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网上国际投资促进平台 致力于中国投资促进事业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开发区新闻 > 杭州 > 文字新闻
两岸芦花一江水
发布时间:2018-09-26  来源:杭州桐庐  发布开发区:浙江桐庐经济开发区

  入夜的富春江水利风景区一番美轮美奂的景象,人们或舞蹈,或跑步,或驻足,亲切的欢声笑语与悠悠江水相得益彰。

  但我们不会忘记,在上世纪九十年代,江北是城,江南是村,泾渭分明。同样是这片区域,曾经环境脏、秩序乱、配套差。

  彼时的尴尬,与如今江堤岸边的万家灯火相比,似乎成为20年多年来“跨江发展、县城南扩”的隐喻,让我们见识到富春江不但有着“一条大河波浪宽”的豪情,也有“潮平两岸阔”的活力。

  “那时的县城,只有一条老街向东延伸至东门码头,我当时在富春江南岸的洋洲教书,每天都渡船来回。没想到现在的县城已经成了‘中国最美县城’,这种翻天覆地的变化真是让人无法想象。”1961年师范毕业被分配到桐庐工作的范老师曾这样说。

  20多年前,“走遍天下路,难过下杭渡”的抱怨声还挂在嘴边,向东南受富春江阻隔,向西北被分水江、安乐山、排门山所限,桐庐县城发展潜力亟待挖掘拓展。

  那时的江南之于桐庐,只是城外的乡村,一条富春江,不是天堑,对江南的百姓来说,心理距离却胜似天堑。

  网友“曼联号”回忆说,“那时住在‘南乡’,最想去江对面的东门头,十多岁时跟着妈妈去县城买东西,都是要渡船的,到了江北上岸后,就好像站在一个繁华的入口。”“繁华的入口”——这种向城而生的群众期待,也牵引着发展的方向。

  回望来路,今昔变化脉络清晰:1991年10月富春江大桥建成通车;1992年2月作出县城向富春江南岸扩展决定,并在7月设立桐庐江南经济开发区;1994年12月提出跨江和沿江发展总体思路;1996年12月富春江二桥建成通车;1998年2月县行政中心迁入迎春南路298号,成为“跨江发展、县城南扩”的一个里程碑。

  放到历史的坐标中考量,“跨江发展、县城南扩”既是群众的期盼,也是城市发展的现实与未来之选。这不是简单的“跨”与“扩”,而是发展空间的拓展,是城市功能的升级,涉及道路、公交、供电、供水、通讯、教育、文化、娱乐、商贸、居住等城市基础设施的配套,涉及服务业、工业等产业的转型发展,是“安居”与“乐业”指数的大幅提升。

  源于农村变革,为新城而生,由上杭、中杭、大联组成的县城滨江区块的蝶变是重中之重。曾经的城中村,一幢幢矮楼、小房常被分租嘈杂而居,推门而出便是菜地。这种城市和农村夹杂相间的双面生活,随着滨江区块产城人文景融合的步伐而远去。

  如今,穿过滨江区块浓厚的生活气息,向东是产业发展的主平台——富春江科技城,向南是创新创业的主战场——迎春商务区。

  我们也许会发出这样的疑问:“跨江发展、县城南扩”20多年间,每一处黑暗地方被逐渐点亮的影像,从最初楼盘斑驳灯光到江岸线被缤纷照亮,及至如今气势磅礴闪烁在写字楼之上的灯光秀,到底是生活工作在这里的人们重构了这座城市,还是布局在这里的产业改变了大家的人生轨迹?

  不过,身处其中的人,好像并不在乎这深究到本质的提问——就像海康威视、英飞特的员工,就像孵化园里的创业者们,以及更多的新老桐庐人,他们白天工作在此,也已习惯在清晨或夜晚,奔跑在秀美的富春江边,成为续写“跨江发展、县城南扩”新篇章、激发“拥江发展”新活力的一份子。

上一条:“中国微创外科器械小镇”亮相2018中国国际医疗创新展览会
下一条:永乐店邀专家解读十八大精神
与我们联系
  • 联系电话:+86-0512-53660867
  • 传  真:+86-0512-53660867
  • 邮  箱:info@investchn.com
Copyright © 2015-2024 InvestCH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投促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