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长春220千伏变电站,每位员工走进大楼都会下意识地抬头看一眼电子显示屏。6月24日,安全运行3123天。
长春220千伏变电站位于长春市东南部,是长春市第一座变电站,至今已有78年历史,当地称其为“老变”。它见证了长春市近代以来的城市变迁和几代电网人的奋斗历程。目前,它依然是长春城市核心区域供电枢纽之一。
烽烟中灯火初燃
今年5月末,“老变精神”传承教育基地正式落成,“老变”的历史开始为外界所知。
20世纪30年代,日本侵入中国东北在长春建立傀儡政权伪满洲国,将长春改名“新京”。1943年,亚洲最大水电站——丰满水电站投入使用,“老变”的前身“新京一次变电所”同年落成。
1945年,日本战败撤离时企图把变电所原始资料全部烧毁,幸有第一代“老变人”赵金城、谭炳春二人冒着生命危险守护住了部分重要资料,为东北电网保留了火种。
1948年,解放后的“老变”设备残缺、电网瘫痪、运行艰难,当时的“老变人”重画图纸、重建站房、重敷电缆、重立设备,仅用4天就让长春恢复了“光明”,40天内让长春电网恢复正常运行。
1984年,18岁的汪新兵初到“老变”工作,还不知道30多年后自己将出任国网长春供电公司变电运维中心一班班长,成为“老变”的负责人。回首当年,他感叹说,老一辈“白天拿钳子,晚上拿笔杆子”的工作精神至今仍然深深影响着后来者。
一座站守护一座城
新中国成立后,伴随着大规模基础设施建设,长春市相继出现了中国一汽等大型制造业工厂。为了满足用电需求,“老变”多次增容扩建,1971年总变电容量扩充到15万千伏安,是新中国成立前的5倍。
改革开放后,长春这座东北重工业基地再次焕发生机,电网备受考验。1987年,“老变”再次增容扩建,总变电容量达到24万千伏安。
为改善供电状况,“老变”在1980年安装投运了6万千乏氢冷调相机,提高了电力系统稳定性。据介绍,当时中国只生产了3台氢冷调相机。“老变”员工24小时轮流盯着调相机,根据电压数值变化随时进行调整,以提高长春电网的运行稳定性。
汪新兵初到“老变”是从值班员干起的。在他的记忆中,为了保供电,每晚要夜巡数次,顶风冒雪维修更是常有的事。那时每有急难险重的任务,大家都争相往前冲,谁也不喊苦。
上世纪七八十年代,东北地区曾频繁出现拉闸限电的情况。为缓解这一问题,国网长春供电公司兴建了红旗、北郊等一大批变电站,长春电网建设进入大发展时期。
汪新兵说,目前,长春地区220千伏变电站有20多个,66千伏变电站有100多个。在变电站快速增长的过程中,“老变”开枝散叶,大量骨干被派往新建变电站独当一面。
2012年,“老变”转变成一座全新的智能变电站,变电容量由24万千伏安增至48万千伏安,变电能力提升一倍,但占地面积仅为原来的二十分之一。
汪新兵说,现在如果有故障发生,电脑会自动显示故障信息,倒闸操作由后台机器操作代替,整个电力系统更加安全、高效、便捷。
“老变”的变与不变
长春电网是吉林省电网的枢纽和负荷中心,也是东北电网北电南送的重要通道。从技术到机制,从管理到服务,新一代“老变”员工一直在不断创新。
2020年,“老变”员工在负责维护的贺家变电站用上了三维立体智能巡检系统。这套系统通过无人机、巡检机器人、高清摄像头,实现了联合立体巡检和智能分析。相比其他巡检系统,该系统解决了高空巡视盲区问题,达到中国先进水平。
“如果有100座变电站,假设每座变电站每月巡视4次,运用这套系统每年节约下来的人力资源成本大约有900万元,汽车行驶里程减少10万公里。”“老变”新一代员工孙俊达说。
孙俊达是三维立体智能巡检系统开发者之一。他说,该系统开发团队平均年龄30多岁,灵感源自他们参加过的几次无人机、机器人展会。
作为“老变”负责人的汪新兵表示,78年来,“老变”一直在变,又一直没变。变的是电压等级、装备状况,没变的是坚韧、精益、争先、奉献的“老变精神”。