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浙江省海外高层次先进制造业人才对接交流活动”在温岭市举行,来自海内外的52位高层次人才通过网络视频连线的形式,与当地先进制造领域企事业单位交流对接。
作为“2021浙江省招才引智系列活动”之一,对接会搭建了海内外高层次人才对接、产学研深度融合的重要平台,也让更多目光聚焦温岭。
温岭制造业基础扎实,泵与电机、汽摩配件、机床工具、鞋帽服装等四大主导产业的发展离不开人才的支撑。
多年来,我市积极探索构建“人才项目+民企民资”引才模式,促进人才项目与本地民企民资对接合作,通过优势互补,推动高层次创业创新人才落地发展,助推产业转型升级。
目前,温岭全市共引进落地省级以上“引才计划”人才创业项目28个、台州市“500精英计划”人才创业项目81个,其中63个创业项目与本地企业合作,占落地总数的57.8%。
“千方百计吸引优秀人才”成企业共识
“技术改良在小试阶段已初见成效,接下去要继续提升产品指标。”“设备控制要更加严格,包括温度、材料配比和工艺步骤……”
6月底,在浙江宝利特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的一间会议室里,公司总经理赵东等四人围坐在电脑前,参加跨境视频会议。
视频的另一头,是南非科学院院士、南非罗德斯大学博士肯尼斯·奥佐门纳。2019年底,他作为海外引进人才,正式受聘担任该公司研发与创新中心的指导顾问。
“科技创新离不开人才。肯尼斯是新能源技术领域的专家,尤其在能量储存的研发与创新方面,具有丰富的理论基础和实践经验,与我们企业的发展方向十分匹配。他在业内颇有建树,有众多企业争相合作,在‘三顾茅庐’之下,最终宝利特获得了这个机会,这是对我们的一种认可。”赵东说。
受疫情影响,去年以来,肯尼斯博士只能通过邮件和视频会议方式参与核心项目开发。即便如此,在他的远程指导下,宝利特的科技创新水平不断进步。
“以电池转化效率为例,我们仅用一年多时间,就完成了传统工厂2--3年的提升幅度。”赵东说。
业内精英、院士专家、工程师……近年来,“千方百计吸引优秀人才”已成为温岭企业的共识。同时,温岭充分发挥在外温岭籍人才联谊会、商会、海外引才工作站、各类人力资源机构等的作用,建立16家海内外引才工作站,与清华大学等32家高校建立科技合作关系。
截至目前,温岭共引进顶尖人才15人、领军人才42人、高端人才24人、台州“500精英计划”人才172人。
构建集聚创新资源的平台支撑体系
如果说人才是科技创新的基础支撑,那么平台则是创新成果转化的引育桥梁。
近年来,温岭积极构建平台支撑体系,按照“一带一区”的科创布局,科学打造出“一区四体多点”创新平台生态圈,创新资源进一步集聚。
产业创新平台建设不断突破。目前,温岭建成了泵业、工量刃具、鞋帽、汽摩配等产业创新服务综合体,实现四大支柱产业全覆盖。台州机床装备产业园已成功落地,国家水泵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运营后,检测能力将达到国内先进水平。
科创“飞地”模式成效初显。温岭紧抓融入大上海、接轨长三角发展机遇,在上海、杭州、福建晋江以及德国等地建成“飞地”孵化研发中心,把高端制造业、新兴产业等作为重点招引项目,集中引进一批已取得先进创新成果、产业化前景开阔的创新创业团队,开启“孵化在岭外、产业化在岭内”的科创招引新格局。
目前,上海、杭州两大“飞地”创新中心累计引进高层次科技项目24项。杭州、晋江两家异地研发中心支持15家温岭入驻企业积极对接当地科创资源,开发新产品近8000项,投产项目超1400个。
人才和技术的聚集,让温岭市科创中心成为高端科技创新服务“大超市”。
温岭聚焦人才、企业创业孵化功能,完善“创业苗圃-众创空间-孵化器-加速器”全流程孵化体系,已建成1家省级人才创业园、4家省级众创空间、2家台州市级以上科技企业孵化器、1家机电工程师协同创新中心,累计引进孵化高层次人才创业企业22家、初创型企业31家,孵化毕业企业19家。
“人才创业园中的先进制造业企业发展潜力很大,如:谱罗顿基于当地泵与电机产业研发的电机及控制器产品,赋能泵业企业;遨博机器人研制的复合机床、柔性生产线,为产品制造智能化改造提出解决方案。”温岭市科技局相关工作人员介绍。
持续营造“近悦远来”人才生态
“人才是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希望政府可以帮助企业获取和介绍更多境外专家资源,同时加强制造业专项培训和重点制造业高校的建设,形成扩展培训机制,让更多有意在制造业发展的年轻人得到快速成长的机会。”近期走访企业时,温岭市科技局工作人员认真记下台州北平机床有限公司董事长虞荣华的期盼。
倾听企业呼声,满足企业需求。为激发各类人才创新创造活力,助推项目快速落地,近年来,温岭不断强化服务保障,持续营造“近悦远来”人才生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