国际经济秩序,冲击了全球价值链和国际分工体系,成为全球经济复苏的最大不确定因素和风险源。

  美方在双边贸易中获利更多

  9月25日的发布会上,傅自应指出,美国一些人称,中国进行不公平竞争,导致美国对华货物贸易出现巨额逆差,“这个说法与事实不符,完全是一种误导。”

  白皮书指出,货物贸易上,2017年美国对华货物出口1298.9亿美元,较2001年的191.8亿美元增长577%,远远高于同期美国对全球112%的出口增幅。2017年美国出口中57%的大豆、25%的波音飞机、20%的汽车、14%的集成电路、17%的棉花都销往中国。

  结构上,美国居于全球价值链的中高端,对华出口多为资本品和中间品;中国居于中低端,对美出口多为消费品和最终产品。

  傅自应表示,美国有没有吃亏,企业和消费者心里最清楚。从生产看,中国对美出口的“高技术产品”,大多只是在华完成劳动密集型加工环节,包含大量关键零部件和中间产品的进口与国际转移价值,更多是赚加工费;而美国企业从设计、零部件供应、营销等环节获益巨大。从消费看,质优价优的中国商品增加了美国消费者的福祉。

  “总的看,美方在双边贸易中获利更大。美企在中美经贸合作中获得的利润远超中国企业。可以说,贸易顺差反映在中国,但‘利益顺差’在美国。”

  白皮书显示,2015年美国自华进口提振了美国国内生产总值0.8个百分点;美国对华出口和中美双向投资为美国GDP贡献了2160亿美元,提升美国经济增长率1.2个百分点;来自中国物美价廉的商品降低了美国消费者物价水平,如2015年降低其消费物价水平1-1.5个百分点。

  2015年美国对华出口和中美双向投资支持了美国国内260万个就业岗位。其中,中国对美投资遍布美国46个州,为美国国内创造就业岗位超过14万个,而且大部分为制造业岗位。此外,2015年,中美贸易平均每年为每个美国家庭节省850美元成本,相当于美国家庭收入的1.5%。

  白皮书指出,中美货物贸易不平衡现象更多是由于美国内储蓄不足、国际分工和跨国公司生产布局调整、美对华高技术产品出口管制、美元国际货币地位等原因造成的,无视这些原因,而将责任归咎于中国,是不公平、不合理的。

  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副院长余淼杰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美国指责对华贸易逆差只是片面选择货贸交易值做论据,却对不断增长的中美服贸逆差只字不提。

  事实上,正如白皮书披露,美国是中国服务贸易最大逆差来源地,且逆差快速扩大。2007-2017年,美国对华服务出口额由131.4亿美元扩大到576.3亿美元,增长了3.4倍,同期美国对华服务贸易年度顺差扩大30倍至402亿美元。

  据美国商务部数据,2015年美资企业在华销售额高达4814亿美元,远高于中资企业在美256亿美元的销售额,美国占有4558亿美元的优势。德意志银行发布的研究指出,扣除各自出口中其他国家企业子公司的贡献等,2017年美国享有203亿美元的净利益。

  技术转移基于自愿原则

  白皮书指出,中美之间的技术转移完全是基于自愿原则实施的契约行为。跨国公司在开发新技术的同时,需要不断向发展中国家转让已落后或是标准化了的技术,以延长依靠旧技术获取利润的时间。事实上,美国在华企业以此获得了巨额利益回报。

  商务部副部长王受文指出,不要把“强制技术转让”作为借口来发起贸易战,“中国所有的法律法规、政策文件都没有‘强制’外企将技术转让给中国企业的条款。”

  他表示,中国确实有少部分行业要求中外合资,这是中国在入世谈判时美、欧、日和其他WTO成员都接受的。作为谈判结果,中国有权要求某些行业外资以合资方式进入中国。“不仅中国这么做,许多国家都有这样的要求。”

  那么合资就是强制技术转让吗?王受文表示,并非如此。他表示,合资谈判中,拥有技术的外企都会要一个好价格,否则不会同意转让技术,技术已经体现在合资谈判的要价之中,而这种谈判是平等的民事主体之间的契约谈判,是企业的平等磋商与自由选择。

  在华外商独资企业则不存在技术转让的问题。他表示,中国取消合资要求的力度正在越来越大,对于合资的要求需要在WTO框架内,或通过双边自贸谈判、投资协定谈判来解决。

  补贴方面,财政部副部长邹加怡指出,补贴是政府用来应对市场失灵、纠正发展不平衡的一种政策工具,被包括美国在内的许多国家普遍使用。中国的补贴政策严格遵守了WTO规则。

  WTO将补贴分为禁止性补贴(主要是出口补贴和进口替代补贴)、可诉补贴(成员国可诉诸WTO的补贴)、不可诉补贴(不会引起扭曲和不公平的补贴,主要用于支持研发、生态环保等内容)。

  “中国现在的补贴政策主要是以不可诉补贴为主,辅之以可诉补贴,全面取消禁止性补贴。”

  邹加怡表示,未来中国补贴政策改革的总体方向是以不可诉补贴为主,尽可能少地采用可诉补贴。此外,国家知识产权局副局长贺化指出,美方指责中国知识产权保护不力的言论是毫无依据的,完全抹杀了中国保护知识产权的巨大努力与成效。

  中国日益加强的知识产权保护为外国企业在华创新提供了有效保障,美国企业也因此获益丰厚。2016年中国向美国支付知识产权使用费79.6亿美元。

  全球产业链面临碎片化风险

  白皮书指出,美国大量监管政策违反公平竞争原则,歧视他国产品,具有明显的利己主义和保护主义倾向。美国通过立法直接或间接限制购买其他国家产品,使他国企业在美遭受不公平待遇。美国还滥用“国家安全审查”,阻碍中国企业在美正常投资活动。

  非关税壁垒上,美国采用大量具有隐蔽性、歧视性和针对性的措施,对国内特定市场施以严格保护,根据WTO统计,美国当前已通报的卫生和植物检疫以及技术性贸易壁垒措施分别有3004项和1574项,占全球的比重分别高达18%和6.6%。

  美国还滥用贸易救济措施,2017年,全球共有837项新的保护主义干预措施,其中美国出台143项措施,占全球总数的17.1%。2018年1-7月底,美国出台的保护主义措施占全球比重更是达到33%。

  此外,美国联邦和地方政府对部分产业和企业提供了大量补贴、救助和优惠贷款,2000-2015年间,美国联邦政府以拨款、税收抵免等方式至少向企业补贴了680亿美元,其中582家大公司获得的补贴占总额的67%。

  同时,美国片面指责他国实施产业政策。事实上,美国政府实施了比官方说法多得多的产业政策,后者包括技术创新、政府采购、对特定部门和企业的补贴,关税保护、贸易协定等多方面内容。

  为强化制造业在全球的领导者地位,美国近年来研究制定了《先进制造业国家战略计划》、《美国创新战略》等一大批产业政策。白皮书指出,《中国制造2025》正是借鉴了美国上述政策文件,结合中国实际制定出台的,是一个引导性、愿景性的文件,也是一个坚持市场主导、开放包容的发展规划。

  此外,美国以国内法“长臂管辖”制裁他国,将国内问题国际化、经贸问题政治化,藐视国际协定的权威性,采取了一系列背信弃义的做法,扰乱了全球治理秩序。

  工信部副部长罗文指出,美国上述措施割裂了各国产业之间的联系,使全球产业链面临碎片化的风险。

  美国加征关税打乱了正常的国际产业分工体系,使一些行业上下游脱节。此举也破坏了国际经贸规则,使全球的产业链陷入失序化状态。截至今年7月,除中国外,欧盟、加拿大、墨西哥等美国的主要贸易伙伴都相继加入了反制行列,全球贸易战的风险在明显上升。

  无法进行“刀架脖子上”的谈判

  白皮书发布之日,正是美国对华2000亿美元商品加征10%关税的落地时点。作为回击,中国对600亿美元美国商品加征10%或5%关税。白皮书对中方的立场作了系统的阐述。

  首当其冲的就是,中国将坚定维护国家尊严和核心利益。对于贸易战,中国不愿打,但不怕打,必要时不得不打。中国有信心、有决心、有能力应对各种风险挑战。

  同时中方谈判的大门一直敞开,但谈判必须以相互尊重、相互平等和言而有信、言行一致为前提,不能在关税大棒的威胁下进行,不能以牺牲中国发展权为代价。

  白皮书称,中美和则两利,斗则俱伤,中国将坚定推进中美经贸关系健康发展,中国愿意在平等、互利前提下,与美国重启双边投资协定谈判,适时启动双边自贸协定谈判。

  然而,关税落地使中美双方此前保持沟通的新一轮磋商希望渺茫。

  王受文表示,何时能重启中美高级别经贸磋商完全取决于美方的意愿,要想让谈判磋商有效果,必须要平等对待、相互尊重。“现在美方采取了如此大规模的关税措施,把刀架在别人的脖子上,这种情况下谈判怎么进行?它不是一个平等的谈判和磋商。”

  白皮书指出,中方相信,美国的成熟政治家最终能够回归理性,客观全面认识中美经贸关系,及时纠正不当行为,使中美经贸摩擦的处理回到正确轨道上来。

上一条:国内油价仍有上涨空间 石化行业伺机大规模扩张
下一条:今年国务院将为企业减负超万亿元 降费占六成
与我们联系
  • 联系电话:+86-0512-53660867
  • 传  真:+86-0512-53660867
  • 邮  箱:info@investchn.com
Copyright © 2015-2025 InvestCH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投促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