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民融合是大势所趋,我们一直在军用技术民用化、军工技术产业化方面不懈探索和尝试。”近日,在龙子湖东岸的MEMS生产基地,中国兵器工业第214所总经理谷月东兴奋地向前来参观的省人大代表们报告。
利用军工技术优势,在蚌埠实施核心电子器件产业项目,打造国内自主、安全、具有领先水平的MEMS、EMCCD器件研发制造产业化基地,近年来,214所在核高基等国家级科研项目的牵引下,研发产品超过80种,同时通过科研项目整体目标和里程碑节点综合考核体系的建立与推进,科研项目的成果转化率达到了51%,部分成果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填补了多项国内空白。“对我们尤为重要的是,转化的成果有力促进了214所在行业内的影响力,促进了经济效益的持续改善。”谷月东表示。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而加快科技成果转化是促进科技与经济结合的重要抓手。“蚌埠作为合芜蚌自主创新示范区的核心城市,创新驱动有条件、有基础,成果转化有依托、有资源,理应在创新发展上先人一步。”市委书记汪莹纯在省人大代表专题调研座谈会上强调,加快产业转型升级、振兴老工业基地,必须以更大力度和气魄推进以科技创新为关键的全面创新,以创新“加速度”成就发展“新高度”。
9月14日,在位于龙子湖区的凯盛基础材料科技有限公司玻璃微珠生产线项目建设现场,记者见到了公司的总经理王芸,而在之前,她一直以科研人员的身份出现。
作为一位教授级高级工程师,王芸在硅基材料领域的研究、技术开发、技术产业化及工业设计等领域工作30多年,主持及参加完成了国家和省部级科研项目近20项,其中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三项以及国家“863”“973”科研项目三项。主持编写了3项行业标准,授权发明专利30余项。
为了将多年潜心研发的技术产业化,2016年,王芸创办凯盛基础材料公司,带领团队开始了技术工业化新征程。
在凯盛基础材料公司的官网上,对企业的介绍为:安徽凯盛基础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创建于2016年7月,由凯盛集团核心企业蚌埠玻璃工业设计研究院和研发团队持股的蚌埠飞扬企业运营管理有限公司,两方合资成立,是中国建材集团实施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的试点企业之一。
建立股权激励机制,推动混合所有制改革,激发科研人员的创新热情。王芸的精彩转身,正是蚌埠玻璃工业设计研究院推动创新成果产业化的经典之作,也是该院以创新为魂始终站在世界玻璃行业前沿的“金钥匙”。
“蚌埠玻璃工业设计研究院所有的研发活动都是以产业化为目标,不是有多少鸡蛋和面粉再去做多大蛋糕,而是要做多大蛋糕,就去找多少鸡蛋和面粉。”中建材蚌埠玻璃工业设计研究院总工程师赵飞认为,完善创新机制,为科技成果转化提供了重要保障。除了王芸的空心玻璃微珠项目,通过科研院所改革,蚌埠玻璃工业设计研究院对柔性薄膜、钛酸钡等新兴产业项目,均采用了骨干专业技术人员项目持股,探索期权激励,激发了企业活动,调动了员工的积极性。
作为安徽省第二科教资源大市,蚌埠拥有蚌埠玻璃工业设计研究院等7所国家级科研院所、安徽财经大学等12所高等院校和一批地方科研机构。正如市委书记汪莹纯所言,我们理应聚焦成果转化抓创新,通过支持科研院所深化体制机制改革、组建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等方式,加快科技成果就地产业化,不断强化驻蚌科研院所的溢出效应。
依爱电子产业园内,依爱消防电子有限责任公司依托中电科40/41所的研发优势,通过科技成果产业化,去年实现产值5.83亿元,市场占有率在国内排名第四……围绕推动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我市积极打造产业化平台,依托驻蚌科研院所成功获批41所5G通信测试省重大专项、214所核心电子器件省重大工程,建设41所依爱电子产业园、214所MEMS核心器件产业化基地、中建材玻璃院新材料产业园等产业化平台,智能家居消防设备、车用MEMS传感器、铜铟镓硒薄膜太阳能电池等标志性产品量产。
通过积极引导,驻蚌科研院所创新发展活力正不断释放,成为蚌埠创新发展的有力支撑。但毋庸讳言的是,与目前蚌埠创新发展的现实需求相比,高校与科研院所科技创新服务能力尤其是科技成果转化能力不强,“短板”依然明显。
高校是科技创新的重要力量。安徽科技学院与地方经济发展深度融合,通过加强产学研合作,构建校企战略同盟,学校已经与蚌埠玻璃工业设计研究院、怀远亚太石榴酒有限公司等30多家企业建立产学研合作关系。值得一提的是,学校注重科技成果推广和转化工作,“解磷生物有机肥研制和示范推广”等技术在安徽莱姆佳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等肥料企业进行推广和应用,“花生秸秆在肉用羔羊育肥生产中的应用”等技术与固镇县争华羊业有限公司合作建成生产示范基地。“通过成果转化和推广,带动了地方产业的发展和技术升级,反过来也为学校创新活动开展搭建了平台。”安徽科技学院院长李震如是认为。
“尽管学校成果转化和技术服务工作有了大幅增长,但总体转化率偏低,转化过程中面临的问题依然严峻。”李震表示,当前科技成果转化主要途径为学校直接转化为企业,或通过科研人员到企业开展技术服务等方式,部分专利通过中介机构转化。
谈到科技成果转化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李震坦言,当前,科技缺乏市场导向,存在重学术评价、轻成果应用,熟化成果供给不足的问题。同时,部分企业创新意识不足,很多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安于现状,同时又缺乏主动与高校、科研院所合作研发意识,外延式科技创新渠道不通畅,导致高校科技成果转化难度进一步加大。
技术转化服务体系的不完善,影响了科技成果的转化。李震分析说,由于技术创新链条中很重要的科技服务业、技术转移转化服务机构不发达,信息传播渠道不畅,导致有技术需求的企业难以找到合适的科研合作机构,而有着较强科研能力的高校、科研机构,又因缺乏成果转化能力,致使许多科技成果被束之高阁、无人问津。另外,技术服务市场在监督机制、评估机制及风险控制等方面还不够完善,这些都对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形成了阻碍。
市科技局副调研员闻建忠认为,虽然科技成果“三权”改革已经实施,但尚处于起步阶段,大部分科研人员的精力还主要集中在争项目、写论文评职称上,缺乏服务地方发展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导致科研成果与企业需求存在一定距离。而在资金方面,目前科技成果转化的资金主要来自于政府拨款、银行信贷和企业自筹,但政府的投入主要集中在科技成果研发阶段,而对科技成果进入中间试验、工业化试验等中介阶段的投入并不多。
利用好丰富的创新资源,不断增加科技成果供给、畅通成果转移渠道、强化成果转化应用,打通科研成果转化的“最后一公里”,是政、产、学、研等各个方面需要解决的问题。
“打通科技成果转移转化 ‘肠梗阻’, 并非一个企业、 一个园区所能解决, 还有赖于政府更好发挥作用。”李震建议,在科技成果转化方面,政府应当发挥其主导作用,在产学研合作和成果转化中统筹引领,创建专门的第三方转化平台,建立政府引导、校企互动、行业协调的产学研合作运行机制,促进产学研合作常态化、制度化。
“创业之初,从银行等金融机构,我们没有获得一分钱的资金。”省人大代表、安徽大富光电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高小平坦言,如果没有政策扶持,像他们这样拥有技术但缺少初创资金的团队,很难快速把科研成果落地生根,取得今天的成果。而之所以选择蚌埠,不仅是蚌埠作为“合芜蚌”核心一极的吸引力,高小平团队也是受到高层次人才团队扶持政策的鼓励——刚一落户蚌埠,大富光电就获得省市两级政府2000万元创业资金支持,此后还有战略性新兴产业等各种补贴。但是,由于缺少土地、房产等固定资产导致的融资难、融资贵,阻碍着科技型企业“破茧成蝶”。“希望政府能够进一步推进科技金融融合发展,缓解科技成果转化融资困难。”高小平建议。
完善政策扶持体系、增加科技成果供给、搭建转化平台、拓展企业融资渠道,是政府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的应有之义。闻建忠介绍说,我市通过出台《关于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两个中心”建设的若干政策意见》和《关于进一步支持驻蚌单位科技创新与成果转化 培育壮大经济发展新动能的意见》等一系列政策措施,有效促进了科技成果转化。他认为,下一步,应当进一步增强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主体的内生动力,不断激发高校和科研院所的活力,提高企业吸纳科技成果的主动性。
“实施工业强市战略,需要我们坚持以创新为驱动,着力发挥创新资源优势,全力推动蚌埠工业转型升级发展。”市经信委主任陈常林认为,加快制造强市建设步伐,需要结合老工业城市发展基础和实际,强主体、创载体、促融合,推进企业、平台、产业“三位一体”协调发展,多点发力,着力增强创新发展的源动力。
就在采写稿件的过程中,朋友圈内,上海理工国家大学科技园蚌埠基地总经理刘乾坤转发的一条《安徽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安徽省促进科技成果转化行动方案的通知》引起了记者的注意。行动将通过不断强化高质量科技成果有效供给和引进、推进各类科技成果转化平台建设、推进科技服务业发展,不断强化创新第一动力作用,加快推动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
“随着政产学研各方面对科技成果转化的共同关注,打通实验室到市场的阻隔,将有更多的途径。”长期从事孵化器创业服务的刘乾坤,对未来发展有了更多的期待与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